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強悍,火器先進的明朝,就因為叛徒輸給了野蠻的滿人
明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他的滅亡不僅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也讓周圍的很多國家不願意相信,軍事科技那麼發達的大明怎麼會敗給大刀長矛的八旗兵。
歷史上的明朝是十分強大的,不僅繼承了漢人一貫的尚武精神,還開發了大量先進的火器準備部隊,按道理,沒什麼先進武器的八旗兵是不可能和這樣的明軍打仗,甚至還能打敗的。實際上,後期的滿人也會製造火器,所以在面對滿人的攻城時,先面對的是大炮的炮彈。那麼,滿人是怎麼就擁有了這種殺傷力驚人的重武器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帶著大量火器和製造匠人叛逃的平南王和定南王了,正是因為他們的倒戈,導致了明朝的衰落,火器的外流。從此,火器就不再是明朝軍隊的利器了。但是,明朝的滅亡也不能簡單的就這麼全部推到這件事情上,後期明朝的腐敗和混亂是更要緊的原因。
後期的大明已經不是早期的大明了,很多人都說政治上的失敗徹底的滅亡了大明。在後期,明朝的黨爭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極大的損耗了明朝的國力。經濟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大盤,經濟發展上的不平衡導致了政治的不平衡,進一步造成了軍事的衰弱,把明朝推入了深淵。在宋朝以後,南方得到了大力的開發,人口的大量遷入,不僅讓南方經濟大發展,還極大的促進了南方的文化繁榮。到了明朝,已經出現了南北雙方失衡的問題。南方經濟富庶,但是沒有戰爭滋擾,北方經濟相對落後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嚴重的邊患,這種情況下,手裡有兵權的北方卻沒有錢,握著大量錢財的南方又沒有戰爭的威脅,南北方的官員一直在爭吵不休,不解決南北的失衡,就沒辦法真正的避免明朝的衰落。
而且,後期的明朝火器也是粗製濫造,質量完全不能保障。在戚繼光的《練兵實紀》里就詳細的記載了火器的低劣製造水準。戚繼光記到,發來的火器質量低劣,有的彈丸尺寸不對,導致士兵在作戰的時候彈丸裝不進槍管;有的發動裝置有問題,怎麼點火都點不著等等這種問題。據統計,大明每批火器的合格率,大概只在15%左右,如此低的合格率,連基本的作戰都難以保障,在後期的作戰中,甚至出現士兵不敢使用火器,寧願用刀槍的事情。試問,這種情況,還怎麼打勝仗?


※知識貼!中國歷史上存在歷史最悠久的道教,你們了解雷部嗎?
※清朝百多年的一件懸案,在末代皇帝溥儀逛故宮以後,水落石出
TAG:大史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