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

GIF

夏至是最酷熱的季節

空氣中散發著沉悶的氣息

夏至也是最燦爛的季節

整個夏季的生機和美好

都在夏至綻放到極致

在這個盛夏季節的故事裡

有花香、有蟲鳴

有艷陽、有靜夜

還有屬於映日荷花的嬌艷和時光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位於地平線之上,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晝範圍最廣的一天。

同時,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八卦的理論中,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由芒種而起,上乾下巽的天風姤卦在夏至達到極點,但盛極必衰,易經中乾卦的卦辭「上九,亢龍,有悔」,對應的就是夏至。陽氣的極致下陰氣開始產生,也因此古代的夏至有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

您可在此處輸入正文,或從模板庫中選擇模板。

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蜩即為古語中的蟬,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2] 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風暑坐台,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夏季陽氣盛於外,陰氣居於內,所以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綠葉菜和瓜果類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如白菜、苦瓜、絲瓜、黃瓜等,都是很好的食物。

而麵條,也是夏至後被推薦的美食之一。在中國北方流行一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尤其是涼麵,既能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另一個很重要的說法是「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欲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而且還有說法:「男子不可百日無姜」。夏季萬物生長,陽極陰生,心旺腎衰,因此,適量進補對男子的身體也有不小的好處。

夏至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人體需水量大。對此,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如喝些綠豆湯、淡鹽水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綠豆湯不要多喝,更不能當水喝。屬於寒涼體質和體質虛弱之人也不適宜飲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夏 的精彩文章:

半夏時光,詩意正濃
蟬始鳴,半夏生

TAG:半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