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父母最焦慮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家裡有一個厭學的孩子了。一寫作業就磨蹭,一考試就生病,上學時無精打采,放學時神采奕奕。

那麼,怎樣讓孩子喜歡上學呢?

一想到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的原因,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是幽默的、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老師和課堂,很多老師也會認為,「幽默生動」的課堂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法寶,所以他們不遺餘力地搜集素材,精心設計各種幽默段子。

然而「幽默」能真正激發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興趣、並持續性地影響學生後續學習動力、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效果嗎?

認知科學研究表明,「幽默」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重要。美國傑出的認知科學家、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威林厄姆探索了這個問題。他長期研究大腦在學習時的活動,基於大量的研究數據,他從認知科學的角度闡釋了,上課內容貼合學生興趣、上課形式的幽默有趣,並不是讓學生保持興趣的決定性因素。

他總結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並把這些原理寫成了書,書名叫《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書中探究了九個認知科學原理,提出了關於教育孩子和課堂教學的思考和建議。對於我來說,不管是教育孩子,還是自身學習,都收穫了很多的啟發。

01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上學?

人類天生好奇,但大腦天生不喜歡思考。人類更傾向使用記憶而不是思考來指揮行動。人們喜歡重複過去的行為來做事,並在重複中建立自動化的行為模式,比如我熟悉掌握系鞋帶、騎自行車等技能後,再次做這些事都無須思考。

那為什麼我們要進行依靠智力的活動呢?因為大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多巴胺,多巴胺又提供給我們愉悅感。但問題太難或太簡單,都不會激發這種愉悅感。

所以,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是否持續地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為學生制訂一些小目標,這些目標是目前他做不到、但通過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

對於老師而言,第一,孩子的好奇心只有在遇到自信能夠解決問題時才會被激發,所以「問題」是引發興趣的關鍵。設置學生想要參與並使他們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第二,接受並應對學生的差異。每個學生的預習程度不同,家庭支持程度也不同,這會導致他們能力上的差異。確保「暫時落後」的學生迎頭趕上,需要根據其當前能力為其設置他們可以完成的作業。

02

如何教授學生所需的技巧?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但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是錯的。

我們希望學生去思考,而不只是死記硬背。很多時候,我們過於強調了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和想像力,但忽略了事實性知識的重要性。

事實性知識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加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有了知識才可以想像,才能夠解決問題、決策、激發創造力,才能進行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等的認知過程。

比如,觀察一個不透明的正方體,人最多可以同時看見幾個面?

對於這個問題,正方體、正方體的面和人的瞳距都是事實性知識,如果缺乏相關事實性知識,是很難進行正確思考的。

試著閱讀理解下面這段話:

米切爾給了游擊手哈德森打了個地滾球,哈德森將球扔給了二壘手彼得。彼得上壘,迫使從一壘跑來的米切爾出局,他接著扔給一壘球手愛德華。米切爾沒能上壘。

這段話有很多的棒球動作,對於沒有棒球知識的人來說很難理解。但對於懂棒球的人來說,這只是一個熟悉的「雙殺」模式。所以事實性知識了解得多少決定了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閱讀能力在此時變得不如事實性知識那麼重要了。

對於知識來說,懂得多的人學到得更多。一個孩子如果一開始就掉隊,沒有干預的話他會掉得更遠。小學三四年級開始,孩子之間因為事實性知識導致的學習效果,開始變得明顯。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儘早開始幫助孩子積累事實性知識。閱讀很重要,書籍使孩子接觸到比其他任何活動更多的事實和辭彙,帶孩子去博物館、科技館也是很好的選擇。

03

怎樣幫助學生記憶?

記憶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有一個因素影響最大:學生能記住他們所思考的。所以,如何讓學生記住事情?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思考這件事的意義。學生的思考與記憶有直接的關係。

對學生說「我等會要測試你對這串辭彙的記憶」對記憶一點兒用也沒有,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記住那些辭彙。但是如果你給他們一個簡單的任務,期間他們必須思考這些辭彙意義,例如就他們喜歡每個詞的程度打分,他們就能記住那些單詞。

這個原則對於教師的建議是,讓課堂內容符合學生的興趣沒有用,關鍵在於是否課堂內容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建議借用故事的結構,因為故事有意思,通俗易懂。

04

為什麼讓學生理解抽象概念這麼難?

