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二生肖鼠為首:C位之爭的始末

十二生肖鼠為首:C位之爭的始末

屬相,是從出生開始陪伴我們的一個標記。

從狩獵時期開始,人們便有了「動物崇拜」的意識。於是便有了用動物地支相對應的用法。但直到東漢,才有了與現在所用的十二生肖完全相同的記載。

既然人們這麼重視十二生肖,為什麼排在首位的卻是位列「四大害蟲「的老鼠呢?十二個動物的順序又是怎麼定下來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小時候最常聽到的故事是,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和老鼠商量好了要半夜出發,早早的去報名當第一,但老鼠自己偷偷走了卻沒有叫醒貓。貓落選了,從此跟老鼠便結了仇。老鼠踩在勤奮早到的牛背上,爭到了十二生肖的首位。

而中國古代的學者們就認真多了,他們結合小動物們的作息時間,從十二月份和十二時辰的角度,來解釋地支和生肖之間的關係,最終決定了十二生肖的位次。

十二地支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可以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也可以代表一天的十二個時辰。

子時(23:00-1:00)又名子夜,即夜半,是十二個時辰中的第一個。老鼠活動的時間恰恰是夜半時分。傳說天地之初,渾沌未開,是老鼠勇敢地把天咬開一個洞,讓太陽的光芒終於出現,陰陽就此分開,民間俗稱「鼠咬天開」(沒想到鼠也能出現在這麼霸氣的辭彙里)。因此老鼠也就相應霸佔了十二生肖的首位。

開天后緊跟著要闢地,人需要耕田養活自己,而牛正是耕田的一把好手,於是第二位就給了吃苦耐勞的老同志,對應的是丑時(1:00-3:00),一天中的第二個時辰。

寅時(3:00-5:00),就是我們常說的「黎明」,是夜與日交替之際,也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當時人們認為,置人於死地莫過於「大腦斧」。也有說法是,夜行晝伏的老虎最兇猛;同時寅,又有敬畏的意思,所以寅屬

卯時(5:00-7:00),是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這樣,卯便屬了。

,是三月的卦象,此時太陽光熱增強,雨水也越來越多,人們認為這是龍活動的時間,於是把辰與配成了好朋友。

,四月的卦象,這時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另外,巳時(9:00-11:00)為上午,這時候蛇正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所以巳時就分給了

午時(11:00-13:00),正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站著。為了時刻保持警惕,在危險時刻能撒腿就跑,馬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了。

午後未時(13:00-15:00)是放羊的好時候,羊吃了草容易長膘,有些地方把這個時間段稱為「羊出坡」。自然,就成了「未羊」

申時(15:00-17:00),是日近西山,小猴子們忙著啼叫的時辰,並且他們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所以時屬於

酉為(17:00-19:00)是月亮出現之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因此,酉屬

戌時(19:00-21:00),夜幕降臨,日落而息的人們該收拾睡了,守家的重任交給了狗狗。於是,便有了「戌狗」

接著亥時(21:00-23:00),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豬在人們一開始的觀念里,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成了的屬相。(關於對豬多年的誤解,請見《緝毒豬?看門豬??咱倆認識的是一個豬么……》)

關於這場C位之爭,這就是民間最廣為流傳的傳說。看起來在這場關於位次的較量中,不僅僅靠勤奮刻苦起得早,更靠天時地利習慣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萬個小腦洞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是亂「七」「八」糟?

TAG:十萬個小腦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