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心崩塌!誰在操盤這場爆雷潮?

信心崩塌!誰在操盤這場爆雷潮?

1

違約潮全覆蓋

伴隨著內外部壓力的雙擊,國內違約潮正呈現出全面覆蓋的趨勢。

從年初地方政府基建債務叫停到盾安的450億債務爆雷和海航、萬達上演的史詩級的斷臂自救,再到6月份50家累計超千億的P2P跑路。

從地方政府到行業頭部企業再到龐大的中產階級,一場全民違約焦慮潮襲來。

上岸早的許老闆,已經趁著暴跌大舉回購;覺悟慢的某幸福賣了20%的肉才算勉強順利過關;其他大多數還在兩手一攤死扛。

當老大說出,我們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似乎應該感受到一絲後背發涼的感覺。

村口愛看段子的大爺說:「這次不是什麼好年景。」

如我們所感受到的,十多年債務擴張的零界點到來,所有領域都會呈現出「缺錢」的共識。

地方政府缺錢,發年終獎不眨眼的年景成為歷史,像耒陽已經缺錢缺的不能正常發工資了;

企業缺錢大家都有目共睹,金盾董事長周建燦跳樓的那天夜裡,心裡想的還是哪裡能融到錢;

金領大裁員,房貸壓力重,缺錢之痛同時也在迅速傳染到家庭部門。

還是今年的那句警世語,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時下,中國經濟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

對外,中美貿易戰步步緊逼、刀刀見血;對內,面臨十多年來積累的債務風險集中剛性兌付,金融恐慌已經全面席捲匯市、債市、房市和股市。

違約下半場,死一批不可避免。

2

操盤手很忙

首先看匯市,破7前的6.65屏障已經多次確認突破。從特色經濟的角度,不是市場經濟的離岸市場,就看貿易戰需要了,一旦需要破7,那只是分分鐘的事情。但這會是一個很快的過程,一步到位,對於那些想做市套利的投機分子,今年上半年早都被打爆過一次,現在乖得很。

債市情況比較複雜,信用貨幣的場子里,債務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近幾年我們會發現貨幣發行帶來的經濟增長是越來沒有力度了,2010-2013年,貨幣跟GDP之間的正反饋是吻合的,但伴隨著世界範圍內的滯脹期到來,貨幣的水已經帶不來想要的增長。

怎麼辦?

2015年到現在我們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去庫存和去產能。

房地產領域的去庫存,實際上目標是要去中西部三四線的庫存,採取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漲價去庫存」。實際操作就是大家所看到的,一線漲,壓住,二線漲,壓住,最終熱錢被趕到三四線,漲價去庫存;鋼鐵、煤炭、水泥、豬肉、有色等行業的去產能,則是採取了拉高准入門檻和技術壁壘「藍天保衛戰」的方式,保一批殺一批。

去庫存和去產能現在基本已經結束,所以今年國開行開始對三四線放水大部分關閘,與此同時央行開始對符合藍天保衛戰標準的企業救一波。一關一救,放水對沖,對於操盤者來講,經濟的面已經換了,放水與經濟增長能夠形成正反饋。大家都開心。

房市這次去庫存收尾之後,冰凍將是一個長周期。這是戰略!因為未來中國經濟將會是兩個池子,一個是冰凍的房市池子,以前放的水就先凍著吧,平均到每年融化流放出來的,微不足道,一個冰凍的堰塞湖給人們帶來的恐懼感要小很多;另一個池子將是實業的池子,未來幾年,我們將越來越多的看到定向降准給這些新興實業放水的操作。目前已經在這樣做了,6月份的定向降准就是如此。

股市目前處於一個趴窩做底的狀態。對於官方來講,股市必須「打掃乾淨屋子」,否則會壞了經濟轉型的大事。所以,伴隨著本次暴跌的同時,加速強制退市、引進國際機構投資者、完善新三板的企業分層以及擴大行業投資開放的22條等制度的集中釋放,反應一個趨勢:股市將來要擔重擔。但不是現在,因為出清的戰鬥遠沒有結束,新的苗子還需要不斷扶持。

黎明前的黑暗,爆雷常態。

3

殘酷的現實

近日,一份內部報告《警惕中國出現金融恐慌》,6月24日在網上短暫發布,報告認為目前金融恐慌已在國內市場上積聚,如不及時有效處理,可能進一步觸發金融危機。不到24小時報告已被和諧。

一個殘酷的現實無法迴避:

當用力過猛全面冰凍房地產和外邊流氓把5000億美元外貿清零疊加,2019年和2020年將是極為困難的兩年。

以前多次提到的苦日子其實還不是2018年下半年,真正苦的是新馬車沒跑起來和舊馬車負增長疊加時的2019年。

從現實看,很多領域的改革推進仍然很遲滯,雖然政府在簡政放權,減稅降賦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國企依然在資金和資源要素的獲取方面佔有絕對優勢,包括現行的土地制度,金融領域等國企壟斷優勢依舊明顯,民營經濟增長依舊緩慢,從長遠看不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中有很多舊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包括地方政府債務,雖然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作了明確規定,管控也很嚴格,並通過存量置換的方式降低風險,但實際上這幾年通過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形成的隱性債務只增不減,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並沒有得到根本緩解,雷還在。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約40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不在監控內的,無法預知,恐怕只有爆了才知道。

國企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以及多種形式並存,但實際上國企改革這兩年的推進依舊很慢,對如何提升國企的現代化企業治理結構以及加快殭屍企業的處置等,推進遲滯。

基於這樣進退兩難的窘境,這場爆雷行動的操盤手被逼無奈採取了倒逼的狠招。時間不等人,尤其是內外夾擊的壓力之下。

趴著不動就要落後。

活著已經成為最高綱領。就像海航爬高丟命的王老闆說的那樣:「我之所以斷臂求生,因為經濟是有大周期的,這個周期要來了,也許會很快。」

快比慢好。

風雨後,都想軟著陸。

來源:米筐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財經 的精彩文章:

認慫的雷軍,IPO前都沒明白小米的價值

TAG:看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