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是一張單程票,只能往前,不能回頭

教育是一張單程票,只能往前,不能回頭

教育是一個全息的過程,無所不在,家長與老師舉手投足之間皆是教育。

——陳朝輝

早課概要:2018年7月18日

早課主題:哲學教育帶給我的改變

分享學員:文 麗

【以下文字根據早課音頻整理而成,全部早課精彩內容,請點擊下圖,下載朝聞道APP收聽】

我變了,一切都變了

1.初為人母,不知所措

之前的我是個極度焦慮的母親,做月子期間,我焦慮到經常會把手放到孩子的鼻子處,試試她有沒有呼吸。

為了加強學習,我買了一書架的育兒書,但是越看越困惑,越看越迷茫,因為書中有很多理念是相互衝突的。

比如,書上說孩子小時候無緣無故哭的時候不要抱他。我照著書去做,狠下心不去抱她,也不讓別人抱,孩子哭,我也哭。

所以,育兒理念的不合,讓我經常和婆婆因為很小的事吵架。

孩子一天天長大,在物質上,任何東西我都會為她選擇最好的。孩子三歲時我就給她報了早教課,但最後我發現,只是給她找了一個玩耍的場所而已。

2.孩子的成長,一次就沒了

我不想只給孩子留下一點點物質上的財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想讓她開心快樂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如果她沒有自己的思想體系,人云亦云,凡事看不清楚,活不明白,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分不清是非善惡,她能開心快樂地過好這一生嗎?

陳老師講,哲學是通過問題的表象引領我們發現問題的本質,讓你換個角度去重新觀察和理解世界。

在陳老師的課上,他不會告訴你一條又一條解決方法,但奇妙的是,在實際的育兒過程中,你很自然地就能找到答案。

現在的我面對孩子時,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沒有耐心,不會在孩子鬧脾氣時總是訓斥。我會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在趣味中一起解決問題,還會引導她多思考,讓她自己意識到她的行為是否正確。

接觸哲學教育越多,我越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現在,我逐漸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地沉澱自己,在喧囂、浮躁的社會中保持清醒。

透過哲學教育,你會發現最自然、最本真、最純粹的才是最美好的。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過程。

學習是貫穿生命始終的一件事,身為父母的你,是否還保持著每天學習的習慣?

你的改變決定了孩子的改變。

只有我們自己學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才能培養出一個真正有思想的孩子。

3.《我不是葯神》的思考

徐崢扮演的程勇從只想賺錢,變成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葯神,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純真和善良。

雖然這個社會很喧囂,有功利,有浮躁,但世界是你所相信的樣子,只要你相信美好,相信善良,守住自己的那份善良和美好,它就會像一股清流,慢慢地把內心的塵土一點點地沖刷乾淨,

那個讓你痛苦的人,永遠是你自己。

陳老師點評

1.教育是一個全息的過程,無所不在,家長與老師舉手投足之間皆是教育。

2.對孩子不要物質上溺愛,精神上虐待。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思想,要想讓孩子有思想,首先要學會做智慧父母。

3.所有的智慧都來自於自然,越自然越好。所以,如果你真想理解智慧,理解哲學,應該看看自然。自然而然的哲學境界,貌似離我們很遠,實際就在我們身邊。

4.教育是一朵雲搖動了另外一朵雲,一個靈魂托起了另外一個靈魂。這個表達是美好的,而且是合於道的。

5.孩子哭了,說明他缺乏愛,缺乏一個美好的擁抱,你給他就可以了,這是自然而然的東西,生命因愛而生。

6.很多人迷戀方法和術的東西。很多時候,會以此偽裝成自己的人生,然後編織很多精緻的、條條框框的、概念化的、標籤化的東西把自己套進去。

7.全世界所有的魔術都是騙人的,但是人們喜歡被騙,感覺很刺激,很多人還會因為刺激而付費。所以,很多人的人生就是在被騙的節奏中享受自己的所謂精彩。

8.一切法相,皆是虛妄。心外無物就沒那麼多希望,心正了就能把那些相看透,通過相而入到質,通過質而入到能量,這時,就進入了一種哲學的高度。

★★★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生命綻放,充滿快樂;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打通根脈,愛上學習;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自我覺醒,追求卓越;

如果,你想跟你的孩子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攜手一起享受幸福人生;

那麼!請走進家長夜校,享受哲學教育「神奇的七天」!

第一期哲學教育「家長夜校」內容概要

哲學教育家長夜校:2018年7月17日 (第三天)

主 題: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主講人:陳朝輝 哲學教育創始人

授課時間:19:30-21:30

【想參加哲學教育「家長夜校」的朋友,可在雲端書院舉行的哲學教育沙龍(每周六下午3:00)現場報名

你是如何理解學習的?

家長1:

關於學習,首先你要有一個很好的態度;然後就是學什麼,內容很重要;最後,一定要堅持。

家長2: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悅」,如果能做到這三點,就能找到學習的樂趣;

在學習的過程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處處是師,到處都能學到東西;

「擇名師而學」,陳老師和哲學教育,就是在思想斷層的階段,做了他應該做的事;

學習的最後,最重要的是悟。

家長3:

關於學習,我想到了三段經歷。

第一個是我去西藏布達拉宮,拍了幾張照片,就算是到此一遊了。而陳老師在同樣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寫出了一篇這麼美的文章《漫步布達拉》,這就是學習;

第二個是去年我去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好經歷了美國最大的槍戰事件。當時,我們被封鎖在一個大廳里,我穿了一件背後印有「中國」兩個字的衣服,有好幾撥中國人都跑過來,拉著我的手,我安慰他們說會沒事的。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我的衣服很扎眼。但後來,大家都認為我這件小小的衣服能給身處異鄉的同胞帶來巨大的能量。有了這個經歷,再回頭看陳老師講中國的漢字和傳統文化,覺得太珍貴了;

第三個是我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門口,看見美國的歷史老師站在刻有「馬丁·路德金」這幾個字的石碑前,給當地的小學生上歷史課,向他們介紹這位卓越的美國黑人總統。這是一個多麼有意義的學習的過程啊!

精彩內容概要

字。文字是我們偉大民族對世界的終極認識。人,一定要有一套正確的理論系統作為指導,如果沒有的話,學習很有可能是混亂的。

從事中學。事,代表能量的運行,是一個實踐的屬性。事,是每個人的關係在這個社會中全方位的呈現。

人。向人學習是最快的一種途徑。父母要行不言之教,對待孩子要多啟發,多示範,給他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一味地訓斥永遠是最沒有意義的方式。

理。有思想、有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的人,才能真正成為領袖。大道至簡,真正偉大的理論都不是複雜的。

中華民族的聖賢思想都是從做人、做事開始的,孩子懂得對老師最基本的尊重嗎?懂得學習的意義嗎?如果這些都沒有弄懂,孩子怎麼會有前途呢?

君子不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學習從來沒有單一的「術」的層面上的學習。所以,從源頭上來講,如果一個人被變成了一個工具,他會開心快樂嗎?

……

--------End---------

喜歡請點贊,請轉發朋友圈

安東尼原創文字、圖片和視頻,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東尼文化傳播 的精彩文章:

TAG:安東尼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