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坐擁全球2.5億智能手機用戶 小米會成為下一個蘋果嗎?

坐擁全球2.5億智能手機用戶 小米會成為下一個蘋果嗎?

回到2011年,隨著米1的發布,電子產品公司小米首次進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再快進到今天,小米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品牌。在過去七年中,公司的增長空前飆升;事實上,根據Newzoo的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追蹤器顯示,截至2018年5月,小米在全球擁有2.5億智能手機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56%的激活智能手機都在中國以外的市場,這充分說明了其全球雄心。除了手機之外,該公司還以一系列智能設備而聞名:燈,空氣凈化器,機器人吸塵器,而這個名單還在不斷增加。然而,重點仍然是智能手機市場。

小米估值540億美元,籌集47億美元

小米上周早些時候上市,也是首次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雖然該公司籌集了大約47億美元,但這遠遠不及它在5月首次公布首次公開募股時希望籌集的85億美元。小米此後已明確表示,這一新籌集到的資本將用於資助其國際擴張,增加實體店的部署,並繼續投資新產品和服務。小米當然也沒有坐等這一戰略的實施,因為該公司已計劃於7月24日在馬德里推出全球產品,預計將推出小米Mi A2。

小米的下一步是什麼?

小米對消費者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是,它以實惠的價格提供高端手機。這些設備通常在設計、功能和規格方面與蘋果相比較;甚至一些中國公司的廣告也對標蘋果公司的廣告活動。而小米精心設計、創新、高品質的智能手機 —— 屬於他們自己的服務和相關設備系列 —— 當然讓人聯想到蘋果公司連接一切的戰略。

儘管如此,兩家公司仍之間存在重大差異:為了降低智能手機價格,小米從硬體中獲利不大。該公司已明確表示將保持其利潤率低於5%。當然,這對米粉來說是個好消息;然而,這意味著小米的財務成功取決於其服務變現能力。上市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現金注入,但在競爭中保持領先 —— 尤其是在中國 —— 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開發新的硬體和互聯網服務方面。這些事情需要大量資金,而現在,不確定硬體利潤率低於5%是否可行。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蘋果專註於少數產品,但如上所述,小米的雞蛋裝在許多籃子里。該公司的「鐵人三項式」商業模式使其處於一個獨特的位置,採用三管齊下的方法:銷售硬體,通過商店在線和離線銷售產品,以及互聯網服務。

因此,即使公司專註於智能手機,小米也希望吸引客戶購買各種非智能手機產品。這種策略甚至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一些早期的勝利:小米的電動踏板車在美國嘗到了一些甜頭,Spin和Bird等運輸初創公司採用了小米踏板車。這導致了重新命名的小米踏板車湧入美國各大城市,特別是在舊金山。

小米的挑戰:互聯網服務和中國的成功

小米在2018年5月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2.5億用戶群,但該公司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最近中國的活躍用戶數量急劇下降,輸給了Oppo,Vivo和華為等競爭對手。特別是Oppo R9和Vivo X9贏得了許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儘管小米的設備通常得到了消費者和評論家的積極評價。

小米的積極媒體報道,有吸引力的價格點以及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功能,都使公司在中國捲土重來,特別是現在它正在改善其實體零售渠道。據報道,零售店數量少是小米在中國失去市場份額的主要原因之一。總而言之,小米在中國重新獲得成功至關重要 —— 這個「鐵人三項式」商業模式最有可能在中國成功。

小米已經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取得了成功,它是印度第二大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品牌,也是俄羅斯第三大最受歡迎的品牌。它在印度延續成功尤為重要,因為該國到2020年將擁有近2億智能手機用戶,這將使智能手機用戶總數達到5.85億。對於小米來說,意味著很大的新消費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與較發達的市場相比,印度等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力往往較低,服務支出較少,這就是中國市場變得對小米來說如此重要的原因。

小米的另一個挑戰是繼續通過其互聯網服務增加收入。該公司希望通過其定製的MIUI操作系統(包括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通過專有應用程序(包括視頻和音樂應用程序)提供廣告獲得更多收益。但這裡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主要原因:Android的開放性意味著用戶可以自由安裝小米的競爭對手製作的應用程序。如果小米應用程序不符合消費者的期望;例如,如果在更新競爭對手的應用程序中的功能沒有響應或太慢,公司的用戶群可能會迅速減少。

因此,儘管小米在很多方面與蘋果相似,但也存在一些關鍵差異。矽谷科技巨頭從iOS生態系統的封閉性和iPhone設備的高利潤率中受益匪淺,而這是小米沒有的兩大優勢。至於小米是否成為新的蘋果公司:時間會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進展迅猛!Uber滴滴爭鋒打車應用 等待他們的是更深遠的移動出行場景
麥肯錫智能城市報告:亞洲態度最積極 北上廣排名前列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