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快樂學習隨寫

關於快樂學習隨寫

20180718周三深圳雨

堅持累積的力量無窮大,可以水滴石穿!

1.誦讀論語100遍打卡第79天,

第六章讀74遍。

1-5章111遍以上

2.誦讀中庸100遍打卡第79天,

10-12章讀32遍。

1-9章誦讀累計114遍。

3.誦讀大學全文113遍。

4. 上完今天瑜伽課,麥子媽媽運動打卡瑜伽要暫停一段時間,麥子媽媽19 號要去井岡山旅行了。

希望大家沒事多運動和多喝水,健康才是王道。出發前麥子媽媽體型不用擔心長胖,我體重已經保持了十年不變。這是我值得一提的事!不過麥子媽媽其他打卡還是繼續,我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5.順便說下,插花花藝親子接龍的活動,定在7月28號下午14:00

地點世界之窗,歡迎深圳的媽媽帶寶貝參加,費用100元花材成本。

麥子媽媽請花店老闆來教大家插花,啥也不用帶我們都會準備,

限20對親子參加。

6.麥子愛花、養生兩不誤哦,容許我分享下養生的一些小方法。話說,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麥子媽媽除了運動,食補也是很重要。

麥子媽媽堅持每天喝玫瑰花茶配黑枸杞將近一年多了,因為美容養顏,愛美之心人人都有。我喝的這個玫瑰市面上賣的不同,泡時,我拿了我孩子玩的手指陀螺當比例,每天就泡1―2朵可以泡350ML茶壺8包

我自己覺得是懂生活的。我買的花不貴,但花蕾飽滿、色澤艷麗;我喝的花茶也不貴但性價比高;我給孩子選擇學的英語課程不貴,但效果也很好。

花茶,我堅持喝一年多,親們閉著眼睛放心去買。因為那是我認可的好東西。我買東西原則價格不能貴,但質量和效果一定不錯。

我不是微商不賣東西,我可以給你發鏈接推薦,好東西大家一塊分享。懂得照顧好自己才可以照顧好身邊人。

7.今天錄製了喜馬拉雅,《看病那點事》和《關於快樂教育》

先說下《快樂教育》那些事吧!早上七點鬧鐘一響,我寶貝就要起床去上課,但他們還是不想起。不情願和我說:媽媽現在放假了,別的小朋友都不用上學的,也不需要打大思英語,寫描紅和公文數學,為什麼我要呢

告訴我的女兒說:少不學老何為?上個星期我們去山姆買一個玩具是298元,媽媽爽快答應給你買了。

三年前我們去馬爾地夫旅行,六星級酒店住一晚是一萬元,二年年前我們去了美國旅行一呆就是一個月。一年前我去了台灣同樣玩了很久,你現在六歲去過了十幾個國家。

而有些孩子去玩的機會都沒有,一年才只能見幾次爸爸媽媽,他們叫留守兒童。為什麼會留守,因為爸爸媽媽為了生活而謀生。

你希望長大了,以後也和他們一樣,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嗎?你找到工作不是你喜歡的,而是被迫謀生。取決於你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我問:你覺得爸爸媽媽優秀嗎?女兒點點頭,爸爸,這麼優秀,還要努力的工作,爸爸每天工作到凌晨三點,媽媽也是一樣的,媽媽最早要12點後休息,你要明白這個社會就是會慢慢在淘汰不努力的人。

今天不努力,明天就意味著你要被迫去求生,而不是選擇你要的生活。你現在所有擁有的都是爸爸媽媽,創造的和你沒有半毛錢關係,也別指望爸爸媽媽會留任何錢給你,這是不可能的事。

少不學老何為?現在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不積累知識,長大了,你就要淪為被迫去謀生,而不是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明白嗎?

寶貝媽媽非常愛你,媽媽知道學堂讀書辛苦也很累,但那一個人不是這樣辛苦和累裡面學習長大的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你明白嗎?

看女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就起床,我就把他們送去了學堂。

下午3點就放學,數學課偏簡單,暑期沒有作業,體育活動盛行,這是我們很多人眼中的英美國家的教育。

最近幾年,「寬鬆教育」、」「快樂教育」理念迅速的佔領了家長的頭腦,家長們唯恐嚴厲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於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孩子打又打又不能大;罵又罵不能罵;管又管不得,說又說不得。家長的威嚴掃地,跟在孩子的後邊小心陪著,恐怕孩子受到一點委屈。

家長說,我崇尚快樂教育,什麼課外班都不給他報,不想讓孩子那麼累,就想讓他快樂一點。

有的家長說,我按照快樂教育的理念教的,不給孩子立那麼多規矩,因為我就想讓他快樂。

有的家長說,孩子只要快樂就好,隨便學學就行,我們又不要求他將來一定如何如何……

想起一部曾經在中國網路世界走紅,由BBC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老師在英國》。

中國老師教的英國學生實驗班在數學、自然科學的最終考試成績比起英國老師教的那組學生整體成績高出10%,而有關於中外教育比較的話題也再次引起公眾關注。這看起來合情合理,又好像有點出其不意。

合情合理在,畢竟在很多次的大型國際比賽中,中國學生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其不意在,我們身在國內,抱怨了很多次國內教育的種種不好,越來越多人把孩子送去國外或者是國際學校,但這個紀錄片的結果好像給西式教育一擊悶錘。

