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禹、大袞、魚鳧王與世界歷史

大禹、大袞、魚鳧王與世界歷史

大禹、大袞、魚鳧王與世界歷史

閱讀提示:

非利士人的神大袞。這是大衛王建立以色列王國時與非利士人爭戰之時的事(與中國周王朝建立時代相對應),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相當於夏商交替時期。而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430年,時間大致對應於夏王朝時代。

大禹定九州,制九鼎作為傳國之器,九鼎在秦朝時期就下落不明。而商周時期都有九鼎傳承。在戰國時期思想家鄒衍就有大小九州的分別。這個九州來源於炎帝的九丘傳承。從佛經的轉輪王制度傳承,可以看出在釋迦佛約公元前6世紀,其祖族就是轉輪王的後裔(起世經對於人類世界所有轉輪王傳承都有詳細名號,一直傳承到釋迦如來父輩),而印度剎帝利族則是從中東波斯移民過來的。波斯人與蘇美爾人相關,從蘇美爾王表,可以看出地球人類過去的帝王傳承史。中國遠古歷史是從三皇五帝到堯舜禹:夏商周。中國歷史商朝是模糊的,但周朝就有完整的文字史,而且沒有斷絕過傳承。從考古學發現能補全商朝歷史。但是夏朝歷史在考古學上都沒有任何發現。

夏朝太陽從北方升起,南方落下,這個大致的地球地理方位判斷是綜合了全球的神話傳說與氣候巨變史料,輔以考古發現得到的結果,以後就這一課題作專門研究。

這裡就出現一個重要文化理解問題,夏朝時代必定是佛經中提示的轉輪王時代,所以禹帝也就是土地主,而且禹帝還曾經巡視天下(禹治理好天下感龍現身,禹騎龍巡視天下),禹帝依賴征戰統一天下,所以只能是佛經中四種輪王中的鐵輪王。金輪王則會感七輪寶。其中馬寶就是帝所乘坐騎,可以巡視天下,當然這是比現代人類的飛機還快的神馬。

大禹也有半魚半人的傳說,是不是就是非利士人的大袞?

中國道家中也有大禹神崇拜。這都與古代傳承相關。

古蜀國有魚鳧王,這與人魚有相關性的。

蘇美爾人的神中也有人魚的智者化身。

這些人魚與洪水災難零星記載是不是歷史上的同一人物?

戰國時代鄒衍的大小九州辯就暗示一個全球概念中的過去歷史,與中國小九州概念的混淆。這就是從周朝的地名與歷史時代是一個對應關係,但關係到周朝之前的歷史事件九州地名就無法對應,因為小九州只是赤縣神州之一部分。如果大禹鑄造的九鼎以圖九州,代表的是全球九塊大陸,對應於如今地理學中的七大洲,那麼中國歷史周朝的九州才算是亞洲小地帶中的華夏歷史,但關於過去歷史的解讀,特別是古籍中的概念就出現了根本的不對應關係。大九洲與小九州上的人文歷史完全不同。

關於漢字源於外來傳承,唐朝《道宣律師感通錄》通過天人交流透露了此事,同時講明倉頡造成屬於歷史的誤傳。這就是文字所帶來的杜撰性質,與現實歷史沒有對應性。

漢字起源於迦葉佛時期:倉頡造字為誤傳。

至晉時。有僧於地見土墳出。隨除終不可平。後見坼開。復怪其爾。乃堀深丈余。獲像及人骨在船中。其髏骨肘脛悉粗大。數倍過今人。即迦葉佛時閻浮人壽二萬歲時也。今時命促形小固其常然。初出之時牽曳難得。弟子化為老人。指撝方便須臾得出。周滅法。暫隱還興。重更出之。蜀人但知其靈從地而出。亦不測其根原。見其花趺有多寶字。因遂名為多寶佛。名多寶寺也。余問。多寶隸書出於三秦之代。如何迦葉佛時已有神書也。答曰。秦李斯隸書。此乃近代遠承。隸書之興。興於古佛之世。見今南州四面千有餘州。莊嚴閻浮一萬百有餘國。文字言音同。今唐國但以海路遼遠。動數十萬里。譯者莫傳。故使此方封守株柱不足怪也。師不聞乎。梁顧野王。太學之大博士也。周訪字源。出沒不定。故玉篇序雲。有開春申君墓得其銘文。皆是隸字。撿春申君。是周代六國同時隸文。則吞併之日也。此國篆隸諸書尚有茫昧。寧知迦葉佛之事乎。非其耳目之所聞見也。

