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並不支持Windows 蘋果Black Magic外置顯卡開箱

並不支持Windows 蘋果Black Magic外置顯卡開箱

距離雷電3介面發布已經過去三年的時間了,可是作為曾經幾乎獨霸雷電介面(1代、2代)的蘋果,對於雷電3外置顯卡產品似乎一直很不熱心,使得無數追求更強GPU性能的果粉只能購買其他品牌的顯卡擴展塢來使用。而這個情況目前已經有所改觀。

上周蘋果意外的在官網更新了MacBook Pro產品線,除了升級英特爾第八代酷睿移動處理器、原彩顯示技術的新款顯示屏、第三代的蝶式鍵盤之外,蘋果還與Blackmagic Design公司為大家帶來了一款專為蘋果電腦打造的eGPU(外置顯卡),相比市面上其他外置顯卡產品,該產品無論是設計還是使用上具有更多的蘋果風格。

蘋果在macOS High Sierra系統中加入了外接顯卡的支持後,相關的軟體適配以及硬體的更新就沒有間斷過。而在macOS High Sierra 10.13.4正式版系統中更是增強了外接顯卡的支持,蘋果也終於完善了自己的Type-C/雷電「配件雜貨鋪」。近日,一位來自egpu.io論壇上一位名叫「theitsage」的網友成為了第一位「吃螃蟹」的用戶,他為我們帶來了這款Blackmagic eGPU的開箱&深度拆解體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蘋果嫡系」外置顯卡有什麼不同之處。

首先來看看開箱:

剛拿到的時候,這款產品在外包裝上有點似曾相識:無論是盒子頂部黑色的提手、正方形的腳印圖案都讓我覺得面前的是2013款的Mac Pro「垃圾桶」台式機而不是一款外置顯卡。這應該是首款蘋果官方原配的外置顯卡塢站,包裝盒印有醒目的Mac logo展示著它的「嫡系」身份。包裝頂部產品特性寫明它是一款內置AMD RX580顯卡的雷電3擴展塢,而無論是發布會還是媒體宣傳都聲稱塢站內置顯卡型號為Radeon Pro 580,不知道是消息或印刷錯誤還是壓根就是命名馬甲策略。有朋友留言說可能蘋果最初立項做的時候打算直接標註RX580,可是後來出於市場策略考慮才改稱Radeon Pro580(可以可以,這很蘋果,這很Pro)。

外包裝頂部以及用戶手冊上都標明了產品的主要特性:採用雷電3標準、支持通過USB C埠輸出最高85W的供電(意味著可以直接給新款MacBook Pro13/15供電)、低至18分貝的噪音控制水平、4個USB 3.1介面(應該是3.1 gen1=5Gbps速度)以及HDMI視頻輸出埠。

配件方面,盒子里只有一個塢站供電線和一根5米長的雷電3線纜。裝線纜的白色小盒被嵌在底部的保護泡沫裡面,整個包裝盒裡看起來十分整潔,一目了然,不會像有些電子產品一樣開箱後被凌亂的沒有包裝好的零部件佔據桌子。產品包裝的細節方面,蘋果做的還是很用心的。

顯卡塢呈多邊形筒狀,頂部的黑色出風口下方裝有細密的金屬格柵以防止外來異物落入散熱風扇的扇葉。顯卡塢的風道是垂直的,從底部進風頂部出風,內置一個直徑約14厘米的散熱風扇進行主動散熱。顯卡塢底座部分是鏤空塑料框架,它將顯卡塢主體部分托起以擴大進風面積。底部金屬防塵網中央有一個LED指示燈,作用不明。機身一體感很強,外殼找不到任何裸露的螺絲和其他開關裝置。四顆梅花螺絲被隱藏在底部橡膠腳墊中,取下後即可進行拆機。

卸下螺絲後,可以輕鬆開啟底殼查看內部的散熱和供電系統。取出機身內部元器件似乎有點麻煩。

從材料和設計風格來看,這款顯卡塢更像是出自戴爾外星人而非蘋果之手。把手上的技嘉RX580顯卡塢和Mac Pro垃圾桶主機和這款顯卡塢放在一起,這樣大家可以對他的尺寸有更直觀的感受。

由於原文作者的16款Macbook Pro15因為鍵盤W鍵故障還放在售後服務站維修,至少還要一星期才能完成整個C面的更換,目前暫時沒有可用的雷電3 Mac電腦用來測試,所以用的是垃圾桶主機和2015款的MacBook Pro15筆記本(搭載雷電2介面)來做測試。而Windows平台的產品他後來使用了Alienware15 R3和雷蛇Blade Stealth。

