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éMagritte 超現實狂想曲

Gypsy With A Song
Definitive Masters 1947
Django Reinhardt
00:00/03:02
分享來自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里特的故事和作品,感受一些神秘的超想像力。
超現實主義源於主張破壞一切的達達主義,年輕人們厭倦了戰爭和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掀起了這場詩意的革命,他們試圖在藝術中擺脫一切束縛,只求看到客觀事實的真面目。
這是一種充滿主觀感受性的藝術形式,有關夢境、幻覺和潛意識。
因此,虛與實的處理成為了超現實畫派的技巧所在,畫家們往往通過質感與形體的轉變,用稀疏平常之物給人以震撼,呈現出「痙攣性的美」。
布勒東在《第一次超現實主義發言》中提出了這樣的美學信條,「不可思議的東西總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議的東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議的東西才是美的」。
而被喻為超現實的「連環殺手」的馬格里特則以其符號語言見長,也許是早年壁紙設計的工作經歷賦予了他的作品獨特的插畫風格。
在馬格里特的肖像畫中,人物或背對畫面,或面部被偶然事物遮擋,這是因為他蔑視用色彩作人物肖像。
而頭戴圓頂禮帽身著黑衣的紳士也成為了其後期作品中的經典形象;背對觀者的姿態給人以雙重凝視的思考。
馬格里特一生的創作風格幾乎一致,人們總是在他的畫布上看到慾望、隱藏、疏離和封閉的情緒,在一片死寂的安靜之中;天空和大海是其筆下常見的景象。
《The falsemirror》中眼睛的視網膜上投射了藍天白雲的模樣。而畫家想要表達的是,人的眼睛其實是一面錯誤的鏡子,它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非自然本身——世界上沒有眼睛看得見的「真實」,繪畫的「真實」也只是圖解了這種的幻覺而已。
這不是一個煙斗,是一個煙斗的圖像,是一個想法的表示。表示也不等於現實,只是它的一個解釋。超現實主義即在於,我們從來沒有也不能完全客觀地表現整體的現實。
而這些平凡又奇異的畫作背後的「連環殺手」本身也有著普通又清奇的生活。
馬格里特14歲時,素有自殺傾向的母親投河自殺,被發現時,睡衣「像水草一樣」纏繞在她的頭上。自此之後的馬格里特變成了人們眼中的問題少年,後人也常常以為其創作的破碎女體畫與之有關。
24歲時,馬格里特與兒時玩伴Georgette Berger結為夫妻,對於這位青梅竹馬的愛人,他的愛是遷就的——喬吉特是個謹守天主教規的樸實姑娘,嚮往著在鄉下大房子里相夫教子的安穩日子,作為無神主義者的馬格里特本想一生漂泊巴黎,卻為她買了一棟巴黎郊區的小公寓(因為空間不足,馬格里特還養成了在廚房桌子上作畫的習慣),並忍下了其他反宗教超現實主義畫家的閑言碎語。
走進馬格里特和喬吉特的家中,到處都被布置得一塵不染,一切都是最平凡的樣子,很難將眼前的景象與這位魔幻現實主義大師聯繫在一起。而馬格里特正是在這平凡不過的生活中「跳出正常人的境界」,「使藝術永垂不朽」(契里柯)的。
圖片來自網路
文字:yidou
關於睦野
睦野課程
睦野同學
睦野環境
睦野生活
睦野美學
GIF


TAG:睦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