又問。今京城西高四土台。俗諺雲。是蒼頡造書台。如何雲隸字古時已有。答雲。蒼頡於此台上增土造台。觀鳥跡者非無其事。且蒼頡之傳。此土罕知其源。或雲。黃帝之臣。或雲。古帝之王也。鳥跡之書。時變一途。今所絕有。無益之言。不勞述也。

道宣律師感通錄——迦葉佛時——成都為海

答蜀都元基青城山上。今之成都大海之地。昔迦葉佛時。有人於西耳河造之。擬多寶佛全身相也。在西耳河鷲頭山寺。有成都人。往彼興易。請像將還。至今多寶。寺處為海神蹋船所沒。初取像人。見請像將還。至今海神子岸上遊行。謂是山芝遂殺之。因爾神嗔覆役人像俱溺同在一船。多寶佛舊在鷲山寺。古基尚在。仍有一塔。常有光明。今向彼土。道由郎州。過三千餘里。方達西河。河大闊。或百里五百里。中山洲亦有古寺經像。而無僧住。經同此文。時聞鐘聲。百姓殷實。每年二時供養古塔。塔如戒壇三重。石砌上有覆釜。其數極多。彼土諸人。但言神冢。每發光明。人以蔬食祭之。求福祚也。其地西去巂州二千餘里。問去天竺非遠。往往有至彼者云云。

在石壁上也有這樣的圖案

美索不達米亞的豐饒神,和"corn"這字多少有點關係。造這樣敘述可能是巴力的父親,半人半魚的神。不但是稻穀的神靈也是氂的發明者,將利用土地生產食物的知識傳給人類。早在兩千年前非利士(Philistine)就有很多的大袞廟,比巴力還早被崇拜,考據其和閃族的超古老最高神祇-伊勒約同一時期,一直到耶穌時Hasmoneans領治巴勒斯坦的時期才停止崇拜,可能也被基督教標記成邪惡之神的關係。在《失樂園》中首次被描述成惡魔。米爾頓的筆下就成了半人半魚住在海中的大惡魔。


亞實突人的大袞「神」和非利士人的「金痔瘡」

撒母爾記上

4:1-11

1 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

2 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擺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約有四千人。

3 百姓回到營里,以色列的長老說,耶和華今日為何使我們敗在非利士人面前呢?我們不如將耶和華的約櫃從示羅抬到我們這裡來,好在我們中間救我們脫離敵人的手。

4 於是百姓打發人到示羅,從那裡將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的約櫃抬來。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與神的約櫃同來。

5 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以色列眾人就大聲歡呼,地便震動。

6 非利士人聽見歡呼的聲音,就說,在希伯來人營里大聲歡呼,是什麼緣故呢?隨後就知道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

7 非利士人就懼怕起來,說,有神到了他們營中。又說,我們有禍了。向來不曾有這樣的事。

8 我們有禍了。誰能救我們脫離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從前在曠野用各樣災殃擊打埃及人的,就是這些神。

9 非利士人哪,你們要剛強,要作大丈夫,免得作希伯來人的奴僕,如同他們作你們的奴僕一樣。你們要作大丈夫,與他們爭戰。

10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敗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殺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萬。

11 神的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

5:1-12

1 非利士人將神的約櫃從以便以謝抬到亞實突。

2 非利士人將神的約櫃抬進大袞廟,放在大袞的旁邊。

3 次日清早,亞實突人起來,見大袞仆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臉伏於地,就把大袞仍立在原處。

4 又次日清早起來,見大袞仆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臉伏於地,並且大袞的頭和兩手都在門檻上折斷,只剩下大袞的殘體。

5 因此,大袞的祭司和一切進亞實突,大袞廟的人都不踏大袞廟的門檻,直到今日。

6 耶和華的手重重加在亞實突人身上,敗壞他們,使他們生痔瘡。亞實突和亞實突的四境都是如此。

7 亞實突人見這光景,就說,以色列神的約櫃不可留在我們這裡,因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們和我們神大袞的身上。

8 就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聚集,問他們說,我們向以色列神的約櫃應當怎樣行呢?他們回答說,可以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迦特去。於是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那裡去。

9 運到之後,耶和華的手攻擊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驚慌,無論大小都生痔瘡。

10 他們就把神的約櫃送到以革倫。神的約櫃到了,以革倫人就喊嚷起來說,他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要害我們和我們的眾民。

