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軟對Github的收購意味著開源的未來?

微軟對Github的收購意味著開源的未來?

【IT168 評論】微軟最近對Github的收購引發了開發者社區的浪潮,大家紛紛開始討論關於開源的未來。

一些人對此次收購持積極態度,據了解,近些年,Github在盈利方面確實不景氣,連續的虧損甚至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並且去年八月GitHub聯合創始人Chris Wanstrath在CEO的位置上離職,後期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直接導致Github缺乏核心領導力,所以對於Github來說,被擁有龐大資源和強硬技術能力的微軟收購可能是一個好事。但是另一些人則抱有遺憾,微軟收購了Github,理論上微軟就可以利用這一舉措來查看網站上競爭對手上傳的託管代碼。甚至會導致開發人員一連串的退出,將他們的代碼轉移到Gitlab競爭對手的網站。

當然,此次收購對微軟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微軟現在已經穩佔全球最活躍的開發者社區,社區有接近2800萬的使用者,目前的開發源代碼已將近數十億行。

之前,微軟是由一位導演 Steve Ballmer默掌舵的,他在2001年將開源生態系統Linux稱為「癌症」,完全不支持開源技術共享,但是後來在新CEO Satya Nadella的領導下,微軟對於開源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將態度轉向 「微軟熱愛Linux」。

現在,微軟實際上成為了GitHub上最活躍的貢獻者。關於此次收購,Nadella表示:「微軟是保持開發者第一的公司。我們認識到這次收購中我們承擔的社區責任,我們會更加承諾對開發者的自由、開放和創新。」

Nadella在推特上評論說,微軟 + GitHub = 賦能開發者。

雖然Github會從微軟的大量資源和專業業務知識中受益,但是以「社交編碼」為核心價值的平台,是否還會繼續提供包容性的交流互動平台,繼續鼓勵開源技術開發呢?

關於此次收購,專業開發人員兼長期用戶Sam Jarman表示:「我認為他們肯定能夠將開發人員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GitHub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滿足開發人員實際的需求。」

Jarman指出了Microsoft為開發人員提供的工具,比如:開發人員平台,NET、集成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及其JavaScript引擎等。

但微軟在開源問題上的轉變和對Github的收購,不管是對該特定平台還是開源本身的未來,都起到決定性作用。開源軟體的概念在20年前就已存在,但是一直發展的很慢。那麼,微軟對Github的收購是否可以直接決定開源未來的方向呢?

實際上,在很多的領域,開源軟體已經成為了基礎。畢竟,數據中心和物聯網設備中使用的操作系統是開源的,容器編排平台Kubernetes也是開源的,而開源又是容器平台Docker的基礎。目前,Hadoop和Kafka等開源軟體正在為大數據助力,新興技術也一直延走開源路線,TensorFlow和MXNet平台構成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基礎。這些發展產生了這樣一個預測,未來開源軟體也許將會覆蓋閉源。

這個判斷可能會為時過早,但是很多證據表明,科技公司正在採用越來越開放的協作模式進行軟體開發。Jarman舉了一個例子:Apple有一種名為Swift的編程語言,是iOS開發人員使用的,但是現在任何一個喜歡Swift或對它有興趣的人都可以提出一個功能需求 ,甚至不必編寫代碼,只是提出它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運作,然後經過社區的投票,它就可能完全實施出來。

Github也體現了這種包容性的方法,他們已經創建了在學習環境中使用的功能,並且通過啟動Atom,簡單的代碼編輯器和GitHub Desktop(一個git客戶端)就可以編寫代碼,非常適合一些技術水平低的非專家人士去嘗試。

API是各個組織可以共享信息和情報的另一種方式。但是有些人認為這種合作方式不合適,對他們參與的開發者社區缺乏承諾。

Jarman表示:「使用API,我們將進入一個大規模連接的未來。未來所有的有能力轉換數據形式的,有處理數據能力的公司都將使用API」

「以IBM智能城市為例,世界各地的大量感測器都在為數據天氣,溫度,濕度,交通狀況和攝像機輸入提供數據,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處理並傳送到儀錶板上。這一切都將由API驅動。」

越來越多的公司基於開發社區提供的核心技術進行開發。在Github公司中,「內部採購」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它涉及到建立在公司外部邊界的開源模式,類似於公司如何將區塊鏈原則構建到公司內部,且它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

Jarman表示:「對於開源,我認為它是公司內部私有知識產權,因為它是公司專有的,公司要去解決他們需要保密的問題。但是,目前更多的公司願意開始嘗試開源,是因為業界確實需要它。」

「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他們在過去幾年都開源了很多東西,因為市場對開源更感興趣。」

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源項目, 比如Hyperledger,它是一個涉及200多個組織(包括IBM和英特爾)的協作項目,通過「創建企業級,開源分散式分類帳框架和代碼庫」來推進業務區塊鏈解決方案。另一個是Openstack,一個用於雲計算的免費開源軟體平台。

未來,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平台是開源的,儘管構建在它們之上的應用程序大部分都是專有的。正如Apache軟體基金會主管Bertrand Delacretaz所指出的那樣,「開源最適合基礎設施軟體,當你進入軟體堆棧的層面時,就很難將事情達成一致。」

因此,開源軟體的廣泛採用是否意味著更多的關於商業和社會的內容呢?

Jarman表示:「我認為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確實希望合作。在過去的五年中,用代碼很難做到這一點,當時互聯網運行很慢,編程語言也不同,溝通起來很難,」

「現在,有了這些工具,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一起努力創造很酷的東西。我認為技術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去映射一些好的和壞的。現在的他們就正在合作創造偉大的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科技 的精彩文章:

詳解新硬體環境下日誌模塊的設計與演進
軟硬兼備 戴爾更新VDI Complete解決方案

TAG:IT168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