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養生重點在於避病 千萬別做這7件事

三伏養生重點在於避病 千萬別做這7件事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濕悶熱的日子。這段時間是養生的好時節,更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以下7件事千萬別做!

1

好吃冷飲

喝常溫白開,樸素而養身。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好一大半。

在此給大家推薦兩個夏季適宜的消暑祛濕的佳飲:

1、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鐘,加適量冰糖,涼後飲用。

2、綠豆山楂湯:綠豆150克、山楂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冰糖,晾涼飲用。

大家要記得:小口慢飲方解暑!

2

濕發入睡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濕漉漉的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一定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3

空調吹背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濕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

在空調房裡穿衣服,要盡量過肘過肩,女性注意不露腰。

4

熬夜納涼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濕氣過重。

三伏天應該注意補一個午覺,二三十分鐘都可以。但如果過了1個小時,就會影響晚上睡眠了。

5

久坐不動

有些人不愛動,但是,久坐會導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適當排汗可以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有助於人體「排廢祛濕」。

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90分鐘。久坐還容易導致腿腳腫、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建議大家每隔半小時,就起身活動活動。

6

盲目進補

天氣炎熱並不適合進食滋補之品,這一時期稍稍不注意,進食不適當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

但可以適當進補西洋參,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7

日光暴晒

三伏天烈日高照,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引起皮膚脫皮、紅斑,嚴重的甚至會起水皰。

過度暴晒,紫外線會破壞膠原、彈力纖維,讓皮膚提前衰老,甚至引發皮膚癌。此外,強烈的陽光還會損傷眼睛。

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紫外線最強,這個時段要特別注意防晒。

廣積德提醒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洗熱水澡。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洗熱水澡這個習慣給忘記了,覺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夠清涼。其實天氣越熱,熱水洗澡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後身體會覺得神清氣爽,並不會覺得出汗難受。

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室內外溫差過大。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但這個能力是有限度的。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一般開空調兩三個小時後,應該開窗戶透透氣。

轉發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夏季吃薑的好處及誤區
《論語》:什麼樣的人,交什麼樣的朋友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