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遺憾項羽烏江自刎,但問題是:他為什麼不選擇過江東呢?
如果我問你:你要是楚霸王項羽,當年你會選擇自刎,還是過江東?
也許答案沒有第二種,因為誰也不會選擇死亡。但問題是:真正的主人公項羽,卻做出了和所有人相反的選擇。於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打在了我們心中:項羽,為什麼寧死不願過江東呢?
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宋代詞人李清照也在她的《夏日絕句》中提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後人都紛紛表達了對楚霸王自刎的遺憾,但項羽為什麼就是不願過江東呢?
今天,筆俠試著為大家解開心中的疑惑。
1、項羽的起家
人們都說,項羽的起家是在江東,他就是靠著手下的八千「江東子弟兵」,一路過關斬將,推翻暴秦,建立「西楚」霸業的。
然而,我告訴你,這裡面有問題,你信嗎?
項羽起兵確實在江東,但他並不是江東人,他是因為避難,才和叔父項梁來到江東的,項羽的老家實際在東海下相,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宿遷,如圖:
所以,項羽不是江東人,江東子弟兵和項家的關係,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堅如鐵石。你再查查項羽「四大將」的身世:
最忠心的龍且,項羽的發小,老家一個地方的;最冤枉的鍾離眛,江北人,和韓信家隔得很近;一諾千金的季布,江北俠客,遠近聞名;悍匪英布,和項羽第一謀士范增都是江西人(周瑜的老鄉)。
請問:項家軍的核心成員,誰是江東人?
2、項羽的成功
江東子弟兵雖不是項家的嫡系,但項家的起家確實是靠他們。但到了項梁想稱王的時候,江東子弟兵不答應了,在他們的干擾下,楚王的後裔熊心,才從一個放牛娃變成了後楚懷王。項梁戰死後,項家一度遭到排擠,最後還是在項羽的霸王一怒之下,才殺死了卿子冠軍宋義,掌握了楚國的軍事指揮權。
以後的事情,就是項羽的個人表演了。但江東子弟兵已經和項羽離心離德,項羽坑殺秦降卒20萬,就是江東子弟兵的傑作。鴻門宴,想殺劉邦的,也是江東子弟兵,如果不是項羽演戲,劉邦能逃得了嗎?
3、項羽的沒落
項羽的失敗,歸結於新老貴族的利益之爭。
滅秦後,以項羽為代表的新貴族和戰國老貴族的後裔因分配問題,產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劉邦抓住了機會的辮子,將項羽孤立,縱使霸王再神勇無敵,也不能和天斗,劉邦掌握了天命,擊敗了項羽。
不僅如此,劉邦還將項羽逼到了絕境。
項羽是靠暴力起家的,雖然他的祖父是楚國名將,但他和楚國老貴族之間相去甚遠。項梁殺景駒(楚國「三戶」之一),項羽殺後楚懷王、氣死范增,這些都透露著項家和楚國老貴族之間激烈的矛盾和衝突。
一支異軍的突起,往往伴隨著既得利益者的受損,所以,流血鬥爭,在所難免。
項羽不光和外人打,還要和自己人(楚國人)打,再強的精力,也有耗盡的一天。最要命的是:這樣做的後果是,連一個朋友都沒有!所以,當項羽失敗的那一天,他才發現:身邊除了「虞姬」,一個人都沒有了。
當項羽站在烏江邊,遠望對岸的江東,他眼裡看到的滿是早就和他分道揚鑣的江東子弟兵,此時,他在腦海里深深地問自己:江東,還回得去嗎?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