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註銷手機號要跑「千里」 異地銷號如何才能不再難辦

註銷手機號要跑「千里」 異地銷號如何才能不再難辦

放著人臉識別等各種異地辦公的手段不用,反而要求人們一定要跑回原地,比照起「讓數字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的互聯網思維,這本身也是不合時宜的,也難怪會成為人們口中的「槽點」。

長途漫遊費、流量漫遊費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手機用戶歡欣鼓舞期待著換地不換號的未來,然而,「歸屬地營業廳」卻成為不少用戶心頭的「緊箍咒」。銷戶、換卡、換套餐,各類重要業務只能回到歸屬地營業廳辦理,運營商全國一體的資費跑在了時代前端,而全國一體的服務體系卻顯得有些跟不上腳步。

對異地無法辦理註銷這件事,運營商通常給出的解釋是保護用戶安全,避免假冒的異地補卡、銷號等行為。在信息化如此便捷的當下,這已很難站得住腳。從權責的角度上來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由此,很多電信業務辦理時只要一個電話、一次APP操作就能開通,而註銷或更換時卻要求用戶到開戶地去辦理,這明顯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再從現實需要的角度講,當前人員流動遷移的數量不斷增加,對異地銷號等業務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放著人臉識別等各種異地辦公的手段不用,反而要求人們一定要跑回原地,比照起「讓數字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的互聯網思維,這本身也是不合時宜的,也難怪會成為人們口中的「槽點」。

比如異地註銷銀行卡,條條框框之複雜,常常令人抓狂。證券賬戶也是如此,註銷時要提交各種證明,然而開通卻在手機上就能完成。如此操作的原因,大概與這些公司的組織架構有關。以電信運營商為例,採取的是「集團+省市+地市」等分公司模式,各分公司之間按行政區劃分出明確的市場範圍,各自獨立運營結算,彼此構成競爭關係且不互通。今年全國兩會提出的「取消流量漫遊費」,實際就是觸碰到了這個關鍵問題,由於每個省市的基礎設施和人口需求不同,計費機制和結算系統也大相徑庭,很難說打通就打通。同時,分公司模式造成了行政結構、人員編製和利益分配上的種種問題,不同因素掣肘下的結果,即是實質性的競爭關係,一個分公司要求必須回本地註銷,實際上暗含了維繫本地客源和收入的意思,而其他公司應該迴避這種正面競爭。

省市之間的信息無法聯動共享,是典型的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要通過創新管理方式予以破解,這裡主要指打通全國業務平台,實現集中化管理。無論是為方便用戶辦理註銷手機號等業務,還是在不同的部門之間實現成本節約,都必須改變當前運營商分公司自成一統、相互隔絕的局面。近年來,通話漫遊費、流量漫遊費的逐步取消,以及「攜號轉網」等模式的出現,意味著信息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同時也要看到,分公司之間的壁壘逐漸打通,是因為坐吃人口紅利的業務模式已經見頂,電信運營商不能再緊盯著話音、網路、流量消費的市場,玩各種「雞肋式降價」「假摔式降費」的文字遊戲,而是要想辦法拓展新的商業模式。在一些國家,電信業已經能很好地利用數據,幫助金融業提高在徵信、防欺詐、網點選址等領域的精準度,這種轉型為綜合業務提供商的案例,或許能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在當前降費提速的改革過程中,如何讓網路用得省心、用得放心,是電信運營商們必須深刻思考的問題。隨著流量漫遊費的取消,這不僅是省市之間服務流程的打通,更意味著電信運營商構建的市場模式可能會迎來深刻改變。運營商們應該積極擁抱變化、迎接變化,通過提高行業標準,重新定義服務「升級」的社會價值,促進服務改進,從而造福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說實話了:希望朝鮮複製越南道路
6·26國際禁毒日 僑胞出入境需警惕「被帶毒」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