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億美元被FPGA大廠賽靈思收購,AI晶元獨角獸深鑒科技做對了嗎?

3億美元被FPGA大廠賽靈思收購,AI晶元獨角獸深鑒科技做對了嗎?

作者|進化君

出品|智能進化論 微信公眾號|AImatters

導讀:

短短2年內,四名清華學霸閃電般完成了一家AI晶元公司的創立、多輪融資以及被收購的全部創業周期,不過他們的創業並未結束。

在AI晶元商業落地周期不明朗、巨額的研發投入與超長的回報周期等客觀條件下,深鑒科技為自己選擇了一個更廣闊的舞台,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Takeaway Points:

1. 深鑒科技與賽靈思一向合作緊密,對深鑒創始人和核心團隊來說,被收購更像是接入更大的平台繼續創業

2. 深鑒的人才、技術與專利應該是賽靈思最看重的

3. 除了資金和技術支持,客戶資源和海外市場機會是深鑒最需要的

7月18日,國內AI晶元獨角獸企業深鑒科技被全球第一大FPGA廠商賽靈思(Xilinx)收購,具體金額未官方透露。但據業內傳聞,此次收購的價格可能在3-4億美元左右,大大低於深鑒超過10億美元獨角獸級別的估值。

業界評論稱此次收購預示著AI晶元整合大幕即將拉開。其實,全球範圍內AI晶元產業的兼并整合一直沒斷。從英特爾收購FPGA廠商Altera、AI晶元企業Nervana、自動駕駛晶元企業Mobileye,到高通收購恩智浦等等。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之一是深鑒科技,第一家進入整合大潮的中國AI晶元獨角獸。

1

迅速完成創業周期:創立、融資、被收購2年內一氣呵成

2016年3月正式成立的深鑒科技由四名清華背景的年輕學子聯合創立,創始人兼CEO姚頌今年只有26歲。深鑒科技在2年內快速完成3輪融資,總融資規模超過1億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如果用標題黨的表述,深鑒科技是一個典型的「90後學霸創業兩年成獨角獸並成功變現數億美元」的故事。讓故事更具吸引力的是,深鑒選擇的賽道是高難度的核心硬科技領域——AI晶元。

深鑒科技四位創始人(從左至右):韓松、姚頌、汪玉、單羿

四位創始人年齡跨越80、90後,卻個個都是清華學霸。

CEO姚頌和CTO單羿都是聯合創始人汪玉教授的學生,單羿還是汪玉帶出的第一個博士生。韓松是姚頌的清華學長,後去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讀博士,現任深鑒科技首席科學家。因為創建深鑒科技,姚頌曾入選2017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深鑒的核心技術是神經網路壓縮(deep compression,去掉神經網路模型中的冗餘部分,降低模型存儲空間需求、降低運維成本)、網路剪枝(pruning)、深度學習處理器DPU設計、FPGA開發神經網路系統優化。

借勢深度學習飛速突破的歷史契機,深鑒憑藉自研技術實力,在2年時間內閃電般完成一個從創立公司、三輪融資、成為獨角獸、被收購這樣一個完整的創業周期。

據悉,收購完成後,深鑒科技將被納入賽靈思大中華區,創始人與核心團隊將繼續留在深鑒科技北京辦公地點從事相關技術研發工作。

CEO姚頌表示,「雙方攜手,將為中國以及全球的合作夥伴提供更先進的機器學習借鑒方案與更好的支持!」

那麼,是什麼促成了這樁收購的達成,從賽靈思和深鑒的各自所得也許可以略知一二。

2

FPGA第一大廠賽靈思為什麼選擇了深鑒?

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是英特爾等晶元巨頭近年來大力投入的技術方向,其在成本和功耗上對GPU有著顯著優勢。自2015年,英特爾收購FPGA廠商Altera後,賽靈思成為全球第一大FPGA晶元企業。根據賽靈思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營收6.73億美元、毛利率為70.73%。

相比之下,英特爾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達到161億美元,PSG(可編程事業群)營收達到4.9億美元。雖然和英特爾等大廠在總體營收體量上相去甚遠,但在FPGA垂直領域,賽靈思還是第一。

在收購之前,賽靈思不僅是深鑒的早期投資方,還是緊密的技術和戰略合作夥伴。

2016年OpenPOWER峰會上,賽靈思關於深度學習處理器的新方法介紹中,有關技術的部分大多來自深鑒科技。

2017年5月,當深鑒科技成為FPGA2017會議最佳論文獎的唯一獲得者之後,賽靈思不久便宣布成為深鑒A輪融資的領投方之一。

2017年,深鑒科技推出的兩個用於深度學習處理器的底層架構——亞里士多德架構和笛卡爾架構的 DPU 產品,都是基於賽靈思 FPGA 器件。

據雷鋒網報道,此次收購後,深鑒科技的核心團隊要鎖四年。也就是說,深鑒的核心人才、技術將在相當長時間內繼續服務賽靈思。此外,深鑒在「神經網路壓縮」、「神經網路剪裁」方面積累的專利資本,也是賽靈思看重的重要資源。

3

深鑒為什麼選擇此時被收購?

A+輪被收購處在比較早期,但深鑒已經快速實現了初步的商業落地。成立一年多後,深鑒科技的解決方案已經快速在安防、數據中心等場景下實現商業應用。

智能安防業務是深鑒科技最核心的收入來源。2017年10月,姚頌曾表示深鑒科技當時大約70%的營收來自於安防,剩下來自於數據中心。2017新品發布會,深鑒共發布了6款最新產品,其中四款應用於安防領域。由於安防市場體量大,商業模式比較成熟,是AI企業首選的商業落地場景。

據36氪報道,深鑒於2017年12月尋求B輪融資,但此後又逐漸開始婉拒投資方,表明其戰略路徑已經悄然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可能一方面根植於深鑒對自身的定位。

對於公司的定位,深鑒科技CEO姚頌曾表示:「深鑒科技是一個深度學習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而非一家只是賣晶元的公司。」 深鑒科技一直基於賽靈思的技術平台開發機器學習解決方案,已推出數款DPU 硬體產品,包括人臉檢測識別、人臉分析、高清視頻的實時視頻結構化等。

系統解決方案,以及深鑒面向AI異構計算平台DPU自主研發的原創深度學習SDK的快速落地,都需要藉助大規模市場和客戶資源,也許需要與賽靈思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

此前,深鑒科技聯合創始人汪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賽靈思作為全球第一大 FPGA 廠商,為深鑒科技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和技術支持,更是諸多潛在的客戶資源和海外市場機會。

另一方面,不管在端側還是雲側,AI晶元還遠沒有跨過大規模技術商業落地這道門檻。AI晶元資金投入回報期、研發流片周期長,加上CPU、GPU、FPGA等不同技術架構力量的博弈,任何變數都可能導致市場提前洗牌。

姚頌此前曾表示過,「如果只是單獨做一個晶元公司,風險非常高。因為周期比較長,資金消耗大,只有從一個單純的晶元走到一個系統,再到一個解決方案,公司的前景才會更廣闊一些。」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AI晶元熱潮之後,也許在2020年前後,則將會出現一批出局者,市場面臨一輪行業洗牌。為了應對未來不確定的技術迭代、產業應用的變局,深鑒選擇了先下手為強。

擁有核心技術的AI初創公司選擇與擁有資源和全球市場的大廠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同時繼續強化核心技術,也是應對紛亂變化市場時一種落袋為安的主動選擇。

也許要放在一個長期的時間跨度來看,才能判斷加入賽靈思是不是深鑒最好的選擇。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作品,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進化論 的精彩文章:

TAG:智能進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