01

在國內,我們通常羨慕西式教育中的包容、輕鬆、自由自主、尊重成長的特點。覺得中國教育過於壓抑孩子天性,抹殺孩子創造,只是在生產考試機器。

大多數剛到歐美髮達國家的國人,通常會感慨其教育的寬鬆——隔三差五的假期、三點鐘就下課的學校、近乎於遊戲的課堂教學以及老師們體貼耐心的鼓勵,似乎只要孩子表現得不那麼弱智,就可以輕鬆得到老師的肯定。

作為一個家長,你會情不自禁地覺得,在歐美讀書太輕鬆了、太容易了、太簡單了。大多數在歐美短期待過幾年的家長,都會把這種印象帶回國內,作為他們與朋友們閑聊時的重要談資。

但真正在美國長期呆過,並真正了解過美國教育的人就會發現。在西方社會,孩子們的確可以有一個開心、幸福的中小學,但「更少的學習、更多的遊戲、更寬鬆的管理」,實際上意味著如果想要躋身社會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課外輔導與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會資源。

比如,當地小學下午3點放學,但是只有黑人鄰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大多數白人和華人的孩子,都背著書包、拿著樂器,去了各種輔導班。

在美國,一個不去輔導班補課、不花大價錢去學習才藝,參加社會活動去豐富自己履歷的孩子,幾乎沒有可能進入名牌大學。

這裡沒有人種歧視的意思,而是在不同的環境下,其實西方教育選擇了更加隱形的方式讓社會分層看起來沒有那麼尖銳。

02

但是,要想進入私立學校,孩子從六歲就要開始準備,然後經過殘酷的篩選(包括對家庭條件的考察),才有可能進入頂級的私立中學。 而像BBC紀錄片中的這種公立學校中,學習壓力小,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後,他們的收入和所處的階層將與名校生迅速拉開。

說到底,無論英國還是美國,他們的精英教育,不是什麼快樂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國一樣,奉行嚴格、刻苦的苦讀教育。

所以,中國的教育和西式教育的不同,是從國情人口等多方面客觀因素來決定的。他們絕不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吃苦受累。

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它的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西方教育實際上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

一個朋友在美國生活了八年,她的孩子在美國私立學校上小學四年級,每天寫作業要寫到晚上十點鐘。也許跟中國孩子的作業內容不同,作業的設計更加精巧,但是壓力和辛苦的程度是差不多的。

並不是所有在美國和英國的孩子都是在接受快樂教育。對於真正的社會棟樑來說,如果想通過教育來把他培養成最優秀的人,那麼他所經歷的教育本身肯定不是一個可以玩玩樂樂就能夠自然而然達到的。

我們都知道,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見得有很好的自制力,而孩子的自制力更是薄弱,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玩。從記錄片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強制學習,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有相當大的提高。

很多看了視頻的人,一些了解國內外教育的人都會對此進行反思:快樂固然重要,但學習的重要性與快樂比哪個更重要呢?

03

學習,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這毋庸置疑。面對激烈的競爭,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只能更努力、更辛苦地學習,不然怎麼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就拿知名鋼琴家郎朗來說:他父親郎國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中,講述了郎朗成功背後的故事。

郎朗在回憶自己的成長之路時說:「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然而也有很多人認為:郎朗是被逼出來的「匠人」,其父親的教育方法畢竟只對少數人有效。

再拿人氣天王周杰倫來說,一次做客《魯豫有約》曾坦言,自己學琴是被逼的。同時很感謝我媽當時逼我練琴!

一開始他學的是畫畫,但玩性大,水平久未長進,很快便放棄了,後來他改學鋼琴。為了防止兒子重蹈覆轍,每當他練琴時,媽媽就拿著棍子站在後面,為此,一站就是五六年……

周杰倫說,要是沒有媽媽當年逼,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孩子是「喜新厭舊」的典型。一個玩具,到了孩子手上,喜歡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天。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慾也大,一旦熟悉了一件東西,熱度很快會消失。

但學習一項技能,除了興趣,更重要的是堅持,孩子在學藝過程中,想犯懶、一些力不從心的困難時,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引導孩子堅持,不輕易放棄某件事物,有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飛躍,這樣多年後堅持下去,才能實現自己夢想。

我看過蔡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簡訊

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蔡康永的這段話在年輕人聽來,會有一種自己曾經可以做卻沒有盡全力去做的後悔感。在做父母的聽來,卻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為此,我覺得在孩子想放棄游泳的時候,應該對他說一聲:孩子,你再堅持一下;在孩子覺得英文困難之時,應該幫助他愛上英文,給他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父母不能只看現在,更要有遠見放任孩子容易,逼孩子卻很難。

這個過程可能是「殘忍」的,父母要對孩子的各項特長有所了解,有引導孩子學習的能力,有幫助孩子創造學習條件的實力,更要有對孩子的信心,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我們不一定要學習郎國任對郎朗的教育方式,但父母一定要有遠見,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幫孩子做決定,引導孩子堅持,這是父母的責任!如果孩子不想學就不學了,那還要父母幹嘛?

最後,用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烈一段話結尾: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

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媽媽要求你好好學習,也是為了你將來可以選擇你喜歡的

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媽媽成長記 的精彩文章:

TAG:麥子媽媽成長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