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匿名:我和婆婆的生死瑣事

匿名:我和婆婆的生死瑣事

小土叨叨:這篇是收到的投稿,應作者要求匿名。雖然很長,但我想很多人看了會有感觸。

00

引子

這篇的作者:匿名 (為了防止有讀者沒有留意,以為是我寫的,所以多標註幾處)

生死瑣事,是我自創的一個詞語,專門用來形形容發生在我孕期和產後半年左右與婆婆摩擦的「小事」。

那些在別人眼裡,尤其是在我丈夫眼裡,雞毛蒜皮的、甚至自己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雞毛蒜皮的生活細節,當時可能是在激素和積怨的雙重作用下,變成了天都要塌了的大事。

所以,我稱它們為「生死瑣事」。

01

當時的情況

在婚禮舉辦的前一天,老公剛剛60歲的爸爸,被確診了癌症晚期;

我查出懷孕的第二天,我老公一向硬朗的奶奶去世。

很快,公公去世了,他去世的時候,我剛剛進入孕中期。

忽然之間,生死成了我和老公常掛在嘴邊的詞。

也因為這樣的變故,與她的婆婆同住了30多年的,與她的丈夫感情幾乎破裂時,常爭吵甚至動手的,我的婆婆,擁有了這種「尷尬」的自由。

02

打破不同住的計劃

老公的奶奶在世時,堅決不許公公婆婆動家裡的任何擺設和東西,說動了,去世的爺爺就不認識家了。

大概還是怕睹物思人,同時也確實亟待改善居住環境,婆婆決定把幾乎毛坯的舊家裝修一遍。

而她又不願意去跟自己年邁的父母同住:「他們太摳了,我燈多開一會都要罵我。」

被節儉的老人逼的無處可去,於是打著「照顧孕婦」的旗號,搬到了我們兩室無廳的家裡同住。

在此之前,我們完全沒有共同生活的基礎——我和老公固定每周末回家吃一頓晚飯,僅此而已。

可即便如此,也可以感受到我們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在生活沒有這些忽然的變故之前,我曾經認真的跟老公提過:「不要和老人同住。」 他也表示同意。

可是這個時候,老公不能拒絕新近喪夫的媽媽,更何況是來照顧我這個孕婦的。

03

飲食差異矛盾初現

吃不到一起,是最大的問題。

婆婆的廚藝本來就非常糟糕,再加上地域差異,吃飯喜好上真是天壤之別。

我是西南某省人,愛吃辣,婆婆是地道江南人,認為彷彿只要沾了辣椒我就該愛吃,恨不得西紅柿炒蛋都要扔兩根辣椒,以表示:你看,我放了你喜歡的辣椒你還不吃?

她又是個黑暗料理愛好者,在餐廳吃個香菇油菜,她就敢把任意一種青菜和任意一種菌菇炒在一起:「飯店裡都是這麼做的啊。」

還有就是,可能不少人也遇到過的——節約和偏心。

我老公不回家吃飯的中午,她既執意要給孕婦喝湯,又捨不得放料,中午飯往往就燉小半隻雞外加一份量少的驚人的炒青菜,有的時候湯還是我非常厭惡的雞毛菜蛋花湯,或者青椒炒雞蛋當葷菜。

類似這樣,反正她覺得有葷有素,有湯有菜,就我和她兩個人,肯定夠吃了。

飯桌上喋喋不休的就那幾句話:

「今天這個雞,xx錢,你上次在超市買的多少錢啊?我這次走遠了一點,去菜市場買的,你看,就便宜了那麼多啊……這個青菜,那個老闆很壞,我都跟他說了只要一點點,他非要給我抓一大把,我說了吃不掉吃不掉,最後我都給他拿出來了,只稱了半斤回來。」

我老公回來了的晚餐,卻基本上是3葷2素,什麼烤雞燒鴨,牛腩羊排,全上來了。

有回周末,老公一早去補牙,她忽然跟我說:「我們中午喝粥哦,XX去補牙,回來應該咬不動東西吧。」

這篇的作者:匿名 (為了防止有讀者沒有留意,以為是我寫的,所以多標註幾處)

