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機槍手打嗨了就是掃射?其實門道很深!

機槍手打嗨了就是掃射?其實門道很深!

原標題:機槍手打嗨了就是掃射?其實門道很深!


從小時候就看戰爭電影的孩子往往喜歡幻想自己是沙場上衝鋒陷陣的戰士,有些孩子喜歡狙擊手那百步穿楊的技術和沉著冷靜的冷酷氣質,有些孩子則更青睞在陣地上盡情傾瀉火力的機槍手,在熒屏上常會看到潮水般向敵方衝鋒的戰士,有時我們不禁會想:這麼多人在前方集體衝鋒,機槍在後面向敵方開火,就不怕打到自己人嗎?


完整的軍事體系裡面,機槍手是步兵班組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為隊友提供火力支援,對敵方目標實施火力壓制是他的基本職責,可相對於人氣爆棚,瀟洒飄逸的狙擊手,機槍手卻顯得十分悲催,雖然說現在的機槍越發輕量化了吧,但畢竟還是挺笨重的,要扛著這玩意兒到處轉移陣地可是個力氣活,且不說這個,機槍手還因為目標明顯,威脅更大而吸引仇恨值,



經常成為對面狙擊手甚至炮擊重點關注的對象,而且在現實戰鬥中並不存在電視里演得那樣可以縱情突突的情況,實際上都是以短促的連點射來火力壓制,可見這打得也不爽啊,當然,當兵總要面對這些,在戰場上任何人都是置身於危險之中的,不過對於仇恨值更大的載具機槍手而言,隨著遙控武器站的投入使用,他們也算是引來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時代了。


即使是進攻,機槍手或者說機槍組也不可能緊跟到步兵身後,更多都是在步兵後方待著,那麼這就引發出一個問題,如何避免機槍手的射擊火線誤傷到隊友呢?機槍手所處的位置一般都由有經驗的指揮官來部署,盡量確保不和步兵路徑線相衝突,


步兵衝鋒也並非像電視上演得那樣擠成一群人跟打群架似的往前擁,因為這樣不僅是讓己方機槍手無從下手更是便於對方收割,經受過正規訓練的士兵都應當懂得步兵衝鋒是必須有戰術配合的,每個小組之間的間距大都在五到十米左右,並且分別承擔各自範圍內的攻擊扇面,這才是正確的進攻方式,而非日本人那種無腦豬突。


除此之外,在面對戰車進攻的時候,機槍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明明知道就算是重機槍子彈也沒法穿透戰車正面裝甲,但卻仍然堅持射擊,排除步坦協同作戰的因素以外,子彈打在坦克上也並非是完全沒有效果的,正所謂大力出奇蹟,子彈是不長眼的,沒準哪一發子彈就把坦克的觀瞄設備或者履帶打壞了!



更何況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的坦克正面觀察窗那妥妥的有機會打進去啊,當然前提是有那麼多子彈和時間足夠用來碰這個運氣,要說一戰二戰那些老坦克還有這個可能性,對於十幾秒內衝到陣地前的現代坦克來說,還是趁早洗洗睡好了。

事實上,機槍陣地的設置很有講究,不但要有利於轉移,還要有良好的視野,怎麼達到視野,很簡單,高處。如果己方衝鋒時,機槍手只是起到掩護作用,集火點是針對對方陣地的火力點的,不是針對敵方衝鋒隊的。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機槍手的任務永遠是火力壓制和掩護。



其實,擔心是多餘的,發生誤傷的概率是非常低的。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和步兵的作戰戰術有很大的關係。本來,在實在的戰役中,很少呈現大規模的衝擊,一般都是以少數的軍力對某些特點的戰略要地,建議階段性的衝擊。一般都是以班為單位,在衝擊時,盡量拉大戰友間的間隔,以防止呈現被一顆炮彈一窩端的景象。



而擔任保護的重機槍通常會被安置在陣地兩邊靠後的隱蔽處,這麼兩邊的機槍能夠構成強壯的穿插火力網。機槍的方位安置好今後,指揮員會劃定進犯射界,以一個進犯扇面的方式出現,機槍手在沒有得到指令前,是不能隨便改動進犯射界的。而戰士也在衝擊前,指揮員也會事前告訴,機槍進犯射界的規模,衝擊的戰士是不能進入這個火力規模內的。這種戰術通常被稱為空隙射擊。


以馬克沁機槍為例,在水平方向上,它的規範射程為一千米,槍彈到達一千米時,恰好落地,能夠打在敵方陣地上;當在落差為五十米的陣地上,機槍手水平射擊,槍彈在降低的過程中,其射程也許到達三四千米。


首先,步兵如果要發起衝鋒,行動前一定會有充分的準備。訓練有素的隊伍,即使是在緊急情況下發起衝鋒,隊形也不是一線排開,而是呈梯形。重機槍會提前布置好陣地,一般選擇布置在衝鋒路線後方的兩側,以己方衝鋒隊伍的梯形斜邊為限制射界,以一定角度側射。因此,在步兵衝鋒過程中,理論上不會有重機槍彈從步兵的衝鋒隊形中穿過。如果衝鋒過程中發生射界被己方隊形阻擋,還可以採用仰射法,保證重機槍彈越過己方步兵,彈道高在2.5米以上(又稱超越射擊),機槍被安置在正後方的某個高點,機槍手居高臨下,以必定的角度射擊,能夠使槍彈從戰友的上方穿過,然後在遭到地心引力的影響下,呈拋物線方式降低,最終落在敵人的陣地上。有了這些措施,重機槍在進行火力壓制時就不會出現敵我不分的情況了。


多挺重機槍打擊示意圖


其次,與重機槍的使用戰術有關。重機槍並不總是直射肉眼能看到的目標,相反,經常槍口上仰來射擊遠在1000~1500米處的肉眼看不到的區域。仰射時,受射擊後坐力及槍管振動的影響,重機槍連發射擊的子彈群實際上會形成一個縱向截面為錐形的打擊面,落地後即生成一個橢圓形的打擊區域。這個區域被稱為「縱深散布射擊區域」,多挺重機槍在進行陣地布置時要盡量將打擊區域重疊,以增強殺傷力。當敵人蹤跡一旦出現在預想的打擊區域,各挺重機槍即按既定的仰角及方向進行射擊,將敵軍殲滅。這是重機槍的一種獨特戰術。


至於國產劇中,機槍手抱著重機槍,與戰士在一個壕溝中衝鋒,在實在的戰場上,是很難出現的。



———————END——————


文字來源|極限特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武器小講堂 的精彩文章:

這款絕版大狙,是哪個國家的巔(癲)峰(瘋)之作?

TAG:輕武器小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