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發現一幅唐朝古圖,美學者:只有對中國人頂禮膜拜
提到中華第一奇書,你會想到什麼呢?《周易》《鬼谷子》或者是《推背圖》?其實與這些典籍相比,成書於大禹時代的《山海經》才堪稱是奇書第一。
據《論衡》記載:「禹益(伯益)並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見聞作《山海經》。」即在漢代,人們認為這本書成書於大禹時期。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無法讀懂這本書究竟在說什麼,它上面記載的內容包羅萬象,不僅超出了當時人們的認知,即使是今人看了,也不知所以然。有人說這本書完全就是一部荒誕不經的神話書,是戰國時期人們腦洞大開的想像;也有人說這本書其實是上古時代的地理著作。
就連見多識廣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看完《山海經》後也是大呼「語言古怪,情節離奇」,其中記載的國家、山川、河流、動物都聞所未聞,所以他在撰寫《史記》時沒敢採用其中的內容。
唐代的魏徵在編撰《隋書》時把《山海經》算作史書,明朝學者胡應麟則把它當做是「古之語怪之祖」,清朝修《四庫全書》時,乾脆把這本書列入了小說門類,紀曉嵐就說它是「小說之最古者」。到了現代,很多拍神話劇的編劇甚至把《山海經》當成了靈感來源。
之所以存在這麼多的爭議,是因為《山海經》里的山川、物產、風土人情腦洞太大,無法印證,而且最關鍵的是,《山海經》缺失嚴重。
據記載,《山海經》原書有32篇(也有說22篇),並有完整配圖,後來因為戰亂散失,到了西漢人們重新收集整理時,找到18篇,記錄了40多個國家,550座山,300條河流,宋朝滅亡時因為戰亂,配圖又大量丟失。
因為其中的《海經》部分標明的是古代中國與海外各國的位置關係,沒有了配圖,人們的研究就大受局限,以至於搞不清楚扶桑國究竟是今天的日本還是墨西哥,冠胸國、長臂國、不死國又究竟在何方,到底是古人想像出來的,還是真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上古歷史。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朝鮮意外發現了一幅唐朝古圖,這幅名叫《普天之下地圖》的圖畫,經專家研究後,發現居然是唐版印刷的《山海經》中缺失的重要部分,屬於稀世珍寶。
因為這幅古圖完整繪有亞洲、歐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所繪位置與今天的世界地圖基本吻合,扶桑國也被明確標註在墨西哥位置。中國周邊則分別有大宛、大月氏等西漢前存在的古國。
更驚人的是,這幅源自《山海經》中的古圖居然是圓形的,也就意味著早在西漢之前,人們就知道地球是圓的,而且還畫出了世界地圖。
美國學者默茨博士按照《東山經》的記載內容,在美洲實地考察,居然全部得到印證,就連書中記載的一種兔身鳥嘴,眼睛像貓頭鷹而尾巴像蛇的動物—犰狳,也被發現。
默茨博士在感嘆中國人偉大的同時,不禁說道:「對於 4000年前,就為白雪皚皚的峻峭山峰繪製地圖的剛毅無畏的中國人,我們只有頂禮膜拜」。


※諸葛亮去世前為何要冤殺蜀漢二號人物劉琰?
※古代貴族官吏大熱天的也是穿厚厚的衣服嗎?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