11 於是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說,願你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送回原處,免得害了我們和我們的眾民。原來神的手重重攻擊那城,城中的人有因驚慌而死的。

12 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瘡。合城呼號,聲音上達於天。

6:1-21

1 耶和華的約櫃在非利士人之地七個月。

2 非利士人將祭司和占卜的聚了來,問他們說,我們向耶和華的約櫃應當怎樣行。請指示我們用何法將約櫃送回原處。

3 他們說,若要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送回去,不可空空地送去,必要給他獻賠罪的禮物,然後你們可得痊癒,並知道他的手為何不離開你們。

4 非利士人說,應當用什麼獻為賠罪的禮物呢?他們回答說,當照非利士首領的數目,用五個金痔瘡,五個金老鼠,因為在你們眾人和你們首領的身上都是一樣的災。

5 所以當製造你們痔瘡的像和毀壞你們田地老鼠的像,並要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或者他向你們和你們的神,並你們的田地,把手放輕些。

6 你們為何硬著心像埃及人和法老一樣呢?神在埃及人中間行奇事,埃及人豈不釋放以色列人,他們就去了嗎?

7 現在你們應當造一輛新車,將兩隻未曾負軛有乳的母牛套在車上,使牛犢回家去,離開母牛。

8 把耶和華的約櫃放在車上,將所獻賠罪的金物裝在匣子里,放在櫃旁,將櫃送去。

9 你們要看看,車若直行以色列的境界到伯示麥去,這大災就是耶和華降在我們身上的。若不然,便可以知道不是他的手擊打我們,是我們偶然遇見的。

10 非利士人就這樣行,將兩隻有乳的母牛套在車上,將牛犢關在家裡,

11 把耶和華的約櫃和裝金老鼠並金痔瘡像的匣子都放在車上。

12 牛直行大道,往伯示麥去,一面走一面叫,不偏左右。非利士的首領跟在後面,直到伯示麥的境界。

13 伯示麥人正在平原收割麥子,舉目看見約櫃,就歡喜了。

14 車到了伯示麥人約書亞的田間,就站住了。在那裡有一塊大磐石,他們把車劈了,將兩隻母牛獻給耶和華為燔祭。

15 利未人將耶和華的約櫃和裝金物的匣子拿下來,放在大磐石上。當日伯示麥人將燔祭和平安祭獻給耶和華。

16 非利士人的五個首領看見,當日就回以革倫去了。

17 非利士人獻給耶和華作賠罪的金痔瘡像,就是這些,一個是為亞實突,一個是為迦薩,一個是為亞實基倫,一個是為迦特,一個是為以革倫。

18 金老鼠的數目是照非利士五個首領的城邑,就是堅固的城邑和鄉村,以及大磐石。這磐石是放耶和華約櫃的,到今日還在伯示麥人約書亞的田間。

19 耶和華因伯示麥人擅觀他的約櫃,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那時有五萬人在那裡(原文作七十人加五萬人)。百姓因耶和華大大擊殺他們,就哀哭了。

20 伯示麥人說,誰能在耶和華這聖潔的神面前侍立呢?這約櫃可以從我們這裡送到誰那裡去呢?

21 於是打發人去見基列耶琳的居民,說,非利士人將耶和華的約櫃送回來了,你們下來將約櫃接到你們那裡去吧。

附:


(2016-04-03 11:28:45)

李遠國

【摘要】羌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他們崇拜大禹,大禹被奉為山川的神主。其後,當道教肇源於巴蜀,吸收了古老的羌族宗教信仰,大禹又被道教奉為祖師。於是羌族文化與道教文化相互融合,呈現出一派奇異的場景。

【關鍵詞】大禹;羌族宗教;道教文化

道教發源於巴蜀,且與古老的羌族文化有著至深至密的關係。王家祐先生指出:「蓋羌族之宗教,亦即中國西部夏民族最古之宗教也。當部落時代,政教雜糅,宗教領袖即政治領袖,宗教祭師即部落酋長。故每一部落皆有其鬼主,而較大部落之鬼主則稱大鬼主或都鬼主,皆從氏族社會之長老演變而來。在祖國黃河折支河曲附近的崑崙神山所發源的黃帝軒轅氏文化,經過崇禹(夏部落)的擴播,形成了西南民族的原始文化。其中氐羌系的宗教文化經西漢以來的《太平經》傳播,形成了天師道。張陵、范長生在氐羌的巫術基礎上創立了道教初型的五斗米道。」依此論,我們可以探討大禹崇拜與道教文化的淵源,尋覓羌族原始宗教對道教形成的作用與影響。