老師在教學中經常發現,學生無法對知識進行遷移。比如學生學會計算一塊桌布的面積,不意味著他們能夠計算足球場的面積。

學生的想法是,我會算桌布面積的題目,但這道題是足球場,這完全是兩碼事啊。為什麼面積計算,也就是抽象概念,會這麼難以理解,理解了以後又很難應用到其他情景中呢?

因為大腦不喜歡抽象的事物,大腦更傾向於選擇具體的事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習數學物理的原理和公式時,會找到實例來幫助我們理解。

事實性知識、實例、經驗都可以幫助學生對抽象知識進行遷移。經驗幫助學生看到深層結構,那就提供更多實例讓他們增長經驗。

另外,深層知識來之不易,是反覆訓練的結果。如果學生對於一個複雜的話題在短時間內還沒有深層的理解,千萬不要泄氣。表面知識也是事實性知識,比一無所知要好得多,再說表面知識是通向更深層次知識的台階。學生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獲得真正的深層理解,教師和家長能做的就是帶領他們走下去,並掌握好前進的節奏。

05

「題海戰術」有用嗎?

對於是否應該採取「題海戰術」來複習和訓練,始終存在著不少爭論,爭論點在於,「題海戰術」是否會扼殺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和興趣。

如果帶球的同時,還要思考踢球的角度和速度,你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足球選手。像這樣的低層次過程必須不假思索,才能給更高層次的過程提供足夠的空間。

心算19*6不難,但心算184930*34004幾乎不可能。雖然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但是大腦中並沒有空間存放後者的中間步驟。大腦有解決這一問題的幾個小竅門,練習是最有效的竅門之一,因為它減少了大腦活動需要的空間。

工作記憶,也就是大腦在思考時需要臨時存放信息的地方,它的有限空間是人類認知的基本瓶頸。而練習會促進行為和思考自動化,只有基礎的步驟自動化了,學生才能將思考能力提高到下一個層次。

練習會使記憶更長久。實驗數據表明,成績優異的學生和成績偏低的學生,他們的遺忘曲線驚人的一直,學習成績好並不能防止遺忘,但持續地練習可以。

如果練習太枯燥,更好的做法是分散學習。分散學習比集中練習的效果更好,而且可以減少每次練習的時間,也更容易產生變化,讓學習過程不那麼粗燥。連續六天每天練習半小時,比集中一天練習三個小時,效果要好很多。

我曾經在四歲的小螃蟹身上發現了分散練習的規律。我和他一起朗讀古詩,每天讀三首,但每首隻讀一遍,跟讀音頻,聽一遍讀一遍,一個星期之後,小螃蟹就能熟練的背誦了。這個過程很輕鬆,小螃蟹也不會覺得枯燥,反倒是他想多讀一遍的時候,被我拒絕了,他還會因此產生渴望和興趣。

練習促進知識的遷移。練習是遷移的另一個顯著因素,重複做很多某一類型的題目使你容易辨識一個新問題的內在結構,即使你以前沒有見過這一題目。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有疑問。重複練習枯燥無聊,認知上的好處真的值得我們放棄學習的動力嗎?

第一,並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無限度地練習,要選擇自動化後效益能達到最大值的技能來練習。第二,練習的方法可以多變,既分散練習的時間,又分散練習的環境,設計有創意的方法,能夠讓練習充滿變化,最大程度上遠離枯燥和無聊。

06

學生為什麼不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我們都希望學生對於一件事情,可以深入的思考,而不只是說出淺表的看法。比如對於美國內戰,學生是否可以分析文史資料、建立對歷史的解釋,而不是只照本宣科地背誦教科書上的起因。

愛默生所說,「每一個藝術家都是從學徒做起的」。學習早期的認知能力和晚期的截然不同。沒有人能夠不經過學習的過程,就像科學家那樣思考。科學家也曾經是個初學者,他們經年累月地進行思考和學習,多年的練習導致他們的思考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

《豪斯醫生》就體現了專家的思考,豪斯醫生可以解決其他一生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其實任何一個醫生都擁有相同的、或非常接近的醫學背景知識,但光有知識成不了專家。豪斯手下的醫生在他做出診斷,或者某個癥狀引起他特別注意的時候通常都聽得懂。但豪斯能夠從記憶中快而準確地獲取正確的信息。這些信息年輕的醫生也擁有,只是他們想不到而已。

和初學者相比,專家的知識遷移的能力更強,他們的思考方式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讓學生像他們一樣思考是不現實的。對於學生拉說,一個更實際的目標是理解知識,而不是一味要求他們模仿專家去思考和創新。

07

如何因材施教?孩子存在認知風格差異嗎?

