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秦帝國橫掃六國的「耕戰」秘訣為什麼失傳了兩千年?

大秦帝國橫掃六國的「耕戰」秘訣為什麼失傳了兩千年?

「耕戰」的真實含義,只有對秦帝國的基層管理進行深入的挖掘才能理解,絕非什麼「廢井田、開阡陌」,施行軍功授爵制就打響了「精神原子彈」,這種解釋無非是近代「土改」故事的一種移情罷了。

現實是,深入到「里」的管理(具體請點擊上文),根基並不是有多少「里吏」,或是任用了地方的「強宗豪右」,而是細化到每一戶、每一人的「辨券」,為一個里中的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標定了身份和位置,進而通過定期編訂的戶籍,將帝國的每一個可用之人,變成「大冊」中的一個名字,一個數字。

所謂「編戶齊民」,即此之謂也。

換言之,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文書系統,「人」也好、「吏」也好,只是文書系統中可替換的一個零件。

在秦漢法律的規定中,里典的任用,也需鄉部上報,縣廷批准,有推舉人,有經辦人、有批准人,主責任人、次責任人在文書中一目了然,依據法律追責,可以隨時按圖索驥。

而「里」一級,正是秦朝制度將所有個體的「民」編入文書系統的至關重要一環,嚴格甚至繁複的「連坐」制度,則是保障這個系統中人通過互相牽制、互相監視形成社會關係,並最大意義上摒棄私慾的重要保障。

大秦帝國橫掃六國的「耕戰」秘訣為什麼失傳了兩千年?

所以,才有了荀子入秦後看到的:


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用現在的話總結荀子入秦的觀感,可以歸納為幾條:


1,百姓質樸,畏懼公權力;

2,官吏無私,行動有條理;

3,行政高效,減少隨意性。

作為大儒,荀子認為秦國「治之至也」,即行政的結果達到了治理的極致,其根本原因並不是他的思想與法家沒有衝突,而是說,儒家和法家在治政的效果上的評估是趨同的,只是方式和倫理邏輯有本質不同。

儒家講教化趨治,法家以繩墨趨治,目的都是對人的慾望和行為進行規範,再以各自認可的「禮」或「法」導引之。

所以,漢朝人常稱「百家之術」,這個「術」就是方法論,對應方法論,諸子百家對當時基礎的世界觀,進行各自的微調,而非由不同的世界觀,最終演繹出不同的方法論,在這個意義上講,諸子百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大多數是實用主義的,反倒是莊子、楊朱、惠施等熱衷於「名實之辨」的務虛者,略有不同。

當然,這又扯遠了。

大秦帝國橫掃六國的「耕戰」秘訣為什麼失傳了兩千年?

秦漢的「里」治,恰恰是秦漢政治、經濟體系的基石,其特點在於「定」。

而「定」的基礎上,就是系統意義上的「動」,而「動」的方式、邏輯,也就是「法」。

這個「法」並不體現在秦始皇的朝堂上,也不體現在郡守的大印上,而體現在「里」以上、「縣」以下的經營管理上。

事實上,秦漢之際,最複雜,變化也最大的部分也正是在這個層級,這個變化過程,我們完全可以稱之為「秦漢變革」。

在存世的史書,《漢書·公卿百官表》中這樣記載漢代的縣以下行政:


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為少吏。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漢書》的記載曾經是我們認識秦漢地方行政體制最權威的材料,但是經過前輩學人的考證,上述的制度,應該是對漢武帝末期情況的描述,雖然寫明了「皆秦制也」,卻不代表秦朝的全貌。

結合新發現的簡牘資料,我們才知道,亭並非「鄉」、「里」之間的一級行政單位,而屬於專門系統,其所肩負的治安職責和郵傳的任務,也不是向鄉一級負責,而是作為縣一級的派出機構存在,稱為「亭部」。

除此之外,還有與「鄉」並列的兩套職能系統,「田部」和「司空部」,據《二年律令·秩律》:

大秦帝國橫掃六國的「耕戰」秘訣為什麼失傳了兩千年?


司空、田、鄉部二百石;

田、鄉部二百石;

鄉部百六十石;

田、鄉部二百石;

都市亭廚有秩者及毋乘車之鄉部,秩各百廿石。

上文已經說明,《二年律令》為西漢初年的律令體系,不僅多出了與鄉部秩次並列的田部、司空部,還告訴我們,哪怕是鄉部,其秩次,也有二百石、百六十石、百廿石三級,那麼,按照《漢書·公卿百官表》的說法,四百石到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為少吏,鄉部的首長鄉有秩、鄉嗇夫又算啥呢?

不過我們可以確認的是,秦朝和漢初的縣以下行政組織並不是「線性」結構,而是「網狀」結構,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漢武帝後期,縣以下的行政系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既有職能序列的消失,也有官職秩次的升降,100多年間, 早已不是《漢書》中說的「皆秦制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