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中首次發現蛇類標本
健康
07-20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操秀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等科研人員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了一個9900萬年前未知的物種。該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雜誌《科學》旗下子刊《科學進展》上。
據悉,此次研究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此地的琥珀距今約0.99億年。學者將這件標本命名為緬甸曉蛇。胡岡谷地發現的脊椎動物琥珀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了解三維保存恐龍時代古生物的絕佳機會。
據了解,蛇化石極為稀有。雖然到了晚白堊世早期(約1億至9500萬年前),南歐、非洲、北美、中東和南美都曾發現過蛇類化石,但是,此前人們從未在琥珀中發現過蛇類。
「我們在2016年初陸續發現了這些蛇類琥珀,然後耗費近一年的時間來重建骨骼的三維結構。」論文合著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表示。這批標本中最重要的一件已經有些許腐爛,暴露出骨骼,這種情況反而對顯微CT等無損設備的成像十分有利,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學者們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邢立達介紹,新發現表明古代蛇類曾在海洋邊緣的森林中生活,也揭示了該地區有著更廣泛的生態多樣性;最後,新發現對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性有著重要研究價值。


※警惕關店潮背後的預付費風險
※研究稱古人類「幼童」能直立行走也能爬樹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