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0基站部署白盒設備,這家運營商到底想顛覆誰?
從2個月前說起。
3月25日,AT&T高調宣布:為推動5G建設,AT&T計劃採用全新的方式構建5G基站,未來幾年內將在基站內部署60000個「白盒」路由器。
自AT&T宣布軟體化轉型以來,這一消息再次震驚業界,甚至有人覺得太狂。
要知道,AT&T總共不過6萬基站左右,他們這是要將所有基站路由器白盒化啊。
這家運營商一副雄心壯志的樣子,在公告里聲稱:
這意味著我們將不再束縛於電信設備商的專用設備,而是以開放標準的硬體、可快速升級的功能化軟體來構建網路。
AT&T認為這是他們的最佳選擇,但對於傳統設備商而言,當然不是好事。
虛擬化,開源,白盒,看起來很美好,但要在電信級網路實現,並非說話那麼容易,僅憑一紙公告也缺乏說服力,這自然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好奇,包括小編哈。
時隔兩個月後,AT&T終於在一次行業論壇上透露了更多細節。
這個白盒路由器是幹嘛的?
如上圖所示(綠色盒子),這些白盒路由器部署於網路接入層,連接基站BBU設備和匯聚層,其大概對應4G網路接入層的PTN設備。
關於匯聚層,AT&T的項目負責人表示,他們也要將其白盒化,不過沒有介紹。
這個接入層的白盒設備是如何設計的呢?結構圖如下:
支持2埠100G QSFP28光介面,8埠25G SFP28光介面,和多個(10G,1G,100M)SFP/SFP+埠
支持GPS、ToD、T1/E1-BITS、1PPS、10MHz介面時鐘輸入,和1PPS、10MHz輸出
處理器基於英特爾X86 CPU與TPM晶元,雙快閃記憶體,支持遠端現場升級
採用博通Qumran-AX/BCM 88470晶元
集成BMC晶元,支持遠端現場升級
支持IEEE 1588 V2 和ITU-T的T-GM、T-TSC、T-TC、T-OC、T-BC時間同步標準
支持兩個或多個可熱插拔的PSU電源模塊和風扇
事實上,AT&T內部將該白盒路由器稱之為SIAD(Smart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SIAD部署於每個基站機房,聚合接入3G/4G/5G基站設備,提供路由、故障檢測、流量管理等功能,並支持靈活升級以應對流量需求上升。
回顧AT&T的白盒化歷程,一年多來,這家運營商確實在步步前進。
2017年4月5日,AT&T官方首次公開白盒交換試驗最新進展,宣稱完成了業界首個來自多家供應商的開源白盒交換現場試驗,證明了實現可行性。
此舉引來業界一片嘩然,野村研報認為這是設備商的痛,不少科技媒體稱「思科應該感到害怕」、「白盒正在成為一股顛覆電信網路的力量」。
2017年6月2日,AT&T收購了Vyatta網路操作系統及相關資產,並隨後於11月推出白盒操作系統,即分解式網路操作系統(dNOS)的開放架構。
對於推出白盒操作系統,AT&T的高級執行副總裁John Donovan坦言,為了實現網路轉型,我們要自己設計軟體,一旦我們的初始概念完成,供應商們遵循我們的框架來部署就好了。
AT&T在發布的dNOS白皮書中提到:
我們將dNOS視為行業開源軟體,我們的開放構架願景是希望硬體廠商、軟體商、開源開發商、運營商、標準機構等合力組成合作的生態系統,以加速技術進步,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AT&T的這一舉動再次令業界為之乍舌,有分析認為,AT&T的開源和軟體化不僅打破了傳統電信的生態鏈,而且正在使傳統設備商和運營商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AT&T越來越像一家設備商。
從去年概念驗證到今年具體實現,短短一年時間,AT&T的白盒化之路正在快速邁進。
不知道他們能否成功,何時成功,也不知道他們會帶動怎樣規模的生態鏈,但這一趨勢值得整個電信業拭目以待。
通信路上,一起走!


TAG:網優僱傭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