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為傷殘人士設計,比真手還好用的 3D 列印假肢!

專為傷殘人士設計,比真手還好用的 3D 列印假肢!

世界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林肯實驗室的技術創新實驗室(TOIL)目前正在研究一個新的項目,探究非電子溫度和與觸覺反饋以及手指運動力學。項目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種新型的 3D 列印假手,據悉,這款新型 3D 列印假手是為 3D 列印假肢公益組織 e-NABLE服務的 ,為了讓廣大不幸傷殘的人們儘可能的恢復正常人的生活。

Ivan Owen 和 Jen Owen 夫婦於 2011 年創建的 e-NABLE ,近幾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為傷殘人士提供廉價的 3D 列印假肢。但這些假肢大多隻具備基本的功能,很多時候並不能滿足傷殘人士的需求。不過現在有了 TOIL 的研究,這個問題或許會得到有效改善。

TOIL 團隊目前正著手改進網路上可免費下載的 3D 列印假手模型,同時而為了更了解 e-NABLE 目前提供的型號,他們也下載、列印組裝了許多該組織的 3D 假肢數據,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材料都是 PLA 。

隨後 TOIL 團隊發現,這些假手在設計上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比如一個手指運動受阻就會影響到所有的手指,而這會大大限制抓握等動作。因此,他們計劃通過改變設計,讓每個手指可以獨立運動消除這個痛點,而解決方案就是下圖中這種結構。

它由一個中央節點和幾條分線組成,當其中一條線受阻,中央節點就會將阻力分散到每條線上,從而避免整體不能運動。事實上,已經有一種 e-NABLE 的假手安裝了這種結構,雖然目前它並未真正連接手指。

除此之外,TOIL 團隊還嘗試了其它一些改進,比如通過使用熱變色材料令假手具備感知熱量的功能 — 這可以有效幫助佩戴者避免燙傷;通過添加觸覺反饋元件令假手具備感知壓力的功能;還有就是通過使用馬達、齒輪、Arduino 板、肌肉感測器等製造功能強大的假手。用最後這種方案製造出的假手成本要 350 美元,但比起普通的假手並不算高,而且,它還可以通過為不同的感測器編程式控制制許多不同部位的肌肉。

TOIL 團隊表示他們會繼續研究,並將最新的成果分享給諸如 e-NABLE 一樣的公益組織,讓更多的傷殘人士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3D 列印讓截肢小企鵝重獲新生
據說即使是專業的小提琴演奏者也無法肉眼分辨它的真假!

TAG:3D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