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蒸餅引發的仕途危機

一個蒸餅引發的仕途危機

原標題:一個蒸餅引發的仕途危機


一、四品官員因在路邊買了塊蒸餅陞官告吹。


唐朝武則天時,朝廷四品官員(相當於副級)張衡即將升任正部,沒想到「八小時以外」犯了個生活小錯誤,結果導致本次提拔告吹。

這天,他參加完朝會(古代五點上早朝)時,已是上午十點多,因有急事需處理,就沒吃皇帝在朝堂外提供的免費早餐,直接往單位趕。走在街上,看到路邊有人賣剛剛出籠的蒸餅,熱氣騰騰,他這才覺得肚子餓了,於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買了一塊蒸餅充饑。



沒想到此事正好被一位御史看到,回去後便給皇上寫了一份報告,彈劾張衡「堂堂四品官員竟隨地買蒸餅吃,有損朝廷形象,懇請依規嚴肅處理。」武則天看到御史報告後,也認為張衡餓肚子事小,但有損朝廷形象事大,於是作出批示:「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就這樣,眼看到手的三品官銜,只因一個蒸餅告吹。


這個故事可信度很高。唐人張鷟撰寫的《朝野僉載》有記載:「張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因退朝,路旁見蒸餅新熟,遂市其一,馬上食之,被御史彈奏。武則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遂落甲。」


在當時的都城,政府機關、商業市場、居民區嚴格分開。市民無事不得去政府辦公場所,官員也不能隨便進入市場,與市井小人為伍,這幾乎是官場明規則。


可張衡不僅去市場買蒸餅,然後還騎在馬上無所顧忌地吃起來,於是這種行為就屬於「不懂禮法、不拘小節,有失領導身份和風度了」。儘管此事發生在官員「八小時以外」,但從此事的處理來看,卻是一點也不馬虎。


古代政府為何重視官員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宋代呂本中《官箴》一書開頭給出了答案:「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自宋代至清代,這段話都是官員的座右銘。


二、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要問古代哪朝哪帝對官員「八小時以外」生活監管最嚴?當以明朝朱元璋為最。


「文臣之首」宋濂在位時,每天下班回家,不僅規規矩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且絕口不提朝中之事,有人問到這方面情況,他指牆上掛的一幅字,一句話也不說。



宋濂


那幅字寫的是「溫樹」兩字,意思是說,連「溫室之樹」(皇宮中的樹)都不能說,遑論其他。

原來,朱元璋通過自己的耳目,對官員「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實行了嚴密監控。有一天下班,老朱和宋濂閑聊,或許是出於炫耀的心理,老朱竟準確說出了宋濂這些天喝了什麼酒,說了什麼話,當場嚇得宋濂尿褲子。


自此,宋濂才知道自己不僅上班被老朱監管,而且「八小時以外」的私生活,也同樣被老朱監控了。


三、各種被明令禁止的業餘活動。


儘管朝代不同,對官員「八小時以外」私生活禁止的內容也不相同,但只要參與了明令禁止的行為,一些皇帝老兒處理起來也毫不手軟。


官員嫖娼問題,自宋以後,也被列為「八小時以外」的監管範圍。明英宗正統年間,廣東海南衛指揮使(相當于軍區司令員)到北京辦事,因為違反此條,被朝陽群眾舉報後,立馬被「謫戍」威遠衛,即遣送威遠衛擔任守衛。此處罰不可謂不重。



官員利用休息時間到古玩鋪坐坐,接受古代文化熏陶,只要不發生行賄事件,放在今天當屬「附庸高雅」之事,但在清朝卻屬於明令禁止的行為。


原來,官場賄賂中一種「雅賄」,即給官員送字畫、古董等,既可達到行賄目的,又顯得「高雅」,還不易被察覺和查處。對這些貓膩,皇帝當然心知肚明,為防範「雅賄」,咸豐帝下令不論有無賄賂行為,官員不得私下出入古玩鋪。



清代劉聲木《萇楚齋五筆》一書雲:咸豐時,有一個侍郎(副部級),偶爾至北京琉璃廠坐坐,即遭御史彈劾,丟了官職,賦閑在家。不僅如此,還被眾人唾棄。



如今,不少官員利用「八小時以外」的時間,筆耕不輟,著作等身,書籍出版後攤派發行,不少人還以為自己手法高明而沾沾自喜,但此事放在清朝,那可是件不小的事。為防止官員出書攤派,朝廷規定:各級官員不得攤派發行自己的著作。


清朝徐松任湖南學政(相當於教育廳長)時,曾利用休息時間撰寫書籍,還硬性規定諸生購買,最後遭到彈劾並被撤銷職務。徐松不僅是高官,還是當時很有影響的著名西域地理、水利學者,卻因為私下寫書攤派,不僅丟了官帽,還弄得斯文掃地,可謂結局悲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古傳奇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故宮匾額上竟有一隻斷箭!已經200年了!

TAG:今古傳奇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