04

作息差異雪上加霜

還有就是作息習慣。

我們小小的兩居室,因為架構特殊,冰箱和主卧特別近。

早上6點,婆婆就大大咧咧的走進來,打開冰箱開始翻找早飯食材:雞蛋、牛奶、剩飯……

然後家裡的汪星人就激動地衝上去和她打招呼。

接著關冰箱門,然後房間門就此大開,她開始在廚房折騰起來,汪星人來回在兩個房間跑酷……

老公可以翻個身接著打著呼嚕,而當時已是孕中晚期的我,每天夜裡被無數次胎動和假宮縮折磨,睡眠已經無比脆弱,被吵醒後,即不夠睡,又睡不著。

後來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請老公去溝通。

溝通的結果非常尷尬,我們說,提前把牛奶和雞蛋放在廚房,她說天熱了會壞,堅決不同意,只是願意聲音小一點,注意關門。

可是那麼多年的習慣,怎麼可能說改就改,再加上還有容易激動的汪星人助攻……

睡不好又吃不好的我,脾氣越來越差,也越來越容易感覺到委屈:我根本不需要照顧,卻被一個要來照顧我生活的人搞的毫無生活可言?

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一懷孕我便閑賦在家。整個孕期我都出奇的順利,只有兩次孕吐,沒有嗜睡,沒有妊娠反應,沒有腰酸背痛之類的任何癥狀,我可以自己買菜做飯遛狗,家務雖然做的慢一點,但也始終不是困擾。

婆婆笑臉登門,我彷彿被人硬塞了一口吃食,不想下咽,卻不得不咽。

05

新愁舊恨

每次上桌看到那些清湯寡水,毫無食慾,還沒有分量的餐食,每個剛剛經歷一陣胎動好不容易睡著卻被驚醒的早上......

那時候,真的是「新仇舊恨」全部夾雜在了一起。

我第一次上門時,形容老公家為一貧如洗。

我們買房子首付款全部來自我娘家的支援,因此寫了婚前協議,固定除去首付款部分,房產的其他部分為夫妻共同財產,卻被我公婆認為老公公積金比我高,吃虧了;

更早的時候,婆家買經濟適用房,六位數出頭的首付拿不出來,找我娘家借錢,我實在開不了這個口,婆婆私下給我老公發消息說:「算了吧,找個門當戶對的算了,這種姑娘我們伺候不起。」

婚禮雖然是夫家出錢操辦,但因為公公查出癌症,婚禮辦完,我馬上就給了婆婆一張裡面有6萬的銀行卡,讓她拿去以備不時之需。

後來公公所有的身後事,也都由我們出錢,前前後後拿出來20萬+,不知道花掉了多少。

轉身她說要裝修房子,我這邊大著肚子還失業了,說實在沒錢補貼,她懟了一句:「我有錢」,讓我回去胸悶了3天,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06

生活習慣的積怨

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好笑,我當時居然能夠因為抹布問題和老公吵得快離婚:

節儉慣了的婆婆非要拿各種舊衣服爛褲子剪碎了做抹布,說擦擦地、擦擦玻璃,擦好就扔,可是真的讓她扔她又捨不得,非要洗了再晾涼,我看見就非要扔,她不肯,就會在家裡的各個犄角旮旯藏這些破抹布……

每次我從家裡翻出這種噁心吧唧,皺皺巴巴的破布頭,就跟被點燃了炸藥桶一樣。

還比如,各種洗漱好的水,捨不得倒,要留著沖廁所,家裡所有能用的盆子都用上了。本來擁擠不堪的衛生間,弄的無處下腳,還抱怨家盆子不夠,非要再買幾個。

偶爾吃一次外賣,吃好非要把一次性筷子和餐盒洗了,說能留著用。我扔掉,卻還是會偷偷把筷子揀回來用。

對於我買的所有東西,她都會說貴,認為都是被人騙,後來改了說法,叫「你買的東西高級」,然後捨不得用。

家裡一盒確實死貴的進口鹽,是因為某一天去超市剛好趕上人家清理貨架,只剩這種鹽了,我急用就抓回了家,她來了以後堅決不肯用,一直擱在那裡,非要另買一袋平價鹽用。

臨產前趕上我生日,要求老公帶我去吃一次火鍋,婆婆一坐下,就開始各種挑剔:怎麼這個菜就這麼少啊,那個肉下面怎麼墊的全是菜葉子啊,哎呀這麼吃一頓得花多少錢啊……一頓飯吃的壓力倍增。

早在領證前,我就告訴全家人,我是一定要養狗的,孕婦與狗不能並存的謠言請不要跟我說。結果我一懷孕,婆婆就要求把狗送走。

有一次忍不住拍了桌子,大吵了一架。

07

婆婆離家那天

吵完之後,看著婆婆那有點委屈,有點可憐的樣子,我也會想,這麼對她是不是太過分了?

