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一直不被看好的智能手錶市場回暖了

那個一直不被看好的智能手錶市場回暖了

這兩個月國產的智能手錶似乎又開始變得活絡起來,先是華為Watch 2 2018款發售,後是華米AMAZFIT銷量破百萬,之前一直不被人看好的智能手錶市場出現了回暖的態勢。

蘋果在2014年9月10日正式發布Apple Watch,希望其能夠複製iPhone的成功,成為新的數碼科技革命。但在發售後Apple Watch的銷量並不令人滿意,業界認為智能手錶難以成為新的消費需求點。

在Apple Watch推出之後,Android陣營的設備廠商也開始生產銷售智能手錶,但反響平平,甚至還不如Apple Watch。這次消費革命看上去是失敗了。

Apple Watch

智能手錶的市場慘淡當時被分析出了不少原因,首先是技術上的限制使得智能手錶難以獨立於智能手機運行。人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是「手機已經成為人類的一部分,是人體器官的延伸」,這是智能手機取得如今地位的最主要原因。但智能手表現在難以成為「人體器官的延伸」,而只是「智能手機的延伸」。

其次是現有的交互模式對智能手錶來說很不利,目前的人機交互只要還是建立在圖形系統上,但手錶有限的可視面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互的深入,只能夠處理基本的需求。而語音交互系統目前來說還很不成熟,甚至連回復微信都會出現錯誤,更不要說系統級的指令交互了。

最後是價格,智能手錶的價格在早前是比較貴的,更多消費者願意去購買價格便宜得多的智能手環。

這些原因導致在智能手錶誕生之初,業界分析和市場表現均不理想的狀況。但今年情況似乎有了變化。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2018年一季度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過2千萬部,增長35%,其中智能手錶的佔比已經上升到了43%。而在去年,智能手錶在整個智能穿戴市場中的銷量比重只佔21%。

有分析認為,到2022年智能手錶將佔據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55%。而隨著銷量的增長,智能手錶的盈利能力也大大增加,銷售額佔到了可穿戴設備總銷售額的80%以上。

那麼為什麼以前不被看好的智能手錶市場又開始回暖了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智能手錶對自身的定位進行了修正,安心地作為智能手機的附庸而存在,可以說就是手機的外設。在這種設計思路下,智能手錶的設計更多的圍繞「手機不方便解決的需求」,而不再是複製手機功能。

因此現在的智能手錶功能精簡到了查詢時間、接收信息推送、接聽通話、支付、定位及其衍生應用(運動記錄)等。

其次,在這種設計思路下,智能手錶的生產成本也開始下降,價格一下子就下來了。現在一些品牌的智能手錶價格已經降到了500元人民幣以下,價格這個門檻進一步降低,可以買來嘗鮮了。

同時,市場培育已見成效,早一批智能手錶佩戴者的輻射作用開始顯現,這種粘性很強的設備很適合「安利」給身邊的人。現在的消費觀念對於擁有一隻手錶有著普遍的社會認知,在這種前提下,「既然要買一塊手錶,那就乾脆試試智能的」的想法很容易在年輕人之間傳播。

最後是兒童市場的發掘,兒童智能產品其實這幾年一直都是一個風口,手錶也不例外。手錶所特有的貼身定位特性,使得在兒童市場頗受歡迎,家長也很樂意購買。這個市場的體量還是很大的。

總之在多方條件成熟之下,智能手錶市場出現回暖的趨勢已經呈現,而且我們預測這個勢頭一旦起來就會保持下去。因為這是一種粘性很強的產品,使用智能手錶的用戶很難習慣摘掉之後的不便感。

但我們也必須清楚的是,智能手錶發展得再好,也不會是下一個科技變革的發生點,只要作為手錶這個載體存在,其本身的特性就限制了交互的深入。智能手錶永遠無法成為剛需,只能作為生活的點綴,認清這一點才能做出好的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廣汽發布iSPACE概念車:車聯網與自動駕駛助力
百元到5K 端午出門遊玩這些拍照手機絕不能錯過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