一、大禹、川主與三官

羌族,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史書記載古羌人是三苗之後,《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迭、宕、松諸州皆羌地。」《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姜、羌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於我國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晉語·國語》曰:「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之後,善於治水的古羌族人大禹繼任部落聯盟總首領。《史記》記載:禹為帝顓頊之孫,他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專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戰績顯赫,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正式的國家—夏朝。

在當時人們眼中,大禹不僅是一位帶領人們治水的部落酋長,還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巫師。唐李冗《獨異志》載:「禹傷其父功不成,乃南逃衡山斬馬以祭之,仰天而嘯。忽夢神人自稱玄夷蒼水使者,謂禹日:欲得我書者,齋焉。禹遂齋三日。乃降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所謂「金簡玉字」,正是魏晉道教所傳的《靈寶五符》。《雲笈七籤》卷三謂,道教經誥,起自三元;從本降跡,成於五德;以三就五,乃成八會,「八會之字,妙氣所成,八角垂芒,凝空雲篆。太真按筆,玉妃拂筵;黃金為書,白玉為簡;秘於諸天之上,藏於七寶玄台,有道即見,無道即隱。蓋是自然天書,非關倉頡所作。今傳《靈寶經》者,則是天真皇人於峨嵋山授於軒轅黃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嚳於牧德之台,夏禹感降於鍾山,闔間竊窺於句曲。」夏禹得此天書,「能鑿龍門,通四瀆。功畢,川途治導,天下又安」。因此,大禹遂被民眾奉為山川神主。《史記·夏本紀》曰:「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

被奉為山川神主的大禹,在四川又被奉為川主神。今岷江上游汶川、北川古大禹部族活動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初四,要舉行大規模的川主神的祭祀會,農曆六月初六大禹的生日要祭祀大禹,六月二十四日的川主會更是該地區規模最大的廟會。其後,大禹又被道教奉為祖師。《道教序》宣稱說,元始天尊傳授大道,秘於九天,「天上則天尊演化於三清眾天,大弘真乘,開導仙階;人間則伏羲受圖,軒轅受符,高辛受天經,夏禹受洛書,四聖稟其神靈,五老現於河渚。故有三墳五典,常道之教也。」即把夏禹尊為道教「四聖」之一。南朝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禹居第三神階中位「太極金闕帝君」之左,並有注云:「受鍾山真人靈寶九跡法,治水有功。」並被尊為水官大帝。

三官的崇拜源出上古。《禮記·祭法》說:「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這是中國最早的祭祀天地的記載。在有關上古氐羌族的文獻中,可以尋覓到三官崇拜的發展痕迹。最早的地官似為后土。《國語·魯語》曰:「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島,故祀以為社。」最早的水官即河伯,則為氐羌之祖伯夷。《山海經·海內北經》說:「崑崙虛南所,有汜林方三百里,從極之淵深三百仞,維冰夷恆都焉。冰夷人面,乘兩龍。」「冰夷」即「伯夷」,皆為河伯之名。這位大神,甲骨文中所見祭典相當隆重。

三官崇拜本為氐羌民族的固有信仰,這在道書中也有所披露。《洞神八帝妙精經》說人皇(蜀族之祖)主領天、地、水三官,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所載三官皆為氐羌族人:「鬼官北斗君周武王,治一天宮;三官都禁郎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水官司命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正因為這樣,甘肅、雲南等地的氐羌族人也都篤信三官。《晉書·姚萇載記》談到姚萇殺了符堅後,「夢符堅將天官使者、鬼兵數百突入營中,萇懼,走入宮」,甚致「寤而諄悸」,狂言而死。這說明氐族符堅和羌族姚萇都崇信三官。到了唐代,雲南南詔(本為羌族)也崇信三官。樊綽《蠻書》卷十記載,唐德宗貞元十年(794)西川節度使韋皋派巡官崔佐時到雲南,與南詔訂盟,共擊吐蕃。《盟文》曰:「上請天、地、水三官,五嶽四瀆,及管山谷諸神,同請降臨,永為證據。」

