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正常:神權領袖和政權領袖的第一次會面

張正常:神權領袖和政權領袖的第一次會面

張正常天師和朱元璋之間君臣唱和,你來我往了幾年之後,張正常天師覺得這時的朱元璋已經今非昔比,令人刮目相看了。拿下了陳友諒這個勁敵之後,前面的道路已經非常光明。

至於張士誠這個鹽商出身的草頭王,似乎不思進取,估計不是朱元璋這個狠角色的對手。張士誠在當時雖然看起來勢大,但沒幾個人看好他,就連他自己的親生母親,對他都不抱希望。

據說後來在公元1366年,張士誠堅守的蘇州城破之後的緊急關頭,他的母親竟然笑著對他說:「我兒敗矣,我往日道如何?」可見張士誠之敗於朱元璋,只是時間的問題。

張正常天師覺得不能老是這樣謹慎的躲在後面,該到前台演戲了。所以至正二十六(1366)年,他帶上一干精心挑選的心腹弟子,去覲見吳王朱元璋。

亂世是要用重典,從其手段選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資料圖)

其實連張正常天師本人都對該如何和朱元璋這樣一個即將登上歷史舞台中心的人見面心中沒底。

因為人們口頭傳說中的他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他既是反抗蒙元暴政,組織領導能力極其突出的罕見人才,因為沒有幾年紅巾軍首領郭子興就將其養女馬氏嫁於這位眼睜睜烏雞變鳳凰的將才,但是種種跡象又似乎讓人覺得他有些殘忍猜疑,包括殺掉胡大海的兒子和整頓軍紀、樹立權威的種種手段。

亂世是要用重典,可是從為達到一種目的的手段選擇,還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但是想想他的貧賤出身和悲慘經歷,又讓人不能不產生無限同情和敬佩之情。

雖不職事於朝廷,同我一時,豈不千載一遇也(資料圖)

後來還專門下了《賜褒天師旨》

吳王令旨,夫天地之間,品類不等,生而無窮,惟人最靈。然而神聖之生,賢人所降,非常也,皆得天地至靈之氣故然,亦世間聖賢之常也。有天假其能,因天授人之歟。或為帝王,或為將相。

如釋道焉,或為佛,或為仙。雖或天地正氣所生,是由天假其能,故成數等。予聞漢祖天師,生而異常,眉崢須橫,兩目星馳電轉,神威萬倍。始西蜀,詣龍虎,役使鬼神,肇造玄壇。非獨自己為能止了身心,實與國民有補焉。至是捍大患,御大災,明乎三界鬼神,相繼留傳。歷代代代無有不崇者,何也,蓋由天師靈而有益者是也。予自草萊,因天下變,為眾所尊,不敢不竭心之誠,以安民庶。

每聞天師,今為我見,快哉。一睹覿面,天師瞳樞電轉,法貌昂然。雖不職事於朝廷,同我一時,豈不千載一遇也,可不奇哉。然而釋道之玄,深有意焉,愚者未知,知者勿迷。敬常則吉,非常則禍,福增滅矣。悅天師法貌,其容同祖,故有賜。

上再召入對,乃賜宴及金幣,還山

丙午年

一個即將做皇帝的人對於一個方外之人,如此直言的誇獎,這是非常罕見的!(資料圖)

在這則賜褒天師的話中,朱元璋為了表明對張天師本人和其家世的崇敬之情,甚至從人性論開始入手論證。

他說,天地之間人為貴,但是那些神仙聖賢,都是稟天地之靈氣所生,絕對非同一般凡夫俗子。這些人因為神稟異賦,所以為帝王將相或佛祖神仙。所以即使同樣是假天地之靈氣所生,也往往是分為三六九等,貴賤有別。他特別對漢祖天師崇敬之極。

他說,祖天師生而異能,眉崢須橫,雙目炯炯有神,威風凜凜。他無論在西蜀還是到龍虎山,其所作所為不僅僅是為了個人修鍊自己的身心,更為重要的是在於利國利民,捍患御災。為什麼即使朝代再怎麼更替,歲月再怎麼變化,人們都對其崇敬有加呢?是因為天師不但法術靈驗,驅神役鬼,而且祈福禳災,護佑國民。

朱元璋這裡還講到了他自己。他說,我出身貧賤,因為兵亂累立戰功為眾所擁,但是我從來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所以無不誠心儘力,以安定庶民百姓。

詔書中還濃墨重彩的講到了這次激動人心的神權領袖和政權領袖的第一次會面。且看它是如何寫的?朱元璋的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哎呀!百聞不如一見,今天一見,真是激動人心!先生清秀俊偉,雙目如同閃電一樣炯炯有神,氣度軒昂。

先生雖然沒有在朝廷任職,但蒼天將我們生於同代,我們真是千載一遇,難得啊!這裡朱元璋和張正常,竟然英雄之間惺惺相惜了!一個即將做皇帝的人對於一個方外之人,如此直言的誇獎,這是非常罕見的!

所以朱元璋認為他對於道教之認識非常深刻,他提出的著名觀點則是「敬常則吉,非常則禍」。(資料圖)

最後,朱元璋還順便講到了他對於道教的看法。他說,釋道二教,玄之又玄,博大精深,那些愚氓從來都不知道其深意,而有些了解其深意的人卻又深深的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朱元璋認為他對於道教之認識非常深刻,他提出的著名觀點則是「敬常則吉,非常則禍」。

就是敬重道教併合理利用它,將其放在一個合理的地位和常態,就能利國利民,暗助王綱。但是如果將其地位過分抬高,任其泛濫,則會禍國殃民。這一點不能不說是朱元璋的清醒和高明之處!

至於大大的賞賜禮物金幣和賜宴,自然不在話下。朱元璋如此厚待張正常,自然有他的利用價值!他深知張正常先生,不,確切的應該叫正一教主張天師,在這樣一個兵荒馬亂、伏屍百萬的年代所具有的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和深不可測的法力。

而張正常天師既然選擇了投靠朱元璋,便馬上馬不停蹄的忙碌起來了。因為各路軍閥混戰,百姓士兵死傷極其嚴重,所以瘟疫不斷。

哎,還是張養浩那篇《山坡羊 潼關懷古》揭示了千年來的歷史真實: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正常天師看到了戰爭的傷亡慘重和瘟疫帶給老百姓的死傷和恐懼。這一點朱元璋也是看到了,他還看到了由於長期的戰爭使得老百姓極其憎恨戰爭,渴望太平盛世的早日到來。

可是在這戰爭之際,士兵的死傷都無法及時醫治,更加沒有足夠的醫生去顧及備受瘟疫侵擾的百姓。另外,當時財政的困難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連修段城牆都得去訛富商沈萬三的銀子,哪來足夠的錢給百姓賣草藥呢?

可是瘟疫流行加上憎恨戰爭的情緒的蔓延極其危險,要是人心一垮,那可就一切都完蛋了。所以這時朱元璋馬上就想起了張正常。而張正常也是很想在朱元璋建國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本事和威望為其收服人心,從而一統天下。

未完待續······

(編輯:如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道門的「雞湯」與「毒藥」,你幹了幾碗?
從歷史來看道教起源:先秦道家的「人教」淵源(上)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