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孩子接近科學,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

讓孩子接近科學,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

科技日報記者 高博

「鍋里炸著肉,肉為什麼沒著火?」格雷博士問台下的一群小學生。

他隨後播放了一段視頻,一片豬肉裹在噴火槍頭,烈焰割開一塊鋼板。「燃料全部來自肉里的脂肪,肉燃燒的能量,高到能讓鋼板鑽孔。」格雷說。

7月19日上午,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城市科學節上,中美英三國的化學家同台交流,教授如何讓孩子喜歡科學。

自我感覺聰明,人才會喜歡科學

格雷博士是美國作家,暢銷書《瘋狂科學》和《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的作者。他告訴大家,在熱油里炸食物是否會起火,取決於食物表面是否蒸騰起來一層霧。

「讓人們對一件普通的事感興趣,非常難,但做得正確,效果就很好。」格雷說,「我如果讓你覺得自己很機智,很聰明,你的自我感覺良好,可能就會喜歡上科學。

「元素周期表是化學裡最無聊的一部分。」格雷說。「但是我在書里展示的元素周期表,充滿了圖片和一些有意思的介紹。比如這塊看起來很暗淡的石頭,它是做玻璃和電腦的基礎,也就是硅。有家長和孩子寫信給我說,看周期表以為化學很無聊,讀了我的書才對化學感興趣。」

在演講結尾,格雷說:「我們這個世界,如果忘記了化學的重要,不再需再化學的話,可能就會瓦解。所以我們化學老師的職責是要拯救世界。」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成為科學家

英國皇家學會北京分會主席戴偉教授已經連續幾年出現在北京科學節上,他的工作坊節目是實驗室體驗,孩子們排隊進場,穿上白大褂和護目鏡,在助教的提示下完成一個化學實驗。

家長應該明白,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成為科學家,科普不僅是培養未來的科學家,也是要給所有人一個參與科學的機會。」戴偉說,「現在信息這樣多,要判斷真假就需要懂一點科學。有人說一天喝一杯咖啡有益健康,有人說會致癌,誰說得對?網站上東西有沒有根據?科普應該讓大家有『尋求證據』的意識。」

回答「如何做科普場館」的問題時,格雷說,應該能讓父母參與進來。「展品和項目應該設置得讓父母親能夠告訴孩子,這些是什麼,能夠講一些知識。這樣孩子會說:『噢,我的爸爸媽媽什麼都知道,真的很了不起。』他的感覺就會很好。」

合作和動手都很重要

一位科學教師提出了困惑:「認識岩石的一節課,孩子背得很好,但拿來一塊石頭讓他們認,就認不出來。」

「我的課上不會告訴學生『先做這個再做那個,就會有紅色出來』,我會讓他們長期討論。」戴偉說,「小組討論,一個人一個人地發表意見,慢慢進步。這種模式在國外更容易,在中國就不太容易。」

戴偉說:「培養小組合作很重要,我們的模擬實驗室里,常有小孩子因為另外一個小朋友要做,不讓他做,就哭了。團隊合作中的溝通,也是大人需要的能力。」

戴偉遺憾的是,在中國和美國,化學常遭遇偏見,動手實驗常被看做危險的。他說在培訓後,化學實驗實際很安全,自己十二三歲已經做了很多實驗。

「美麗化學」的創始人和CEO梁琰博士說,他們關於化學反應的美麗照片,大受歡迎,被各種不同的組織引用和轉載,說明大家喜歡化學。化學實驗一樣可以在家做,但要有專家給孩子資訊,哪些有危險不能做,該採取什麼安全措施。實際上有很多大學或企業的實驗室,都可以給予這樣的資訊。而且很多食物相關的化學實驗,毫無危險性。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岳靚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金庸武俠一對最了不起的師徒 師父是大俠 徒弟也是大俠
三年投入6.48億給校園足球,成績如何?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