這種對三官的崇拜,起源於氐羌族人對天地山川的自然崇拜。上古時代的氐羌族人主要生活在西北、西南地區,他們以游牧漁獵為生,山川河流對人們的影響很大。因此他們認為每座山、每條河都有其神在主管,必須對他們表示膜拜以求庇護。我們在《山海經》中可以看到,這種自然崇拜十分盛行。由自然崇拜發展為三官的崇拜,並在氐羌族人中廣泛流行。後來的張陵道教,又把這種信仰吸收,成為早期道教的中心信仰。《三國志·張魯傳》引《典略》說:「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為奸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

清代《歷代神仙通鑒》又謂天官為堯帝,地官為舜帝,水官為禹帝,並把天地水三官誕生神話和三個重要民俗節日聯繫在一起。書中說到,元始天尊吸取天地間精華之氣,在體內孕化成靈胎聖體。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堯帝降生。七月十五日,舜帝降生。十月十五日,大禹帝降生。他們三位的生日後來成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這三元節至今還是最有影響的民俗節日之一。不僅道教崇奉三官,民間也非常崇拜三官、崇拜大禹,每個縣基本都建有幾座三官廟、禹王廟,或者廟內建有三宮殿。除了三官廟,禹王廟、禹王宮更是遍布全國,為表示對大禹的崇敬。可見,大禹作為道教尊神得到了普遍信仰。今汶川縣綿虒鎮的羌族村,其村是川西北地區唯一以三官廟命名的,即有一座三官廟,為祭祀大禹的重要祭祀地。

二、鍾山、崑崙與岷山

鍾山,是大禹得到「靈寶真文」的聖山。《靈寶略紀》曰:「在昔帝嚳時,太上遣三天真皇齎靈寶五篇真文以授帝嚳,奉受供養,彌其年稔,法籙傳乎世。帝嚳將仙,乃封之於鍾山。鍾山在西北弱水之外,山高萬五千里。至夏禹登位,乃登名山巡狩,度弱水,登鍾山,遂得帝嚳所封靈寶真文。於是奉持出世,依法修行。」《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卷上則言,鍾山高萬二千里,其上方七千里,周回三萬里,「自生千芝神草千四十種,人但腳履其上,三步乃仙矣。上有金台七寶紫闕,元氣之所舍,天帝君所治處也。日月所不能照,鍾山光耀,晝夜朗然,照明十萬里外,皆星漢所不及。」

上古時期的鍾山,是在西北地區,為羌族的聚居地。《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日鍾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山海經·海內西經》:「流沙出鍾山,西行又南行崑崙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鍾山與崑崙相鄰,皆為仙道修持之聖地。《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開明西有鳳皇、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圩琪樹、不死樹。鳳皇、鸞鳥皆戴臌。又有離朱、木禾、柏樹、甘水、聖木曼兌,一日挺木牙交。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寞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葯以距之。」《淮南子·地形訓》云:「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乃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崑崙、鍾山,位置今四川、甘肅的岷山地區。蒙文通認為崑崙就是岷山:「河水出(崑崙)東北隅以行其北。則崑崙應在黃河之西南。《大荒北經》言:若木生昆崙山西(據《水經·若水注》引),《海內經》言: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日若木,若水出焉。是崑崙在若水上源之東。若水即後之雅礱江,若水之東即雅礱江之東,在雅礱江上源之東,黃河之南之崑崙自非岷山莫屬。是崑崙為岷山之高峰。《海內西經》言: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高萬仞,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又言: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東向立崑崙上。復言開明西、北、東、南,凡四見。開明亦蜀王之稱,是開明神(獸)與開明王應有關。開明獸立崑崙上,崑崙既為蜀山,宜與蜀王有關。」鄧少琴先生亦謂岷山為崑崙之伯仲,「岷即崑崙也,古代地名人名有複音,有單音,崑崙一辭由複音變為單音,而為岷」。「黑水即今稱之金沙江,汶山即岷山,即今巴顏喀喇山,河水在其北,江水(即黑水)在其南,《海內西經》所稱崑崙之虛,河水出東北隅,黑水出西北隅,古今所述情況是一致的。」所謂「巴顏喀喇山」,在四川邊境與岷山及邛崍山等相接,成山原狀,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正是古稱的「崑崙之虛」。據《爾雅》註:「崑崙三重」,「今之巴顏喀喇山南麓,如石渠、德格等地屬丘狀高原地貌類形,可明顯分為三重。」

