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有多狠?恨不能把他們剝皮扒皮揎草

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有多狠?恨不能把他們剝皮扒皮揎草

原標題: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有多狠?恨不能把他們剝皮扒皮揎草


在歷代王朝,官員的腐敗問題都是一個王朝、一個國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明太祖朱元璋在從一個貧苦農民經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最終登上九五之尊的這個寶座。他是從苦日子裡出來的人,他深知官員的腐敗問題會導致什麼影響。因此當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對於貪官污吏的治理是歷代王朝以來最為嚴苛的,在朱元璋還是農民的時候,他全家人就是因為受到了當地貪官污吏的迫害而沒有飯吃,所以在朱元璋的額內心深處對貪官污吏是非常痛恨的。


他在位期間殺了千千萬萬貪官污吏,甚至於連他的女婿走私謀利,也被殺了頭。他恨急了的時候就會不客氣的把貪官污吏扒皮揎草。朱元璋當政的洪武年間,大概是中國歷史上貪官污吏最收斂的年代。他還淘汰了眾多的編外官員吏役(所謂冗員)。減輕了百姓負擔。吳思的《血酬定律》一書對此有深刻的論述和分析。朱元璋是所有明朝皇帝中生活比較儉樸的一個。


明朝官員的工資極低


明朝官員的俸祿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級官員靠官俸很難維持生活,而高級官員則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維持其豪華生活。所以地方官的實際收入大多來自地方稅收的截流(俗稱「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收入來自地方官饋贈。舉例來說,一個縣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也就是6372公斤米,每人1年就算吃掉180公斤米(在這個時候不可能那麼少),這些米也只夠35個人吃一年。


更可怕的是,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換成別的東西,例如絹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東西。 難怪,當初洪武年間,宏文館學士羅復仁過得很清廉,因為沒錢買不起房子因此只能住在郊外一座破房子里,朱元璋有次跑到他家裡去看,看見兩間破瓦房外一個民工正在提著桶刷牆,他就問了,羅復仁在哪裡?沒想到這位仁兄一見皇帝大驚失色,跪下來說道:「臣就是羅復仁!」 這令朱元璋也感覺到尷尬和驚訝。可想而知,如果都按照明朝制訂的官俸標準,十個大臣有十個吃不飽穿不暖。所以大多數官員不得不去靠以權謀私來混點吃喝的銀子。



對待貪官處以嚴刑


朱皇帝對於懲治貪官的方法可謂之「無所不用其極」,他採取懲治貪官的方法也可謂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剷除元末明初的腐敗,採取了非常極端的矯枉過正的懲治方法。朱皇帝提出對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剝皮揎草」格殺勿論。「剝皮揎草」是明朝法律《大誥》中的一種酷刑。把人皮完整剝下來,做成袋狀,在裡面填充稻草後懸掛示眾。


他登基初立即詔令天下:「奉天承運,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只要是貪污,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就是朱皇帝自己的親屬、和朱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公侯大臣們也同樣會嚴加懲處。


允許民間百姓上訪。明朝還有一項較為獨特的制度,允許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明朝官吏在徵收稅糧以及攤派差役作弊,百姓既可以向上級官吏舉報,也可以直接扭送。對於封建時代的百姓而言,完全打破了一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傳統慣例。賦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權力,是中國幾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創舉。


上訪,在明朝,受到了朝廷的保護,不僅如此,對於應當接訪而沒有接訪處理的上級官員,亦要依法論處。此外,朱元璋在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作為開國之君的朱元璋,以殘酷的法律嚴懲貪官污吏。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收到了強烈震懾作用。


朱元璋從登基到駕崩,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未減弱,但貪官現象始終未根除,晚年只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哀嘆。


朱元璋當政31年,先後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污吏15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狂客 的精彩文章:

古代當皇帝累嗎?光緒每天3點起床批閱奏摺,12點就吃晚飯

TAG:無名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