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萬六千人的紅軍,長征後僅剩六千,人都到哪了?

八萬六千人的紅軍,長征後僅剩六千,人都到哪了?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都會師陝甘寧,經歷了長征的紅軍,還剩多少人呢?

紅一方面軍經過一年的長征轉戰,1935年10月進入陝北時,部隊從出發時的8.6萬人,只剩下6000人。

當時,由師長改任由原三軍團第十三團改編的第十三大隊大隊長陳賡回憶說:「我當大隊長,騎著馬在前面走,不敢回頭看,因為一看就把整個大隊看完了。」周恩來面對部隊嚴重的減員,心情沉重地說:「我們紅軍像經過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留下樹身和樹根。」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的長征隊伍,是中共中央所在,也是蔣介石集中重兵「追剿」的頭號目標,加上長征初期的錯誤指揮,部隊減員最為嚴重。

長征

1934年10月21日,在夜色掩護下,中央紅軍從贛南的于都縣突破敵軍包圍圈開始長征。出發前夕,中革軍委做了一個《野戰軍人員武器供給統計表》,裡面分別統計了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團和軍委縱隊、中央縱隊人數,共計86789人。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武器十分缺乏,全軍共有槍4萬支、子彈80萬發,平均每支步槍只有十幾發子彈,輕機槍才有百餘發子彈。中央機關的許多人手裡只有刀矛,長征隊伍中年紀最大的徐特立(出發時58歲)為自衛,手裡拿著一支紅纓槍,有時還當拐棍用。

在贛南、粵北突破第一、第二道封鎖線時,戰鬥並不激烈,紅軍卻減員1.3萬人。通過第三道封鎖線即湘粵交界的郴縣至宜章一線時,發生了激烈戰鬥,減員8600餘人。

由於紅軍在經過粵漢鐵路時動員了部分工人入伍,部隊略有補充,接近湘江前還有近7萬人。

11月下旬,中央紅軍進至位於湘江附近的第四道封鎖線,經九天血戰才殺出一條通道,減員高達3萬多人。大部分由新兵組成的八軍團下屬的兩個師,基本被打散,全軍團僅剩1000餘人。

許多領導人後來感慨,長征前匆忙組建新部隊,雖名義上增加了番號,卻缺乏戰鬥力,還不如把這些新成分用來充實久經戰鬥鍛煉的老部隊。

1935年4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時,減至2.4萬人左右,6月間同紅四方面軍會師時減至約1.8萬人,重新改稱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剛同紅一方面軍會師時,因剛剛離開根據地,又在川北開闢新區得到了補充,部隊有8萬多人,顯得兵強馬壯。

8月下旬,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組通過水草地。當時紅一方面軍因遠征疲憊,指戰員多體質衰弱,加上草地環境惡劣,減員很大。通過草地後,中央縱隊和紅一方面軍的主力一、三軍團只剩8000人,在左路的五、九軍團(此時改稱三十二軍)約5000人。

9月,因張國燾分裂紅軍,中央縱隊和一、三軍團單獨北上,到達陝北只剩6000人,而左路軍約5000人的原紅一方面軍部隊編入紅四方面軍系列,隨同再過草地南下。

紅四方面軍南下的8萬部隊,在川西遭到國民黨中央軍、川軍的聯合進攻,經血戰後仍站不住腳,被迫於1936年初翻越雪山進入西康藏區紅四方面軍在川康邊補充糧食極為困難,因戰鬥、病餓和逃亡減員一半,到1936年夏天只剩4萬人。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會合了在當地的紅軍7000餘人,恢復了紅一方面軍番號。當時陝北人少地貧,發展紅軍困難,於是1936年春,紅一方面軍東征山西,擴大了紅軍8000人。

據彭德懷回憶,此前部隊經過長征大都成了空架子。這時部隊充實起來,紅一軍團就有1萬餘人,加上紅十五軍團,野戰部隊發展到1.7萬人。此外,毛澤東還將中央紅軍的許多幹部派到陝甘地區發展地方武裝,地方紅軍也發展到近萬人。至同年秋,在陝甘寧地區的中央軍委直屬隊、紅一方面軍和地方紅軍相加,總數發展到3萬餘人。

有了根據地依託之後,紅軍又走上了發展壯大之路。

留在川康地區的紅四方面軍指戰員得知紅一方面軍在北方的發展後,紛紛議論說:「還是中央的北上方針是對的!」由於紅四方面軍廣大幹部要求北上,紅二方面軍領導也堅決主張北上同中央會合,這就促成了三大主力的會師。

「鐵流兩萬五千里,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苦鬥十年,終鍛煉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抗戰初期創作的《八路軍軍歌》前四句,概括了紅軍長征體現的堅定性和無敵無畏精神。紅軍經歷過萬里長征,雖然有嚴重減員,保存下來的人卻是黨和紅軍最寶貴的財富。

毛澤東認為,長征後紅軍人數雖然減少,力量卻比過去更強,這既是指黨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已由錯誤轉為正確,也是指紅軍的質量大為提高。

對於長徵結束後,紅軍還有多少人,過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如果從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時的全體人數統計看,西北紅軍超過8萬人。軍委對下屬各部人員的統計是:

紅一方面軍和軍委直屬隊共2.2萬人(包括紅軍大學800人);

陝甘寧地方紅軍8000人(另外在陝南有2000人);

紅二方面軍1.1萬人;

紅四方面軍及總司令部直屬隊3.8萬人。

至1937年夏,軍委統計在陝甘寧地區的紅軍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後方機關總計為7.4萬人,其中總部為4000人,野戰部隊為4.2萬人。同年8月紅軍改編時,野戰部隊編為八路軍三個師,編製4.5萬人。

經歷過長征的一些領導人講話,又常說長征後紅軍只剩下3萬人。這一數字也有其依據,講的只是經過萬里長徵到達陝甘寧的人員,而不計算陝北紅軍及長征後擴大的人員,以及長徵結束後西路軍損失的人數。

經歷過長征而剩餘的3萬多紅軍指戰員包括: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6000人;

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3000人;

紅二方面軍到達陝甘寧1.1萬人;

紅四方面軍在陝甘寧剩餘人員1.4萬人。

對長征後剩下的人數從不同角度的統計,才出現這兩種不同說法。

事實證明,經過長征考驗的指戰員,不僅在實際鬥爭中表現出堅定的革命意志,又有了豐富的戰爭經驗,多數戰士都可以帶兵當幹部。

紅軍人數雖減少,革命力量卻增強,最終發展成一支贏得全國勝利的大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屋 的精彩文章:

南京大屠殺:國軍將領蕭山令血染長江與南京共存亡
崇禎子女全部自殺殉國?不,此女逃出後成為吳三桂和清廷的噩夢

TAG: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