顯然,崑崙是古羌族部族以岷山為原型,在心目中構擬出來的一座「聖山」。《蜀王本紀》云:「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日柏濩,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蠶叢氏是古羌族的一支,他們以岷山(崑崙)為崇拜的聖山。征諸史籍。猶可以看出羌族「聖山崇拜」的種種蛛絲馬跡。在《山海經》中,亦有氐羌為山嶽之後的記載。《海內經》云:「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蠶叢氏屬於氐羌族,可見他們和姜姓諸國一樣,自古即實行聖山崇拜。不僅如此,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羌族「聖山崇拜」的孑遺,即對「白石」的崇拜。

崑崙是氐羌族人的發祥地,故蜀人有魂歸崑崙之說。《蜀王本紀》記載:「李冰以秦時為蜀守,謂汶山為天彭闕,號曰天彭門,雲亡者悉過其中,鬼神精靈數見。」蜀人亡者魂歸崑崙,獲不死之葯,又可復生,這就叫作「化民」。「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複出」。蜀王鱉靈也是這樣的化民,「靈死,其屍溯流而上,至汶山,忽復生」。這種死而復生的觀念,後來演變為道教的屍解之說。《後漢書·王和平傳》李賢注云:「屍解者,言將登仙,假託為屍以解化也。」

道教對山嶽特別鍾愛,山既是求道者修鍊之所,也是修鍊成仙之後的歸宿。聞一多先生《神仙考》指出神仙並不特別好海。反之,他們最終的歸宿是西方的崑崙。並認為神仙說的起源與古氐羌的火葬習俗有直接關係,「火葬的意義是靈魂因乘火上天而得永生」,「火葬是求靈魂不死」。《墨子·節葬下》說:「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謂之登遐。」儀渠在今甘肅,亦氐羌之屬族。這種火葬的習俗是由於宗教上的信仰,他們相信人有靈魂,死後必須經過火的凈化,方能到達天國。可見火葬儀式的舉行,在氐羌族人的觀念中非常重要。正如氐羌巫經《天路指明》所云:「命父火九層,命母火七層。」「火山人歸化」,「飛仙由火化」。在《列仙傳》中的仙人嘯父、師門、赤松子、寧封子等,都是火化成仙的。氐羌民族的這些仙道傳統,被張陵道教繼承發展,其長生不老的觀念遂成為中國道教思想的核心。

三、禹碑、禹步與符篆

根據考古資料,至今還沒有發現大禹時期的文字。但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在天下名山曾勒銘記功。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載:「夏禹命九牧貢金,鑄造九鼎,象神奸,使民知備,故作象神鼎形,勒銘於天下名山大川,曰鐘鼎書。」在中嶽嵩山玉女峰、南嶽衡山岣嶁峰等,傳說都有大禹留下來的文字。明代傅梅《嵩書》曰:「玉女峰北,上有神禹大篆七字,人莫能識。」南嶽衡山岣嶁峰上有一通碑刻,人稱禹王碑,因此峰名又稱為岣嶁碑。碑緣於大禹治水的故事,記載了大禹治水的經過。《吳越春秋》記載:「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明確說夏禹曾刻石于衡山高處。晉代羅含《湘中記》寫道:「岣嶁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南朝徐靈期《南嶽記》說:「雲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夏禹導山通瀆,刻石名山之顛。」至唐時,韓愈入山尋訪搜而不得,遂作詩曰:「岣嶁峰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孥龍螭。事嚴跡渺鬼莫窺,道士獨上偶見之。我來咨嗟涕漣而,千搜萬索何處有,森森綠樹猿猱悲。」晚唐徐彥《五宗禪林觀察錄》記載南台寺水曇法師,在岣嶁峰下發現了《禹王碑》。南宋嘉定五年(1212)何致游衡山時,聽樵夫說岣嶁峰石壁上有數十字,何致懷疑是禹王碑,於是就讓其領路尋訪,讀之復摹其文,刻於嶽麓山巨石之上。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載,衡山望日亭之東壁,刻岣嶁峰禹碑七十七字。後來,岣嶁碑又被摩刻於四川北川、浙江紹興、江蘇南京棲霞山、河南禹州、陝西西安碑林、湖北武漢等地均有翻刻,傳拓各地,自此岣嶁碑名聞於世。

