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所揭示的交友之道——有三種朋友絕對不能交!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父母親人之外,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應該算是老師和朋友了。父母不可選擇,老師也是父母幫我們選,只有朋友,可以我們自己選。如果能交到一個良師益友,將會受益終身,如果不幸交到一個壞朋友,可能就要遺憾終身了。
父母非常關心我們的交友問題,因為關係密切的朋友,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甚至影響我們的一生。但什麼樣的朋友才是好的?什麼樣的才是壞的呢?畢竟每個人的臉上也不會刻著「好人」、「壞人」兩個字。其實這方面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留下了答案,《論語》中就有很多論述交友的句子,其中有一段就明確說明了交友的原則問題,《論語》上原文是這麼說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有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首先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朋友,有三個特點:
一,友直。能夠對我們講真話的朋友。不管我們的優點還是缺點,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他都可以直言不諱,毫不隱瞞,真誠的勸告,衷心的祝福,這是真朋友。
二,友諒。性情寬厚,有容人之量的人。欣賞你的優點,更能包容你的缺點,這樣的朋友可交。
三,友多聞。知識豐富,學問淵博的朋友。記住,有知識不算有學問,能說到還能做到,有真正的道德修養才算有學問。「多聞」可不是那些所謂喜歡八卦的「消息靈通人士」。
其次是對我們有害處的朋友,也有三個特點:
一,友便辟。有特別的嗜好,有怪癖脾氣的人,比如喜好賭博、偷盜、打架鬥毆等等,有這些惡習的朋友,盡量敬而遠之。
二,友善柔。表面柔順,內無主見的人。這樣的人表面看起來脾氣特別好,特別溫順,你說什麼他都不反對,你就是
要做犯法的事,他雖然心裡認為不對,但嘴裡還是不說,也不反對。這種朋友可以說是成事不足,敗事也不足。
三,友便佞。最壞的人。可以說是專門奉承迎合的拍馬屁高手,表面花言巧語,實則口蜜腹劍,一肚子壞水。這種朋友絕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要特別當心。
以上就是孔子提出的交友的基本原則。前面三種朋友多多益善,後面三種絕對不能納入自己的朋友圈子,如果因為對方隱藏很深,結交之初不易分辨,待日久暴露出這些惡習後,一定要當機立斷,與之劃清界限,避而遠之。


※弘揚傳統文化——《論語》經典名句分享之四
※君子和小人的十種不同,你交往的是君子還是小人呢?
TAG:論語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