有幾天,明顯覺得激素水平恢復正常的時候,覺得之前暴怒的自己像個沒素質的潑婦,可是好像真的很難控制自己。

孕期相處,婆婆經常把「你生了孩子就趕緊去上班,孩子我來給你帶」掛在嘴邊,老公糾正她以後,她改口成「我來幫你帶」,這讓我膽戰心驚,一直跟老公洗腦:我肯定不要和你媽一起住了,你自己看著辦。

萬幸臨產前媽媽的單位及時批假,讓她來幫我坐月子,終於有了正當理由,把每天都在憤怒里煎熬的我和婆婆分開來。

我媽媽到的那天,婆婆收拾好東西,在門廳彎腰換好鞋,抬頭忽然對我說:「我走了,謝謝你這段時間讓我住。」

然後還對我的汪星人說:「奶奶走了,奶奶會想你的。」

我一下子哽咽了,我是一個多麼糟糕的兒媳婦,讓婆婆說出這樣的話來。

那段時間,老公無數次跟我說過,我知道很多事是她不對,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你讓我用那種口氣跟她去說,我真的做不到。

而那時候被激素和怒火沖昏的我,會暴怒的回復:那就是我活該倒霉了?留下一個讓他進退兩難的局面。

就在我婆婆離家的那天,我在孕期日記里,對未出生的孩子寫道:「無論媽媽曾經多麼的覺得跟你奶奶無法共處下去,我都要感謝你奶奶的付出,同時,我也許會真的懷念這段有點雞飛狗跳的歲月。」

08

產後的事情

產後,雖然婆婆還是不斷惹毛我,但畢竟沒有再長期的同住了。

偶爾老公出差時,我請她住過來,這樣有人幫我遛狗,搭把手帶孩子,她依然買菜只買一點,爛抹布到處藏,偷偷喂狗,早上很早開冰箱把疲憊的我吵醒……

而且,因為小毛頭的出生,育兒觀念的矛盾,更是讓我和她之間多了更多的「瑣事」:

我不喜歡她拿來的各種舊衣服,她說留著當抹布也行(又是抹布);

我說給孩子洗澡了,她說幹嘛非要天天洗啊孩子又不臟;

我說孩子要睡覺了你別逗她了,她說這不是精神的很么;

我說你先別忙著做家務,孩子剛醒你來跟她玩會再說,她非要執著地把窗戶擦了,弄好了孩子又該睡覺了……

最可怕的是,有一次她非要吃飯的時候,捧著碗站到床邊,低頭跟娃說話,那天中午有魚,後來我在娃床上摸到一根魚刺……

最後搞到我有點忍無可忍,在寶寶5個月左右,有一次老公出差前跟她說,你這次先別叫你媽來,讓我先試著單獨弄一天。

我單挑一天發現,這事沒我想像那麼難,於是再也沒有請婆婆來住過。

然後慢慢的變成婆婆周末固定來我們家吃頓飯,

再後來慢慢變成我們周末帶著娃去婆婆家吃頓飯……

婆婆不來,她就也不能再帶些「她之蜜糖我之砒霜」 過來,

也沒有可能再跟我說「你家怎樣怎樣」,

而我本著在愛咋樣就咋樣的心情,哪怕她把一次性筷子揀回來洗了用,只要不給我用,我都不吱聲,從此大致相安無事。

那陣子也明顯感覺到,自己不如之前那麼愛發脾氣了。

甚至有一次,在婆婆家吃飯時,婆婆抱著娃參觀房間,指著空著的一間屋子對她說:「以後你上學了就住在奶奶家,這個桌子給你寫做作業用,我們就不要媽媽了。」

我明明聽見了,也沒有當場發飆,只是回家路上對丈夫如實相告,並且告訴他下周我和孩子不去吃飯了,請他趁機和婆婆好好談一談。

我的一位同學生完孩子吐槽說,我怎麼老想和婆婆吵架啊,我是不是心裡有點變態啊。我忽然想起自己那個時候,對她說:安啦,激素的問題,我那會兒覺得我婆婆的呼吸都有錯。

群里的同學們一起大笑,都說這句話是神總結。

這篇的作者:匿名 (為了防止有讀者沒有留意,以為是我寫的,所以多標註幾處)

