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回憶殺!國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基石—殲-5

回憶殺!國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基石—殲-5

原標題:回憶殺!國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基石—殲-5


之前看到有網友在後台留言


說希望小編能多寫寫中國的飛機

小編今天來還願啦


今天小編不但要寫中國的飛機


還要來一波回憶殺!


1956年7月19日,我國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殲-5的原型機由試飛員吳克明駕駛成功首飛,該機全部採用中國自製零件製造組裝,使中國一舉跨進了噴氣時代,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德、英、美、蘇、法、瑞典之後,第七個擁有噴氣技術的國家。



(動圖-殲-5)


殲-5戰鬥機是根據蘇聯研製的米格-17F型戰鬥機仿製而成。蘇聯在1953年授權批准我國的瀋陽飛機製造廠生產該型號戰鬥機,此後不久我國就開始了仿製工作。


編號為「中0101」的第一架國產殲-5戰鬥機


其實最初在處理蘇聯技術資料時,大家都缺乏經驗,但一切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因為所有人員嚴格遵守工藝紀律,即使調離了本廠的人也要追查到底,直至故障排除。但有時也會鬧出一些笑話。有一次加工某個飛機零件,蘇聯原文工藝規程規定「要用伏爾加河水清洗零件」,技術員對這個規程不敢輕易改動。副總工藝師羅時大看了翻譯資料後,腦子裡有一根弦兒——清洗零件為什麼非要用伏爾加河的水?肯定是伏爾加河的水裡有什麼特殊的功效或溶劑。可是,我們在瀋陽到哪裡去搞伏爾加河的水呀?後來,請教蘇聯專家,專家說中國的自來水就可以用來清洗零件的。吃一塹,長一智,從此之後大家就聰明多了,不再盲目生搬硬套。



伴隨著每一個難題的攻克


到1956年7月13日

殲-5終於總裝完畢


於7月19日實現首飛



殲-5性能介紹

殲-5採用機頭進氣,後掠式中單翼布局,機動性好、火力兇猛、生存力強。機身為金屬結構,體積小,重量輕。殲-5在機體外型上非常類似在朝鮮戰場上取得輝煌戰績的米格-15戰鬥機,但仍有很多不同。相較於米格-15,殲-5(或者說米格-17)雖然也採用了後掠翼,但後掠角由35度增大到45度,進一步提升超音速性能;機翼上增加了一片翼刀達到每側三片以提升低速性能;使用改進版的VK-1F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其推力更大、響應更快,殲-5使用的是VK-1F的國產仿製型號渦噴-5。至於武器系統則是米格系列戰機早期的「傳家寶」,即一門37毫米機炮加兩門23毫米機炮,火力兇猛且威力強大,37毫米炮彈可以在飛機上撕開一個近1米的口子,23毫米炮彈則可以在機體上撕開一個近半米的口子。而同時期,美製噴氣式戰鬥機多裝備12.7毫米航空機槍或20毫米機炮。不過,殲-5的武器系統也有缺陷,那就是備彈相對較少。



(殲-5)


殲-5戰鬥機的試飛成功,為我國航空工業史創造了一個新紀元,結束了我國空軍飛機來源完全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它不僅成為一個時期內我國國土防空的中堅力量,而且讓新中國迅速接觸並掌握了噴氣機時代的入門技術,讓中國一步到位步入了噴氣機時代,雖然米格-17仍有很多不足,但通過仿製米格-17,我國不僅得到了飛機的設計製造數據,更得到了噴氣式發動機的設計製造技術,這一內一外的技術對新成立的新中國是非常重要的,我國的航空工業也一步跨入了噴氣時代,為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殲教-5教練機


殲-5服役後,很快承擔了我國國土防空任務,在空、海軍對抗國民黨及美軍時殲-5多次取得一弱智強的戰績,戰功赫赫。殲-5系列中產量最大的為教練型殲教-5,在全面掌握殲-5製造技術後,沈飛開始承擔更先進的殲-6戰機的研製任務,落後一些的殲-5便不再大量生產,轉而改進設計,研製出殲教-5教練機,為我軍培養了一大批可以駕駛先進戰機的優秀飛行員。


現如今,殲-5


雖然已經和陪它的飛行員們一起退役了


雖然藍天再難見到他們的身影


但它曾經的輝煌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行二次元 的精彩文章:

80年前,美國、法國所屬的協約國開始了第一次大戰
沒有「金主爸爸」,三菱重工能贏得區域戰爭嗎?

TAG:飛行二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