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南:巧奪天工!竹子變帽子……

思南:巧奪天工!竹子變帽子……

原標題:《塘頭斗笠與竹編文化》

GIF

亭亭玉立的竹子婀娜多姿,竹林四季蒼翠,惹人喜愛,而竹器工藝以其特殊的質地也備受青睞,塘頭斗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烏江中下游流域廣為流傳兩句民謠:「塘頭斗笠印江傘,思南姑娘大腳板。」將塘頭斗笠與印江的油紙傘並列,可見其知名度與美譽度之高。而出自民間的塘頭斗笠雖是實用工具,卻以其精湛的工藝,堪登大雅之堂。

斗笠又叫斗篷,編織材料為本地慈竹。編織過程有一套繁複的程序,是工藝很細的活計,須得藝人心靈手巧。先是「開刀」,焚香化紙敬奉竹神、禱告上蒼。然後才從竹林中砍下竹子。正如中國最古的《彈歌》所唱:「斷竹、續竹……」依次剔枝、破竹,分解成篾條,竹子有節,容易脆斷,需用巧力因勢利導,庖丁解牛,功夫在無形之中。再將篾條分割成青篾與黃篾兩部分,然後進一步把篾條劃成細細的「篾絲」。最小的篾絲幾乎接近頭髮大小,百丈之剛化作繞指之柔,工藝之精達到極限,讓人嘆為觀止。

篾絲劃好後才開始編織。將竹片搭成框架放置於斗笠模型之上,竹篾以錐形頂端為核心,向四周輻射開去。自上而下,細細的竹絲經緯交織,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擴展。斗笠有內外兩層,兩層之間夾放其它材料。根據用途,所夾材料略有區別,大致可分兩種:一是用以遮雨的紙質斗笠,直徑在70公分以上,體積相對較大,竹篾中夾以油紙;二是用來遮陽的棕絲斗笠,直徑在65公分以下,頂端鋪上青布、襯以紅綠花紙,其餘部分布放均勻的野生棕絲,通風透氣;棕絲斗笠中還有一種是裝飾而非實用的,直徑在50公分以下,工藝更加精湛,編花織草、小巧精緻。明朝時期,塘頭斗笠已是思南進貢朝廷的貢品。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思南土司田仁智之子田弘正帶著一些地方特產進貢朝廷,其中就有塘頭的斗笠。朱元璋對其它貢品沒有發表特別看法,唯獨對斗笠情有獨鍾。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在老家幹活時大概沒戴過這樣漂亮的斗笠,所以頻頻讚歎:「篾細如絲,美哉!美哉!」,還順手拿了塊烏紗賜予思南的田土司,要他押在斗笠之上,並頒下一道口詔:「民能戴,官亦能戴。」從此,塘頭斗笠的頂部多了一片青布,相沿至今。

為了確保經久耐用,色澤光鮮,斗笠上還要噴塗一層桐油,在太陽下晾乾,此後長久如新。

竹編是工藝很細的活計,需要篾匠心靈手巧。在小農經濟時代,勤勞聰慧的塘頭人就以竹編和燈草為生,甚至富甲一方。而塘頭的斗笠編織工藝又以沙都最富盛名。那裡的編織歷史源遠流長、村民個個都是能工巧匠。目前,以宋二秀為代表的編織藝人,還在不斷把這一工藝發揚光大。

塘頭大壩一馬平川,龍底江蜿蜒其間,良田美池,竹林農舍。頭戴斗笠的女子們風姿綽約地穿行其間,那別緻的造型,迷倒多少外鄉來客。

斗笠還是傳情之物。按照地方風俗,一年一度的端陽節,未婚小夥子總要到姑娘家「打端陽節」,姑娘總是把編得最好的斗笠送給小夥子。心靈手巧的塘頭姑娘藉助一雙巧手,把她們豐富的情感,以及對愛情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全都織進了篾絲的經緯之中。

所以,斗笠不僅是遮雨避陽的實用工具,更是一種富有豐富內涵的民間工藝,它已經與塘頭人的生存環境和精神世界水乳交融,升華為一種民俗文化。編織斗笠,也在編織文化。

文/安元奎

圖/任志平 縣文物局提供

總 編:王 芳

策 劃:晏葉飛

執行編輯: 王永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珠思南 的精彩文章:

TAG:明珠思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