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哪一種東西是你的「見」?楞嚴經淺釋精選

哪一種東西是你的「見」?楞嚴經淺釋精選

如來十番顯見之八——顯見不分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且今與汝坐衹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這一段文,就是破阿難這種的執著。且今與汝坐衹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現在我和你──就是釋迦牟尼佛和阿難,坐在戰勝太子這個樹林子,周遍觀察這個衹陀林,和這個溝渠,還有衹桓精舍這個殿堂。往上看,到日月的宮殿裡邊;前面所對著的,就是恆河。「遍」,是周遍;「觀」,就這麼看看。「溝渠」,就是有水的沿溝,不是海,不是河,不是江,只有少少的水。

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你現在在我這個師子座前,你舉手指一指這種種的形象:有背陰的地方就是樹林子;有光明的地方,就是太陽照到的;這有阻礙的、擋著不通達的,就是牆壁;相通沒有障礙的地方,就是空。

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像這樣子,我所說的這是個大概,其中還有好多種東西沒有說出來,譬如細草、大樹、微塵、毫毛等等。「乃至」,是超略辭。「纖」,是一粒微塵,這可以說是最微細的;「毫」,是一根毫毛,這是言其最少了。前邊不是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嗎?

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殊」,是不一樣的。上述這些個形象,有大的、小的、高的、低的,形象雖然不一樣,但有它各自的形象的;這所有有形象的都可以指出來,它是有一個地方的,有一個著住的這個相。所以你說哪一種東西是你的「見」?

前邊已經講了好多這個「見」了,阿難不懂得,現在還是講這個「見」。講來講去,這「十番顯見」,有十種的分別顯示這個見是不生不滅的,無去無來的。阿難當時或者已經明白了,但是他為眾生而請法,因為眾生還有很多不明白的。這就像唱戲的,那麼一唱一和,和釋迦牟尼佛來研究這種的見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什麼叫時間?楞嚴經淺釋精選
用功持誦〈楞嚴咒〉出現的聖境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