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清官員滿腦肥腸,滿族婦女從不裹腳,窮人真的沒法比

大清官員滿腦肥腸,滿族婦女從不裹腳,窮人真的沒法比

北京大清官員董恂 (1871-1872年) 董恂(1810-1892年),初名醇,後避同治帝諱改恂,字忱甫,號韞卿,江都縣邵伯鎮人。時任戶部尚書。1840年(道光二十年)成為進士後踏上仕宦之途,至1882年(光緒八年)正月,以76歲高齡退休罷職,先後歷事道光、咸豐、同治、光緒4朝,歷任戶部主事、湖南儲運道、直隸清河道、順天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兵、戶兩部侍郎、尚書。

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政務,職責多有交叉。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隸屬於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憲政」,將戶部改為度支部。戶部遂廢。

北京總理衙門三滿族大臣 (1871-1872年)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中國晚清主管外交事務、派出駐外國使節,併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派遣留學生等事務的中央機構。初稱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或譯署。三人從左往右依次為成林、寶、文祥。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譯署」,為清政府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於1861年1月20日由咸豐帝批准成立。總理衙門存在了40年,直到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據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北京正在用餐的滿族婦女 (1871-1872年) 湯姆遜認為:總體上說,在西方人的眼裡,滿族婦女顯得更加美麗和優雅。因為滿族婦女有更大的自由度,從不裹腳,是自然的小腳。另外,她們的服飾也更加雅緻。照片上六位正在用餐的滿族婦女興緻各異,但站立的一老一小兩個僕人則面無表情。

清朝剃髮易服主要針對男性,不限制漢族女性服飾傳統,所以纏足就延續下來,並達到畸形的高峰,漢族女子以纏足為榮,社會上對纏足吹噓追捧,甚至很多滿族女子都很羨慕,不過清政府是嚴禁滿族女子纏足的,我想滿族貴族女性那麼流行花盆底,也是羨慕漢族纏足女子那種裊娜的步態,藉以補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刊 的精彩文章:

李小龍鍛煉這種奇特武術,一秒打出9拳!
清朝皇族喜歡練武騎射,民間武林高手常常被迫和他們比武!

TAG: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