09

我的反思

納蘭容若寫「當時只道是尋常」。

而對於我而言,真真是「當時只道不尋常。」

我寫到的這些瑣事,甚至前仇舊怨,單獨拎出來說,都可能是在媽媽群、母嬰論壇里讓大家義憤填膺跟我一起吐槽的事,我也曾經這麼干過。

和大多數吐槽婆婆的人一樣,丈夫無法共情或者無法表現出共情,我們需要宣洩。

可是今天,在遠離不正常的激素支配的今天,讓我再來說說婆婆做的那些曾經令我覺得日子過不下去的事,回想起來真的只當得起「瑣事」二字。

單看那些和錢有關的前情,會很容易覺得我婆婆是在費盡心思占我和她兒子的便宜,其實不是的。

在了解了我婆婆所有的過往之後,我越來越能夠理解她的一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行為了:

因為經濟狀況不好,一直和婆婆同住壓的她喘不過氣來,那套經適房在她眼中就是救命稻草;

因為消費觀念和我長期對她做的飯表示興趣缺缺,而且以減肥為借口拒絕她做的菜肴,她在我的孕期左右為難:做多了,我不愛吃浪費了,做少了我不夠吃。

每次她問我要吃什麼,我又覺得真的不知道,搞得她更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而兒子確實不會挑剔她做的任何飯菜;

因為觀念和文化程度的問題,以及從來沒有養過寵物,導致她確實一開始聽說懷孕不能養狗,就著急忙慌地跟我們說要把狗送走,我老公堅持了一下以後,她就再也沒有提過。

而且現在真的把汪星人當她親孫子寵,手機里除了我娃的照片就是我狗的照片,到處給人看:我孫女,漂亮吧。我兒子家的狗,聰明吧。

至於那些破抹布、勞什子鍋碗瓢盆,的確如我老公所說:「你不要就扔,多大個事啊!你多扔幾次她就不拿了啊。」

一味糾結著「她就是不聽我的話,一味噁心我」,自己過不去那道坎。

這篇的作者:匿名 (為了防止有讀者沒有留意,以為是我寫的,所以多標註幾處)

10

後話

婆婆雖然好像幹什麼都不擅長,卻其實已經對我,表示了最大的善意和包容了——在我丈夫口中,她14歲就跟學校老師打架,跟我公公兩句話不對付就干仗,卻在我拍桌子吵架的時候,忍住了所有的回應。

後來,讀到育兒書里提及的「同理心」,我忽然想起來,奶奶在世時,因為老太太耳朵不好,脾氣也差,婆婆跟公公說話稍微大聲點她都覺得婆婆又罵她寶貝兒子了,就跳起來罵我婆婆,甚至我婆婆掃個地擦個桌子,她都要罵罵咧咧。

我婆婆可能不知道怎樣做才算一個好婆婆,可是她有同理心,她不要她的兒媳婦經歷她所經歷的惡婆婆,這就是婆婆對我最大的善意了。

老公那時候對我說:「她一個幾十歲的人了,又剛死了老公,被你罵成這樣,一句話都不回,你還想要她怎樣?」

當時聽不進去,現在想來卻字字戳心。

還好,感謝命運還給我反思的機會,沒讓生死瑣事真的隔著生死相望。

她身體健康,無病無痛,近年來在我和老公的鼓勵下,也不在擔心什麼親友的目光,出門遊樂社交,我們也直接跟她說,遇到合適的老伴,我們絕對雙手贊成,她笑笑不正面回應。

雖然同住仍然是我萬萬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我和她之前,已經不再劍拔弩張。

也許婆媳之間,還是需要距離產生美的。

全文完,這篇是收到的投稿,

應作者要求匿名。

關於這個號

我是《嬰幼兒睡眠全書》的作者

這裡是多年的老號

加課程會員群和同月份媽媽一起育兒

這篇應作者要求匿名了,

讚賞會轉給作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土大橙子 的精彩文章:

TAG:小土大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