家長和老師往往希望能夠利用學生認知上的差異來因材施教。你可能聽說過視覺、聽覺和運動知覺類型學習者的「認知風格」的概念,它說的是每個人接收新的信息時有偏好的方式。還有「多元智能」的理論,它是主張挖掘學生的、諸如空間智能、音樂智能等等幾類智能的理論,不同的孩子通過和他們智能相匹配的方法理解知識。

然而認知科學證明這些理論是不可信的,讓這些理論出名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因為「認知偏差」,一旦我們相信一件事,就會不自覺地認定我們不清楚的事情和我們所相信的是一致的。

如果「認知風格」和「多元智能」對於區別孩子沒有幫助,那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數學很輕鬆,有些卻很痛苦?為什麼有些孩子酷愛歷史,有些孩子喜愛語文?

認知科學依然認為這是因為背景知識的差異。背景知識是決定哪些事情有趣的重要因素,背景知識也對學校獲得的大部分成績都有決定性作用。認知過程不能獨立存在,它們需要背景知識的幫助。

08

怎樣幫助「慢熱型」學生?

孩子智能上的差異是什麼決定的呢?如果我們了解了人為什麼聰明,就能更好地幫助智能不高的孩子。

有些人認為智能是天生的,無法被改變,有些人則認為練習和勤奮可以改變智能。認知科學家認為,重點是基因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基因讓一個孩子更快速地理解事物,或者讓他的記憶力好一點,又或者是讓他的更好奇。他的父母注意到了這一點,鼓勵他發展興趣愛好,並跟他談論比以往更複雜的問題。但與此同時,這個孩子在認知方面比別人快,但運動細胞欠缺,這就是他避免了培養運動技能的活動,而是呆在屋裡看書。基因上小小的差異讓人們在環境中尋找不同的體驗,也正是這些長期幾類的體驗間的差異導致了認知結果。

既然智能是可以通過環境來改變的,那我們如何提高學生智能呢?

首先,對待智能的態度很重要。

那些相信智能不可改變的學生,當懷疑自己不夠聰明的時候,在選擇問題時,往往選擇容易的那一個以保證自己能做對。當遇到有難度的問題時,她也更容易放棄。她擔心自己會被貼上「標籤」,所以選擇簡單的問題做。

但那些相信智能可以改變的學生,他們面對失敗不灰心,遇到難題也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會嘗試尋找新的方法,並享受從中學習的樂趣。他們認為失敗並沒有那麼可怕,因為他們不相信一次失敗就會對他們的智能下終結性的判斷,而只是意味著自己不夠用功,或是對這個內容還不夠熟悉。

大量實驗證明,家長在表揚孩子的不同方式,會讓孩子形成不同的認知。經常被表揚「你很聰明」的孩子,他們因為「能力」受到表揚,會更傾向認為智能無法改變的。經常被表揚「你很用功」的孩子,他們因為「努力」收到表揚,會更傾向認為智能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家長應該稱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是能力,告訴孩子們,著名的科學家、天才要多麼努力的工作才能那麼取得成就。

其次,幫助那些暫時落後的學生,我們要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進步,讓他們相信他們為此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但如果想提升自己,需要孩子接受略高過自己能力的任務,這也同時意味著,孩子可能第一次就會失敗。因此,家長面對「失敗」的態度,也對孩子是否願意再次探索未知和接受挑戰有著很大的影響。用積極的、學習型的態度去面對失敗,告訴孩子,只有永遠無所作為的人才會不犯錯誤。幫助孩子積極地面對錯誤,並用於接受挑戰。

最後,在選擇態度之外,還要給孩子設立可以達到的實際的階段性目標,並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們有信心。

09

對於教師的建議

教學,和其他任何複雜的認知技能一樣,必須通過練習得以提高。提高不僅僅需要經驗,還需要有意識的投入和信息反饋。

教育使人更聰明,聰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

大腦天生不喜歡思考,學習也並不是一件完全輕鬆快樂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從學習中不能獲得愉悅感。我們的自信心,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我們完成的每個目標和做好的每件事情中發展起來的。孩子也是這樣。

終身學習,做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父母和老師,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而教育就是將智慧薪火相傳的過程,尊重孩子的認知規律,謹慎積極的保持努力和踐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小魚的認真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魚小魚的認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