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古代雖然沒有空調,但同樣可以讓房間和有空調房一樣涼爽。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考古學家研究發現,早在周代就有貯存冰塊的冰窖了,當時甚至還有用青銅製造的冰鑒(相當於現在的「冰箱」)。把冰塊放入冰鑒,既可以為食物保鮮,又能釋放涼氣。

先秦時,一些貴族家中都建有「窟室」(地下室),這是當時貴族們在炎炎夏日的避暑勝地。後世人在家中客廳內挖一口深井,井蓋上有無數的通風孔,夏天的時候,冷氣就會從孔中冒出。當然,這種井還能冷藏瓜果肉蔬。現在的一些明清民宅中,還能看到這種古代的「空調井」。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比如,唐代有一宮殿名曰「含涼殿」,據說這座殿依水而建,殿內用水來轉動風扇,自然就有了冷氣,和現在的空調扇是一個原理。

民間也有這種類似的做法。劉禹錫在《劉駙馬水亭避暑》中描寫:「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可是,在這樣的專供乘涼的水亭中,即可避暑,又可賞景。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宋史》中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這是一場高溫導致的「熱災」。宋朝人一到三伏的夏日,就開始擺攤賣冷飲了,比如「生淹水木瓜」「雪泡豆兒水」「荔枝膏」……可惜,這些冷飲的配方失傳了,現在只能望梅止渴了。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明清以來,坊間流行吃蓮子湯。蓮子性味甘平,和吃苦瓜一樣,具有消暑的作用。而有些地方在三伏天時,喝涼茶、涼湯,吃涼粉來消暑過夏。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總之,沒有空調的古人,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消夏納涼。而這些納涼之法,總有幾分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涼快感,如果能懂得「涼由心生」的道理,達到「心靜自然涼」,暑氣自然也就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