然而,碑上面鐫刻的文字卻難以辨認,似王莽時的繆篆,也似道士的符篆。葉德輝《語名》說:「三代鼎彝,名山大川往往簡出,刻石之文,傳世蓋少。《祝融峰銘》實為道家秘文。」朱劍心《金石學》指出,岣嶁碑可能與衡山道士有關,內容可能是「陽明朱虛洞天文」。衛聚賢先生在《巴蜀文化附圖說明》中,經過與他收集並親自摹拓的巴蜀器物上的文字比較,把岣嶁碑文歸為巴蜀古文字,並認為可能是大禹所作。

從岣嶁碑的文字形態來看,似為道教的天書雲篆,亦即一種圖語似的符策。蒙文通先生說:「五斗米道原行於西南少數民族,符籙之事始於張道陵,符籙固非中國漢字也,故余疑其為西南民族之宗教而非漢族之宗教。」符籙起源甚早,考古中發現的上古時的各種符咒飾物與刻符,即可證明此點。早在殷商時代,巫術已非常流行。做為夏朝的開創者大禹王,本身亦是大巫師。他治理洪水,征戰有苗,主持祭祀,招魂持咒,半人半神,儼然是天神兼人帝的面貌。而這一切權勢的根據,即來自天帝高陽的親傳「天書」。《墨子·非攻下》載:「高陽乃命禹於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當然,天書常人是無法看懂的,因為它是一種怪異的文字。《拾遺記》說:「禹導川夷岳,黃龍曳於前,元龜負青泥於後,元龜河精之使者也。龜頷下有印文,皆古籙文,作九州山川之字,禹所穿鑿之處,皆以青泥封記其所,使元龜印其上。」這類元龜篆文,後世尚可見到。《法貼·神品目》說:「夏禹書石壁篆文,在平江縣昌江山。」

顯然岣嶁碑文當為道士所作,內容應為「靈寶天文」。《玄中記》載:「禹治水過會稽,夢人衣玄纁,告治水法,在此山北鈿函中,並不死方,禹得藏於包山石室。吳人得之不曉,問孔子云:王居殿,赤鳥銜集庭,此何文字?曰:此禹石函文也。」《雲笈七籤》卷三謂,禹未仙之前,乃封藏天文於北嶽及包山洞庭之室。距吳王闔閭時,有人於石室內得素書一卷,呈闔閭。闔閭即召群臣共觀之,但其文篆書不可識,乃令人齎之問孔子。孔子曰:「此是靈寶五符真文。昔夏禹得之於鍾山,然後封之於洞庭之室。」《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卷上則言,夏禹治水,拓平山川,功舉事訖,「巡狩於鐘山之阿,得黃帝、帝嚳等所受藏,上三天太上靈寶真經。後游會稽,更演解靈寶玄文,撰以為靈寶文,藏一通於名山石碩,付一通於水神,當有得道道士,得之而獻王者。」

帝嚳、大禹所傳靈寶玄文,皆為雲篆而不可識。「天書煥妙,幽暢微著,葩龍鳳之形,發八會之跡,和仙通神,上導太和元精之氣,下備葷生始然之會」。由天書雲篆,演變為符籙,成為辟邪護身的法寶。「但抱靈寶符入水赴淵,則北帝開路,蛟龍衛從,水精震怖,長生久視,永享天祚。執符人火,則陽光殄翳,南帝激電,助我驅穢熱毒,不加丹精凌邁。佩符登山,山精進走,中黃太帝與我為輔,虎狼百禽莫敢當者。棲岩入穴,則土氣不障,祆邪伏死,魍魎逃鄉。以符向金,則五兵不傷,西帝真氣與我同林,全生萬年,飲於玉漿。背金對木,則長守介福,青帝靈氣來見沐浴,色反童孩,久視永樂。登岳采芝,不化我目,八石正形,使時掇獲,回天倒地,在心愿欲也。」如九天王長安飛符,「道人佩之,以履陽九,百六,千毒不加身。昔夏禹藏之於石碽,以傳理水傅伯長桑,甲子李廓光馬平石山。大劫至,佩其前。小劫會,佩其後。」

道教符籙的形態極其豐富,稱謂眾多,但皆源自上古巫教,而且與夏禹、古羌文化關係十分緊密,這亦是道教奉大禹為祖師的原因之一。

禹步,又稱步罡、步天綱、步罡踏斗、步綱躡紀等。是春秋戰國巫覡依據大禹傳說而創造,它模擬禹偏枯的步法,包含著禹鑄鼎象物禁御百物的巫術意義。《屍子·君治》云:「古時龍門未辟,呂梁未鑿,……禹於是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胚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人日禹步。」漢代揚雄《法言·重黎》說,「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軌註:「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禹自聖人,是以鬼神猛獸、蜂口蛇虺莫之螯耳,而俗巫效禹步。」這是有關禹步的早期記載。後道教一成立,即把這種古老的巫術納入其法術之中,作為招神攝邪的重要手段,而被廣泛使用。

