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晟眾智華‖管理者角色應當如何定位?

晟眾智華‖管理者角色應當如何定位?

GIF

歡迎點擊「晟眾智華」關注呦~

當今時代,管理角色無處不在,大到國家機構,企業機構,小到家庭成員。那麼,當我們的角色轉變成為管理者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廣義來說,所謂管理者,是指「擁有部下的人」。最近沒有部下的管理者、被稱作專業崗位管理者的人在不斷增加,但其

所要求的技能是不變的。今天我們來主要探討作為專業管理人員應具

備的條件。換句話說,也就是管理者應該怎麼做?

如今我們身處於一個要求「改革」的時代,在顧客意識個性化、多樣化以及技術發展、公司內部每個人要求不斷變化的今天,經營管理層要想直接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未來的管理者把握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自已思考解決方法,並發動上級、同事、外部的相關人員,達到自己希望的狀態。

因此,要有各自職位中明確的「自我意識」,該部門存在什問題,該如何解決,要切實地抱有這樣的問題意識。這是作為管理者的基本條件。

雖然原則上理所當然要依據組織方針進行管理,但如果組織方針不明確,就要調查公司內部,自己決定應該實現什麼目標,相信自己,自主行動才是現代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不能把方針不明確所以什麼都不做作為借口。

實際上,既然被起用為管理者,那麼對於負責的領域就沒有比自己更了解的人。站在最容易找出問題這一立場上的人要把握公司內部的問題,並主動解決間題,最有效地活用組織。管理者不是接受上面的指示,執行指示的實施責任人,而是要成為更主動的、更自律的專業管理人員、部門經營者。

具體來說,要將工作的軸心由「管理」轉向「改革」。在管理業務管理、人事管理等「管理」事項的同時,希望能充分發揮「改革」者的作用,通過新的想法、方法大力改革現有的業務和組織風氣。

乍一看「管理」與「改革」是矛盾的。對於習慣於管理活動的管理人員來說,改革活動是不同性質的,不通過有意識的努力就無法克服這種性質。但是,如今,圍繞管理的外部環境在快速變化,沒有改革行動力的管理人無法應對這個時代。

同時,在不能嚴格遵守既定事項的不完善管理狀態下,要進行需要集中努力的改革是很困難的。今後的管理活動要以改革活動為前提,如果你以成為專業管理人員為目標,就要兼顧這看似對立的兩種活動。

眾志成城 智富中華

「管理者」是危險的職業

管理者這個崗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危險的職位。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以此為分界點,有的人升為總公司的經營者;有的人調任到集團公司或客戶公司擔任董事;也有的人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做到退休,甚至有的人有時被捲入惡性事件中,陷入意想不到的境地。尤其是在近幾年,轟動社會的企業惡性事件頻頻發生更是使管理層站在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崗位是一個與自己之前所經歷的環境完全不間的危險職位。擔任管理人員後,前方既有光明大道也有暗溝險境。此後要與多年關係密切的上級和間事分開,獨自驗證自己的實力,可以說這是一個人生的分水嶺式的崗位。

而今後會如何發展,一切都取決於自己。你作為管理者發揮了什麼作用、留下了怎樣的業績,這都會極大影響你未來的發展方向。

說管理者是個危險的職位的另一個原因是,能給予自己意見的人很少。

關於這一點,只要回顧一下自己進入公司後的歷程,就會非常明白了。作為新員工或中堅骨幹員工時,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提醒和指導。但是,隨著自己升為管理層,別人的提醒減少了,最後再沒有人面對面地提醒你。

但是,管理者也是普通人。既然是人,就都有長處和短處,而沒有人批評你的短處和缺點,這是非常危險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方法只有一個。要主動進行自我評價,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或者自己主動去徵求他人的意見,想盡辦法不讓自已的缺點給公司帶來損失。

不管怎樣,了解自己是作為管理者的首要條件。誇張地說,管理者活在部下和外部人的阿諛奉承之中。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不斷聽這些阿諛奉承之詞,會產生可怕的作用,就如同麻藥一般,使人失去正常的判斷力。而且這個弱點

不僅僅是給自己,也會給部下和公司帶來巨大損失。

「在一個職位,做好一份工作」

在時代變化中,改革者作用逐步增強的管理者、處於人生分岐點這一危險職位上的管理者的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同時也是困難重重的工作。

這些管理者工作的基礎原則是「在一個職位,做好一份工作」。在歷任的每個職位中,至少要留下ー個以上對公司有意義的工作和業績。

這個工作或許是中央部委科長推行的新政策、建立制度或推進路線;或許是連鎖店的店長到業績不良的分店去重振業績;或許是醫院的主任改善內部系統,建立體制,實現數量化,把握整體;或許是工廠廠長解決一直擔心的品質問題。

當今後回首自己以前的工作時不能說「在那個崗位上的幾年,反正挺忙的」這樣不確定的話,要確信達成了自己堅信的、認為必要的事情。這是作為管理者的基本所在。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未來的管理者來講,最重要的是擁有明確的目標。井且,要求站在領導位置的管理者,通過發動他入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管理者擁有部下,發動部下完成必要的工作。在自己直接行動的間時也要利用部下的力量,使其充分發揮潛能,達成自已的目的。也就是說,一定要有能發動他人的能力。

同時,要在公司內實現自己堅信的的目標,不僅僅要發動部下,還要發動上級或其他部門的管理者。甚至必須要發動客戶等外部人員。針對每個人,自己要有「一視同仁的」

「推動他人的能力」。這是具有自發性意志的部門經營管理者所必需的條件。

管理者應遵循的三大原則

管理者應盡的職能按業務和人這兩個方面的管理與改革分為了四大塊。為了高水平發揮職能需要遵循以下三原則

(1)整體最佳

這裡所說的「整體最佳」是指站在經營整體立場上的最佳。管理者常常需要站在更高一個階段去思考,去行動。如果只顧現在職位的工作,很容易會招致上級的不信任和不滿。相反的,每層次的管理者如果都能站在更高一個階段去思考和工作,

那麼企業整體可以更柔性地、有效地運作。

(2)目光長遠

管理者需要遵循的第二原則是「目光長遠」。

這有兩個意思。第一,要預見未來,致力於很費時但能出成果的工作。不要把短期的日常事務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應把這些委託給部下,有必要的時候再前去支持。

目光長遠另外一個意思是在工作的選擇上,要重視從長期看起來能產生更大成果的工作。在現在的時代,因懼怕風險只做半途而廢的工作會被人輕視。要去挑戰長期最佳的或者將來最佳的工作。

(3)重點集中

最後應遵循的第三個原則是「重點集中」。看清自己的業務重點,集中全部精力,重點突破,應該重視這樣的工作方法。

只要想想管理者所要面對的情況,就會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堆積如山,一個一個逐個解決需要耗費相當的精力。但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必須要將情況簡單化,集中自己的精力。以「在一個職位,做好一份工作」為原則,集中精力在重點問題上。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晟眾智華 的精彩文章:

TAG:晟眾智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