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貿易戰影響為何不必過度擔心

對貿易戰影響為何不必過度擔心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修部巡視員、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陳炳才16日在由中國新聞社和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辦的國是論壇:「十問中國經濟——2018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一個國家的技術要有真正的原始創新,不產生知識產權爭執,一定是基於民族歷史的。

在陳炳才看來,把工藝變成數量化,定量化,配方化,科學化的東西,中國的創新就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可以完全適應未來創新對於當下的需要。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修部巡視員、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陳炳才 夏賓 攝

三點建議

對於此次貿易戰,陳炳才認為不用過於擔心,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第一,出口貿易形勢沒必要太悲觀,1-6月出口增長12.8%,高於去年同期的11.3%。1-6月進口增長19.9%,高於去年同期的19.5%。預計全年出口增長將高於經濟增長30-50%,意味著今年仍然會有較大順差。從對美國的出口來說,1到6月增長13.6%,高於去年同期的12.6%。而且貿易順差從去年的1175億美元擴大到今年的1338億美元,沒有出現急劇下降的情況。在內外經濟下行的時候,中國的進口增速下降快於出口,依然有順差。只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較好,如美國增長2%以上,歐洲在1.5%以上,中國的出口都會有較高的增長,所以對於出口的增長,尤其對於歐美出口增長不必要太過於擔心,市場有自身的邏輯。

另外,從中國經濟本身的彈性來說,中國正處在高質量增長階段,要解決環境問題,社會治理問題,所以季度經濟增長,在5%到7%之間波動,進出口增長有波動,也很正常,總體來說沒有必要過多地恐慌和擔心貿易戰。對於貿易戰,沒必要過度解讀它,現在某種意義上也還沒有真正開打,25%的關稅只是針對一部分產品。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的8.27元升到2010年的6.11元左右,升值了30%左右,企業都適應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僅沒有削價競爭,而是將出口價格提高,提高的幅度超過升值幅度。說明中國企業出口對於價格變動的適應能力和彈性能力都非常強,所以對貿易戰也沒必要過多擔心。

第二,美國歷史上從南北戰爭以來,一直到20世紀早期,都在用高關稅來推動美國的貿易出口以及製造業的增長。但是二戰後,關稅都在持續下降,在已經下降的情況下,提高關稅對於中國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但對於發達國家來說,提高關稅的影響比較大,這是不一樣的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第三,美國現在一系列舉措基本上就是招商引資,降低所得稅,再提高關稅,實際上就是吸引跨國公司到美國去投資。中國應該從高質量轉型升級的角度去應對,從招商引資的角度去制定一些政策。

做好國內的事情

「中國要適應今天的主要任務,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貿易戰的應對政策要緊盯目標任務而設計,不能被貿易戰牽著走。」陳炳才進一步指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原始創新,一個國家的技術,要有真正的原始創新,不產生知識產權爭執,必須在民族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對於如何進行原始創新,陳炳才提出了兩點建議。

第一,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民族歷史的,是有特色的基礎之上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所有技術研發和創新不會跟世界產生知識產權的爭執,這就是真正的原始創新,這種創新主要基於思維方式,思路是不一樣的。

第二,創新要有徹底便利解放人力的思維方法。中國農業機械,長期以牛馬來輔助人力,幫助人解決問題,沒有把人解脫出來,美國一開始就是以機器設備替代人力,發明動力農業機械。這是創新的思維方法差異。真正的創新,是把老祖宗所有經驗性的理論,把工藝變成一個數量化,定量化,配方化,科學化的東西,中國的創新就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就能夠完全適應未來的需要,不必擔心貿易戰對科技的設限。

(本文根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修部巡視員、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陳炳才16日在中國新聞社和國際金融論壇聯合主辦的國是論壇——2018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講話整理。)

來源:國是直通車

作者:王賀

編輯:楊佳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是直通車 的精彩文章:

短兵相接前,中國對美國說「四不」

TAG:國是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