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用熱水沖廁所,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圖片:Domain Public
關於上廁所,你有什麼經驗之談?
一、悲催
鬧肚子的時候,你只有三次機會。
這是一個平常的早晨,你擠上了地鐵。
最初的那一絲悸動,彷彿遠方曠野的呼喚,飄渺而神秘,當還在安慰自己是錯覺時,你已無法抗拒宿命。
從雷聲隱隱,到大廈將傾,只有十分鐘,已經決心要下車解決,突然間的風平浪靜,好像路過的妖怪,不見蹤影。
走,還是停,是個問題。
你決定賭一把,到公司再說。
第一個機會,錯失了。
幾站路後,第二波來了!
更濃烈,更兇猛,像暴漲的狂潮。你是孤獨的戰士,扼住命運的咽喉,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額頭上已泌出汗滴,肚子里的聲音越來越響,你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抓住上一次機會。
在你就要絕望的時候,又過去了。偃旗息鼓,雲淡風輕。你覺得也不過如此,又有了信心。自己是個強者,可以擋住每一波的進攻,直到公司。
你錯過了第二次機會。
比你想像的快,第三波來了。
你將擁有一次巔峰體驗。
周圍人的每一聲呼吸,地鐵的每一次搖擺,都是你不可承受的擾動。
你踮著腳,咬著牙,汗如雨下,小心翼翼的吸氣,時間流逝的如此之慢。讓你對相對論有了最直觀的理解。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
在此之後,不再有喘息,不再有憐憫,情勢將急轉直下。
或者廁所,或者炸裂。
留給你的時間已經不多。
錯過了最後一次機會,你的生命里,註定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終身難忘。
抵抗,是徒勞的。
@ze ran
原文 zhihu.com/question/51054463/answer/124384776
千萬千萬不要用熱水沖廁所。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港島妹夫
大學軍訓,去打熱水。
壺裡還有剩下的,我就倒進馬桶。
我室友問我:你是不是在煮屎?
@夏日好眠眠
二、專家
「上廁所」一般分為「拉便便」和「尿尿」兩種情況,所以這個經驗也得分情況討論。
鑒於「拉便便」佔據我們時間更多,費勁兒也更多,那先說幾個和「拉便便」有關的吧。
1. 一次大便,最好別超過 5 分鐘。
便便太久,可能會增加患痔瘡的風險。
臨床上看,痔瘡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接近 50% ,嚴重困擾生活的占 5% 左右。
而引起痔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排便時間過長。
所以,如果 3~5 分鐘之後還是沒有任何感覺,建議你不要硬撐。
結束「戰鬥」,出來走一走,喝杯水,等下一次來感覺了,再去進行下一個 5 分鐘。
2. 蹲便比坐便健康
因為如果坐得太舒服,會不自覺地延長便便時間。而且坐著便便是需要更加用力的。
用力大便,會使血壓升高,肌肉強烈收縮,不僅更容易得痔瘡,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如果真的有便秘問題,記得去看醫生,別蹲在廁所使出吃奶的勁兒。
不過,蹲便也有個缺點:
3. 拉完便便要從前往後擦
這條主要針對妹子。女性因為尿道很短而且較寬,容易尿路感染。
所以不管是大便還是小便,上完廁所後,都建議從前往後擦,免得整個下面都被大腸桿菌污染。
而男性的話,尿道更長,感染風險小,一般不糾結。
4. 每周 3 ~ 21 次便便都是正常的。
不要以為自己三天沒拉就是便秘了,開始排宿便、清「腸毒」。
好便便,最重要的不是次數,而是:要規律。
只要規律,不論是一天三次,還是三天一次,那一份牽腸掛肚的思念:
圖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5. 便便粘馬桶沖不掉,不是什麼大問題
如果飲食太過油膩或者胃腸功能紊亂,便便是有可能會比較粘馬桶。
但更多時候問題可能出在馬桶材質不好、沖水力量不夠,而不是什麼身體有濕氣。
6. 你的一生,最多會拉 7 種便便
便便界的權威「布里斯託大便分類法」,把所有人的便便分為了七個類型:
圖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第 1 類和第 7 類分別是標準的便秘和腹瀉。
最理想的便便是第 4 類,水和固體比例堪稱完美。其他幾種,只要沒有明顯不適,也都是比較正常的大便形態 ~
@丁香醫生
原文 zhihu.com/question/51054463/answer/124384776
我室友每天至少三次,每次至少半小時,現在終於給他找到拉便便秘訣了!
@單筆下的青春


※就算是一張衛生紙,一條內褲都有它本身的用處
※他不是葯神:走私印度白血病仿製葯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