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李小龍

時間推到1971年,這年10月31日,李小龍的電影《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李小龍與這部影片的偉大是毫無疑問的!

而與李小龍一樣名聲鵲起的還有一個人,《唐山大兄》的導演羅維,以「救場」的身份拍出如此轟動的影片,他得到了一個「福星導演」的稱號!從後來的經歷來看,我不知這個稱號是讚美,還是譏笑。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唐山大兄

春風得意的他與李小龍馬上又拍攝了《精武門》,這部影片更加厲害,厲害到嘉禾的老闆提出:想買李小龍的影片,必須連嘉禾以前的庫存也要一起買!這樣霸道的條約,依然讓各國片商趨之若鶩。

可好運並不長久,他與李小龍的矛盾徹底爆發了,還被媒體曝出「李小龍持刀欲砍羅維」。

面對分崩離析的兩人,嘉禾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李小龍。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李小龍和羅維

而之後在1972年轟動全球的《猛龍過江》似乎驗證了嘉禾的眼光。羅維只有沉默。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香港武俠泰斗金庸宣布封筆,退出江湖。未來的喜劇之王許冠文參演《大軍閥》,這為以後喜劇片抗衡功夫片走出重要的一步。


陳元龍

1973年,羅維拍攝了《馬路小英雄》、《龍虎金剛》、《海員七號》等影片,可惜都反響平平。而與他同樣倒霉的還有一個人,他叫陳元龍,沒有人知道未來的他會攪動多大的風雲。但時間未到,老天爺還在考驗這個19歲的年青人。

而考驗來的太迅猛了。這年偉大武術家李小龍逝世,震驚了整個香港影壇,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功夫片的衰落,無數的龍虎武師失業。香港功夫電影進入寒冬。心灰意冷的陳元龍去離開香港,去澳大利亞他媽媽那裡了。

你得改名

兩年後,也就是1975年,羅維成立羅維影業公司。開門作《金粉神仙手》只有十來萬港元,之後的幾部也是慘淡收場,不甘心的羅維想要打造「李小龍第二」,他要找一個李小龍的接班人。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成龍在拍攝新精武門

希望的曙光似乎來臨了,在澳大利亞當廚師的陳元龍被他發現了。兩人見面後,羅維親自為其改名「成龍」,並讓他做《新精武門》的男主角,但很顯然,觀眾不買賬。之後的幾部電影也是票房慘敗,被「許氏」喜劇打的滿地找牙。「造龍」計劃宣布破產。


福星

時間到了1978年,屢拍屢賠,經濟拮据的羅維將成龍「外借」給吳思遠。也許老天爺的考驗終於完了,成龍連續兩部影片《蛇形刁手》《醉拳》票房飄紅,大獲成功,成龍一夜之間成為了如日方中的功夫巨星。

而羅維的「福星」屬性在次發威了,對的,發威了,他的老對頭嘉禾也發威了,他們成功的挖走了成龍。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成龍和羅維

心灰意冷的羅維只想賺錢了,什麼電影火他就跟風拍什麼電影,喜劇片火,他就拍喜劇,武俠片火,他就拍武俠,殭屍浪潮席捲香港,那他就拍殭屍。跟風的後果自然是慘淡的…………

李連杰和周星馳

也許羅維真的是福星高照,晚年的他得到了兩個超級「潛力股」李連杰和周星馳。但未來的王炸組合,卻也只能拍出《龍在天涯》這樣平平無奇的時裝武打片。結果老對手嘉禾再次發威撬走李連杰後拍了部《黃飛鴻》,影片有多火不用我多說,而周星馳轉身拍了部《賭聖》後喜劇之王的權利也開始交接到周星馳手裡。

香港電影史 福星導演

龍在天涯中的周星馳和李連杰


最後

1996年1月20日,羅維病逝。他的這一生頗為傳奇的,本來可以握著四柄「誅仙劍」而大殺四方,但卻一一丟失,為電影忙碌半身卻因跟風而屢散錢財,這些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ps.香港有很多的傳奇的故事,喜歡香港電影的朋友點個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