《洞神八帝元變經》曰:「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此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禹屆南海之濱,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此鳥禁時常作是步。末遂摸寫其行,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製作,故曰禹步。未世以來,好道者眾,求者蜂起,推演百端。漢淮南王劉安已降,乃有王子年撰集之文,沙門惠宗修纂之句,觸類長之,便成九十餘條種,舉足不同,咒頌亦異。」從葛洪記載的來看,早期的禹步有三步九跡之說,步法是排在一條直線上,並無斗折之形。但後來它與步斗匯合為一,稱之為「禹步天罡」,「踏罡步斗」。

踏罡步斗之術是建立在古人對北斗的信仰之上。所謂「罡」,原義是北鬥鬥構杓最未一顆星。《抱朴子內篇·雜應》曰:「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中國古代的天文坐標中,以北極為天極,北極星下的北斗隨時轉動,被視作居中的樞紐。《史記·天官書》曰:「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稱節度,定諸記,皆繫於斗。」《晉書·天文志》亦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樞機,陰陽之元本也。故運乎中天而臨制四方,以建四時而均五行也。」這是古人將天上的星辰和人間的社會相比附。認為人間以帝王為中心的政治制度是效法天庭以北斗為中央的星座系統。道教吸取中國古代的這種北斗崇拜,並加以充實完善,構建了以北斗大神——北極紫微大帝為主神的天庭世界,以模擬北斗七星之跡而步舞的法術便應運而生。所謂踏罡,就是在行步時按照當時天罡所在以定方位;步斗,則指步代軌跡有如斗形,有隨斗運轉之意。道教十分重視此術,他們假方寸之地,鋪設天罡之陣,作為九重之天,腳穿雲腳,躍走罡步,存想諸天,按九宮八卦、斗宿之象而行之,以為即可神達紫微中天,禁制鬼神,破地召雷。

禹步的功能主要是消災去病、驅除鬼魅、禁御毒蛇猛獸等。道士行氣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氣、驅邪。葛洪《抱朴子內篇·登涉》引《遁甲中經》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可避百邪虎狼。」《金鎖流珠引》卷一曰:「夫步綱者,是強身健神壯魄之法也。先從地紀堅勞其身,壯健其神,神氣自然鎮臟,然後通天地,感使神靈也。」並謂此法乃老君、張陵所傳,修之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鬼,四年成仙,千害萬邪莫敢幹犯。昔年大禹得之,「驅使神鬼蛟龍虎豹,開決山川,引理江河,分別九州,後登帝位,方取道解易形變而升太極」,並被尊為太極真人。

在羌族的傳說中,釋比祖先和道教天師為師兄弟,因此大禹所跳巫舞「禹步」,一直為羌族巫師釋比和道教端公跳神時傳承使用。袁珂先生在《神秘的白石崇拜》一書的序言中說:「我認為假如禹興於西羌」,「這類傳說是有某些根據而不是無稽妄談的話,那麼傳說中的禹,就是羌族中第一個酋長而兼巫師的人物。」他還以羌族巫師作法的「多效禹步」,禁咒施術為據,為禹作為古羌酋長兼作巫師的例證。羌人自來認為大禹是羌族的祖先,並奉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在四川羌族地區——岷江上游、涪水源頭、青衣江(羌江)兩岸,均立有大禹廟或禹王宮,任人朝祭,讓人瞻仰,以緬懷大禹的蓋世功德。所以,釋比在各種祭禮活動作法請神時,都要恭請大禹,而施行水祭儀式多在禹王廟、禹王宮裡進行。其主祭之神,自然是禹王。屆時,釋比在大禹神像前,踏著「禹步」,跳著「莎朗」,唱著頌揚大禹治水的偉大事迹,緬懷大禹治水的功德,並祈求大禹佑福羌寨昌盛、六畜興旺、人壽年年。

來源:中華文化論壇2012年1期

前沿資訊公眾號:世紀風雲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風雲潮 的精彩文章:

TAG:世紀風雲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