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嘔吐的推拿療法

孩子嘔吐的推拿療法

每天收到這樣的好信息

寫在前面:

嘔吐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癥狀,不同年齡不同疾病都會引起嘔吐。

作用機理是,由於食管、胃或腸道出現逆向蠕動並伴有腹肌痙攣和收縮,迫使食道和胃內容物從口或鼻湧出。

嘔吐可以是單獨的病症,也可以是原發病伴有的癥狀,單純的嘔吐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機能,所以遇到孩子出現嘔吐不要驚慌,需要確定病情,正確護理。

小兒嘔吐的中醫理論

01

小兒嘔吐是由於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放,以乳食由經口而出為特徵。古人對嘔吐有這樣的解釋:有聲有物稱之嘔,有物無聲稱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yue)。由於嘔、吐同時發生,故合稱嘔吐。

本病無年齡與季節區別,多以夏秋為多見。

外感、內傷、驚嚇及其他臟腑疾病等,均可導致脾胃功能紊亂而致嘔吐。如能及時治療,預後良好,經常或長期嘔吐則損傷胃氣,使胃納失常,導致津液耗損,氣血虧虛。

小兒嘔吐的發病病因

02

【嘔吐病因】:

▲外感因素:護理不當,外感邪氣(寒、熱、濕、冷)侵犯臟腑,停留於胃腸道,胃失和降而發嘔吐,尤其冬春風寒、夏秋暑濕之邪。

▲食傷因素:小兒胃小且薄弱,若餵養不當,乳食過多,進食過急,年齡較大患兒肆意食用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蓄存胃中,致中焦壅塞,以致胃不受納,脾失健運,升降失調,其氣上逆而嘔吐。

另外,因餵養母親過量食用煎燥辛辣之物,乳汁蘊熱,患兒食母乳以致熱積於胃,年齡較大患兒過食辛辣之品,熱積胃中,胃氣上逆致嘔吐。

▲情志因素:年齡較大的患兒情志失和,如環境不適、所欲不遂或被打罵,均可致情志抑鬱,肝氣不舒,橫逆於胃,氣隨上逆而嘔吐。

小兒神氣怯弱,若驟見異物,暴受驚恐,驚則氣亂,氣機逆亂,橫逆犯胃,發生嘔吐。小兒素蘊痰熱,偶然受驚恐,以使氣血逆亂,痰熱上涌,容易發生驚吐。

▲正虛因素:先天稟賦不足,脾胃素虛,中陽不足,或乳母平時喜食寒涼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兒食其乳,脾胃受寒,或小兒肆意食用生冷瓜果,冷積中脘,或藥物寒涼侵犯太過,損傷脾胃致脾胃虛寒,胃氣上逆而嘔吐。

素體陰虧或過食香燥食品,或熱病耗傷胃津,病後傷陰未復,病程中過服用過多出汗、催吐、瀉下之食物,或服溫燥藥物,均可致胃陰受傷,胃失儒潤,胃氣上逆而嘔吐。以上病因,既可單獨致病,亦常錯雜為患。

小兒嘔吐的發病機理

03

▲小兒嘔吐的病變髒腑主要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無論外感、傷食、正虛、情志所致,其共同的病理變化,都是脾胃肝三者通降失和。

▲病理關鍵為胃氣上逆:胃主受納,腐熟水谷,正常情況下,胃氣以下降為順,若胃被外邪所傷,或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氣逆於上,皆可致嘔吐。

▲嘔吐的虛實症:嘔吐的病因不同,伴隨癥狀亦不同,臨證分虛實兩類。

凡因外邪犯胃,乳食傷胃,胃中積熱,肝氣犯胃,跌仆驚恐所致嘔吐者,多為實證。

凡因脾胃虛寒,胃陰不足所致嘔吐者,多為虛證。

二者可互為轉化,實證嘔吐失治或久治不愈,可轉化為虛證;虛證嘔吐者,若復感外邪,食慾不節,可轉化為虛實夾雜之證。心腎、顱腦等嚴重疾病,患兒所出現的嘔吐多屬虛實夾雜,其病機轉化與原發病直接相關。

▲嘔吐的陰陽症:小兒嘔吐既耗傷津液,又損傷陽氣,故其病情演變需觀察陰液、陽氣的存亡。

輕症嘔吐,減少乳食量以米湯、糖鹽水代之,不需藥物治療等可自愈,或隨病因祛除,嘔吐多能自愈。

重症嘔吐因邪氣太盛或久病不愈,胃氣已敗,引起胃液隨吐而出,暴吐易傷陰,久吐易傷陽,而出現陰陽俱傷、陰竭陽脫之象。如嘔吐重、出現嘔血,需注意氣隨血脫之危象。

下期講解:小兒嘔吐的中醫辯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我學推拿 的精彩文章:

TAG:跟我學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