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水間 素履可往 品周永水墨

山水間 素履可往 品周永水墨

我有一些獨處的喜好。比如在雨後泛起微嵐的時候,去附近人少的山間呼吸新鮮空氣,抑或聽聽野泉小瀑的梵音。若是接近昏晚,便會關了燈就著暮色,沿山路緩緩隨風而駛。好像一切機動的光或聲都會驚擾山中的靜氣……

我這樣的痴算是淺的。南朝畫論家宗炳,一生拒入仕宦,偏鍾情於遊歷山水。老疾將至,便坐卧於四壁所畫山水素繪間,撫琴動操。剎那間,眾山絕響,似坐窮泉壑,行吟雲涌……真可謂形可媚道。我想,山水間,應該是有神靈棲居的吧。

品周永水墨,便似臥遊山水,靜氣而又詩意。

李白曾寫--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說的是色如黛眉,修嫵靜好的西梁山。此地山巒煙曠,洲渚掩映,吸引了一眾古今文人親往。而周永便是出生在這裡,一位生長在風景里的畫家,他的繪畫更是一直不懈追沐山水間的神明性情。

起初,冥頑少年,亦是懵懂無知。機緣妙趣,在又一次的罰站中,被老師雲淡風輕一樣的運筆揮毫給定住了。渾厚華滋的清韻筆墨不同凡俗,能夠被吸引住,足見少年的天資稟賦。老師羅積葉,是大家林散之的入室弟子。至此後,潑皮頑猴仿若被正了性情,便跟隨老師遊歷寫生,讀識畫畫。故事的開頭有些好運氣,過程卻是艱辛磨練的。九十年代,不滿足於有限的藝術眼界,更是辭去人人艷羨的國企職業,遵從內心嚮往,毅然北漂求學求藝。又遍游山川雲水,積潤養識。

他的筆墨透逸出自然物象及遊學心境渾然一體的境界。用繪畫表達對山水的崇仰,必繞不開筆墨。無論筆多墨少,還是墨多筆少,都離不開內美二字。古以來,筆墨的高意境,便是追求物與象的圓融思辨。

他說,用筆是一幅山水畫的概煉之魂,混沌空濛的墨色中,線的遊走要有呼吸質感,有時是書法的轉承筆意;有時卻又是拋開這些技術考慮,進入無意識的意念而自然為之。這樣說,有一點老子的無為而為,這就是筆墨進入修養層面了吧。我想,線的玩味,何嘗不如人生呢?筆墨中的自然物象,以及探索中的澄懷觀道……

觀其畫,確實筆筆連貫,且筆筆見筆意,筆筆無痕迹。一切抑揚頓挫,枯潤參合都在打開糅合的往返中達到平衡。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未知未覺是怎樣的畫境。這大概就是藝術內美的體現--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尾。

除了用筆有研究外,他又是善用淡宿墨的,且喜多層的積累疊加,不顯垢氣,卻是愈添瓦亮。我問老師最多用過幾遍,他笑到,到滿意為止吧,但不是塗抹,是一種很大的邊糾結邊突破重圍的燒腦運動。不斷的肯定否定,直到和諧停勻……

黃賓虹曾說:「畫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靜高潔之觀,而後以幽淡天真出之。」宿墨積累,是一個比較難以把控的筆墨修養。用壞了,畫面顯污濁。用到恰到分寸,卻是透亮蒼潤,筆痕重疊,亦筆亦墨間,古意便漸次舒展開。

清代畫家鄭珊曾向青年黃賓虹畫授「實處易虛處難」六字畫訣,虛與實,需反覆角色互幻……大概心懷淡定,方能筆出簡淡吧。雖往複,亦痴痴迷戀。我想,寫字畫畫只是技藝,就像愛寫詩只能接近詩境,畫畫也只是接近於畫境。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是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的,所以周永說,自己是一直在路上的心態。

「我心中始終有這束光,借著光,我要努力渡過去,去到那個如你所說的境,那個有神靈棲息的山水間。這大概也就是我的一點信仰了吧。」周永如是說。

呵呵,於生,是淺的,但並不影響我們生在風景里渡自己。人生有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品周永水墨,如漸次入三種山水間,你要素履一些,可往。

周永,別署老永、滴石。

中國傳統水墨畫研究院副院長

北京虹道書畫院院長

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畫家

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

出版:中國畫當代名家《周永畫集》,超然象外《周永山水小品集》。

現居北京。其作品率意蒼潤,用筆雄健奔放,隨意自然,節奏明快,章法嚴謹,在變化中求統一,部分作品為全墨形,不著一點「色相」,滿紙氤氳之氣,極為「雅緻」,厚重的運筆以及對中國畫傳統的獨特體悟,獲得行內人士的認可和好評。

人民日報海外版歐洲刊 吳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珺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珺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