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關於糧食多的國庫里放不下的八個字批複流傳千古

皇帝關於糧食多的國庫里放不下的八個字批複流傳千古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大統一的王朝,他們第一是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經二世胡亥後滅亡。第二是隋朝楊堅統一了南北朝,經二世隋煬帝滅亡。這兩個王朝都使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把楊堅和秦始皇相提並論沒有什麼不恰當的。他們的歷史功績可以說是相當的。

秦始皇的經歷是要比楊堅的經歷複雜得多,就是在他剛主政是時候,因為有呂不韋在把持朝政,他要干自己的大業就要艱難得多。他經歷了複雜的朝廷鬥爭後才一步步地走向新的高峰。楊堅正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大司馬大將軍,就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已經站在了他人生的頂峰。後來楊堅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當朝的太子,後來他的這個女婿繼承了後周的皇位,但正是他的這個既平庸又荒淫的女婿皇帝當了沒有多長時間的皇帝就命歸西天,接著由楊堅的小外孫繼位皇帝,朝廷大權就落在了楊堅的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楊堅就很順利地取代了後周王朝,建立了自己的隋朝。就是這個楊堅,當上了隋朝的皇帝以後,真的是大顯身手,他奮發圖強,在政治、經濟、吏治、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輝煌的業績。他派晉王楊廣消滅了南陳,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統一國土的大業。後來一直被沿用的三省六部制就是楊堅的一大發明。沿襲了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也正是在楊堅的主持下形成的。他更是輕徭薄稅,減輕百姓的負擔,很快大力發展生產,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就是楊堅的這些卓有成效的政策,使得隋朝的人口大大增多,糧食產量也空前增長。當時的國庫官員給楊堅上書說:現在的糧食多得很,國庫已經放不下了,該咋辦?隋文帝楊堅大筆一揮就在這份呈文上批下了八個大字:寧積於人,無藏於府。正是這八個大字使得趙堅的藏富於民的思想流傳千古。這八個大字的意思是:寧可把多餘的糧食,(當然可以理解為財富),讓老百姓自己存著,也不要存在政府的倉庫中。其實這藏富於民的思想是一個很有戰略意義的思想,真正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老百姓是會拿出來的。這就既減輕的國庫的負擔,也使老百姓「家裡有糧,心裡不慌」,有利於天下太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歲月 的精彩文章:

宰相被縣令買走了他的小妾,不但不懲罰他還給縣令連升五級
公主出嫁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丈夫就去世了,她只有嫁給了她未婚夫的十三歲的兒子

TAG:千年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