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森製藥亞太區主席翁愛華:創新醫藥需要創新的監管手段

楊森製藥亞太區主席翁愛華:創新醫藥需要創新的監管手段

翁愛華(Ai Hua Ong)

楊森製藥集團亞太區主席

TOP HER | 十問

TOP HER:在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i Hua:在強生集團工作的27年,一路從產品專員到亞太區主席,雖然同在醫療行業,但醫療器械和製藥在工作內容上有很大的不同。這需要我在短時間內快速學習醫藥產業,了解市場格局和創新趨勢,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另外,每一次上升,我要儘快進入新的角色,贏得員工對我的信任。作為企業的領導人,我要去了解我的員工,讓我的員工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對我的信認與信心。

TOP HER:27年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瞬間是什麼?

Ai Hua:2009年我被派到中國負責強生在中國醫療器械方面的業務。對我來說,那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難忘也是意義特別重大的一年。當時醫療器械在中國的業務處在低谷期,企業產值呈負增長,人員流失率也高達30%。對我來講,當時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如何實現企業經營局面的扭轉。此前我沒有在中國生活過,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全新的經歷。我要去學習如何激勵我的員工,讓他保持對行業的希望,了解我們擁有扭轉局面的潛力。讓他門知道只要我們在一起努力,就可以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於是我就到全國各地去和我的員工見面,在見面的時候我會問他們三個問題:

第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做什麼;

第二,目前為止,哪些是公司做得好的,是需要保持下去的;

第三,現在我們最迫切需要做的是什麼。

我發現,只要我們向員工提出這些問題,他們就特別願意發聲,做出反饋,同時也了解此時應該需要做的事。作為公司的領導人,我們需要向員工提出這樣的問題,學會聆聽他們的聲音,讓員工體會到公司管理層對員工的重視。我們相信員工能夠成為扭轉公司局面的解決方法中的重要一環,最終我們也做到了這一點。

TOP HER:現階段中國職場女性需要哪些支持?

Ai Hua:對於女性職業發展來講,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公司建立了一套女性職業發展的支持體系。女性跟男性一樣,在人生中有不同的階段,我們要在女性不同的人生階段中對她們提供支持,讓她們職業生涯中實現不斷地攀升。

有的女性對自己在職業上是很有追求的。如果她們的職業發展出現新機遇,但是與此同時她又是第一次當母親,這時候她們就會想到要放棄職業發展的機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向家庭。我本人也會向我們團隊當中處於這種情況的女性員工提供諮詢意見,幫助她們想清楚。

人們對職業的精力投入是長期的。但在家庭生活中,不同階段對精力投入都有不同的需求。放棄這次的機遇可能意味著失去未來職業發展的機會,然而長期而言只要有能力在職業上還是會有新的機會。

TOP HER:在醫藥行業中,如何減少性別偏見?

Ai Hua:的確,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公司所有的員工都要進行培訓。這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偏見,同時了解自己潛意識裡面存在什麼樣的偏見。在培訓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在面試篩選過程當中儘可能的做到客觀。

我們也會通過AI技術,在崗位描述中儘可能使用中性的描述。儘可能排除在崗位描述語言當中傾向於任何一種文化、性別或者是教育背景等等。

消除無意識偏見是一門學問,在公司也有相應系統化的培訓。

TOP HER:您的管理風格是怎樣的?

Ai Hua: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挺開放開明的領導,特別是在中國沒有人叫我翁總,大家都叫我愛華。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身邊的人、我的員工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感覺非常輕鬆、自在,只有在這樣一種關係下他們才會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這樣也能夠幫助我更好地了解我的員工,從而能夠跟員工之間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作為領導,我也希望自己是一個平易近人、善於聆聽的人,只有當我主動去聆聽員工們的心聲,才能更好地贏得他們的信任。每次我去了解大家的想法的時候也能夠聽到很多有益的意見,這在我決策的過程中給了我很多的幫助。

TOP HER:您認為什麼類型的人才更有價值?

Ai Hua:我覺得人才首先第一點就體現在價值觀上,要誠實,這是最重要的;

第二點就是具備敏捷的思維和包容的心態,總是願意嘗試新的東西,願意去學習新生事物;

第三點富有活力和能量,尤其是對待生活的態度上總是正面的,總是願意積極地去尋到解決方案,是踏實有責任心的人。

TOP HER:愛華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Ai Hua:我習慣早起,一般早上5點鐘起床,如果在家的話就會跟我的先生一起溜狗。早餐不會特別匆忙,因為知道是繁忙的一天,我會在享用一頓豐盛的早餐之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工作的日程基本上前一周都已安排好,我的大部分工作時間是和不同的人見面、開會,包括和員工之間的會議,以及和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客戶及相關政府部門的會面。

每天我都會安排1小時用來閱讀,我重點關注醫藥行業近期有哪些最新的信息,特別是在創新和研發方面都有哪些動態。

TOP HER:在中國商業快速迭代、創業創新氛圍之下,您和企業如何推動創新?

Ai Hua:目前在中國,不管是生物醫藥還是整個醫療健康領域現在有很多的創新,這對中國來講是一件好事,因為中國正在從一個製造業大國轉型為一個創新型國家,這不僅對中國是有益的,而且對全球創新的驅動也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力量。

西安楊森採用的是內部創新和外部合作創新並舉的策略,我們非常重視跟新興企業展開合作,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12月我們和南京傳奇生物科技公司就CAR-T技術展開合作。

過去10年中,西安楊森50%的創新成果是來自於我們和外部合作夥伴聯合開展的創新項目,我們把創新研發的重點是放在了那些亟待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上,我們希望尋求到的解決方案是那些既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也能夠對於整個醫療體系發展有所幫助的創新型方案。

TOP HER:在醫藥領域,亞太區於楊森全球創新網路貢獻有多大?

Ai Hua:楊森在亞太地區的創新對於全球創新的貢獻,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在疾病領域的貢獻,另外一個是在科技研發方面的貢獻。

我們在中國設有研發中心,著重研究的疾病領域是肺癌。肺癌不僅在中國有很高的發病率,同時在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發病率也很高。我們非常關注的領域還有乙肝和血液腫瘤。在印度我們主要關注肺結核疾病的防治,著力研發能夠治療多耐藥性的肺結核疾病的口服治療方案。

從科學角度來講,在中國設立的亞洲研發中心是對全球研發網路的關鍵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在這裡主要開展的是生物標記物鑒別等工作,同時也在醫藥化學領域做很多其它相關的研究工作。

TOP HER:在未來,您與楊森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Ai Hua: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在尋求最佳藥物的時候,所走的創新路徑已經和以往完全不一樣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去跟監管部門進行溝通,讓他們能夠更多地看到這些創新成果,並對這種創新型醫藥能採用新的監管手段、監管方式,這樣更有利於創新藥品的上市。

第二個挑戰是如何在最大範圍地讓我們所經營的這些國家的患者用上這些創新型的藥品。患者藥物可及性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醫療體系內外工作人員的能力,還有就是新葯研發上市前後的融資機制的問題,這期間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些都是整個醫療體系對於創新葯企提出的共同的要求和挑戰。

作為創新藥物,如果不能夠讓患者用上,在可及性上有障礙和困難的話,那麼藥物就不能夠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只能夠停留在實驗室內。

作者 | kiki gao

編輯 | ME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楊振寧三問:中國為什麼培養一流的科學家不太成功?
亞洲需求激增 煤炭貢獻了澳洲最多的出口收入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