有關顯卡塢的很多軟硬體信息可以通過截圖獲知,目前這款外置顯卡塢的雷電固件版本為26.3。而這4個USB介面實際上相當於一個USB3.1 Gen1(5Gbps帶寬)匯流排的HUB。

隨後theitsage將顯卡塢接駁到雷蛇Blade Stealth產品上進行測試,然而AMD Radeon顯卡驅動並不能識別這款顯卡,所幸他之前曾經在筆記本上外接過其他RX580設備故而電腦上留有相關驅動。雖然驅動軟體無法準確識別但是這款蘋果顯卡塢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基於上述情況,在這台Windows筆記本上嘗試更新外置顯卡驅動到最新版本也基本沒可能了。這也就意味著許多通過bootcamp實現「Mac跑Windows系統」的用戶在Windows狀態下外接這款顯卡簡直是自虐。

Blackmagic顯卡塢內置的這塊定製版RX580運行頻率為1200Mhz,與Mac電腦內置水平差不多,比兩年前發布的RX480運行頻率要低(1266Mhz)。theitsage還曬出了顯卡塢在GPU-Z、AIDA64以及HWiNFO64等軟體上的截圖,以及ROM信息文件供大家參考,相比標準的RX580在許多參數上做了一定的削減,不過這塊外置顯卡定位也不是遊戲發燒。

隨後他對顯卡塢進行了拆解,將整個內部結構與外殼分離後發現,蘋果的BlackMagic顯卡塢與其他顯卡盒子不同,電源、散熱模組設計為一體式。這樣的設計無論是對後期的維護保養還是升級換代都是災難性打擊,甚至可以說常規的換顯卡操作基本是不可能的。電源採用的是台灣明緯400W輸出功率的定製電源,型號為EPP-400-12。而拆解後比較有趣的是在介面面板居然隱藏了兩個USB miniB介面,不知道作用是什麼。

而對內部結構進一步的拆解可以說是非常艱難,大量的梅花螺絲用來固定多個部件,特別是GPU和散熱模組部分。將GPU主板和電源以及散熱模組分離後可以看到這塊主板上除GPU晶元外集成了包括最新的Intel JHL7540雷電主控(代號Titan Ridge)以及兩個TI83 USB-C主控在內的諸多晶元,集成度很高,這與傳統的顯卡塢GPU與雷電主板分離的設計還是有所區別的。

說到Intel的JHL7540雷電主控,是隸屬於2018年初Intel發布的最新一代雷電主控,代號Titan Ridge,包括JHL7540/7440/7340三款產品。相比之前的Alpine Ridege主控,其提升主要是實現與雷電3和USB-C介面的動態通信以及加入了對DP1.4的支持,從而使得雷電介面可以真正實現外接5K解析度顯示器,而整體性能上這一代雷電3主控與上代相比沒有明顯提升。下圖PCB展示的是GPU到雷電3主控晶元再到雷電3介面的傳輸路徑。

而應論壇網友要求,theitsage也使用雷蛇Blade Stealth筆記本外接blackmagic顯卡塢後嘗試通過HDMI等輸出介面外接顯示器,然而並不能實現正常的視頻輸出,雖然筆記本屏幕閃爍表示識別到有外接顯示設備,但是在外接的顯示器上卻不能顯示任何畫面。所以目前除了Mac產品在OS X環境下外接蘋果這款擴展塢外,其他使用場景對用戶都不是很友好。

編輯總結:

雷電3標準自從發布至今,其介面的通用性以及足夠的帶寬和強大的供電能力為PC的革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其中,依託其供電能力和帶寬而興起的外接顯卡為大家描繪了「出門輕薄便攜、回家火力全開」的All in One美好場景。

蘋果作為生態系統自成一體的獨特但並不小眾的存在,如今推出了「蘋果嫡系」的外置顯卡,可以說是廣大Mac用戶的福音。但同時,相對於其他廠商的顯卡塢產品,其硬傷還是十分明顯:碩大的機身(幾乎是其他顯卡塢兩倍的體積)、不可更換的定製版R Pro580顯卡、更高的價格,這些都會影響大家對這款產品的選擇。

而民間論壇大神已經推出針對Mac系列產品的第三方外置顯卡兼容驅動,面對早已殺入市場的其他雷電顯卡塢,除了品牌加成,蘋果這款嫡系eGPU產品核心優勢並不突出。不過不排除蘋果通過更新系統固件,來限制Mac對第三方擴展塢產品的兼容性,就像MFI認證一樣的策略。無論如何,對於部分有更高GPU性能需求的蘋果用戶來說,他們有了一個較為官方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FC5新資料篇前瞻 RX 580 PK GTX 1060
海美迪試聽機器人618放大價 哪款值得購買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