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當年在東德仍然駐有強大軍隊,但卻為自己利益開出「好價錢」

蘇聯當年在東德仍然駐有強大軍隊,但卻為自己利益開出「好價錢」

在當時,蘇聯在德國東部的駐軍是十五萬人,其中正規軍六萬,九萬是青年軍,還有軍屬累計大約五十四萬人。假如蘇聯想要發難的話,那麼這些蘇聯軍隊以及他們的家屬實際上是得不到任何後勤支持的。北約軍隊在西德的駐軍有美軍七萬,法軍三萬,英軍兩萬,再加上兩德軍隊四十多萬,兵力上比蘇聯軍佔壓倒性優勢。這些蘇軍反而變成是被扣押起來的人質。

蘇聯內部已經分崩離析了,德國統一發生在1990年10月,而蘇聯解體在1991年,前後相差不過幾個月時間。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跟俄羅斯黨領袖葉利欽可謂是鬥爭到最關鍵時刻,戈爾巴喬夫根本調動不了部隊,而葉利欽也不想把部隊派出去到國外去。這就破除了德國統一的最後屏障。

1989年10月18日,東德總統昂納克被迫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東德政府對內政的控制力進一步減弱,各地爆發的遊行示威活動一浪高過一浪。在當時的蘇聯看來,東德已經保不住,既然早晚保不住,不如現在賣一個好價錢,對西德開出一個足夠高的價碼。

當然,為了換取蘇聯不干涉東西德統一,西德政府也願意不惜血本對蘇聯大出血,以巨額經濟利益收買蘇聯。首先是蘇聯欠西德的幾百億美元外債一筆勾銷;其次是三十萬蘇軍從東德撤回,幾十億美元搬遷費、安置費西德全部掏;再次,二戰時蘇聯佔領了東普魯士,並和波蘭平分了東普魯士國土,也就是現在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德國正式簽署協議,放棄對東普魯士領土的追索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表天軍評 的精彩文章:

他是開國少將,解放海南島時是指揮登陸作戰的一線最高職務指揮員
《士兵突擊》為何拿最好的鋼七連「開刀」,真是沒有別的辦法了?

TAG:上表天軍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