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女子最屈辱的刑罰,沒法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特殊的標籤

古代女子最屈辱的刑罰,沒法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特殊的標籤

古代女子最屈辱的刑罰,沒法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特殊的標籤

古代刑罰多種多樣,其中有一種雖比較輕但犯人們常常聞風喪膽,尤其是女性犯人,一旦受了這種刑罰那她的一生就算是徹底毀了。這種人見人怕的刑罰便是墨刑,它也常被人稱作黥面或者黥[qíng]刑。

墨刑的操作手法和紋身極為相似,相傳墨刑就是受了紋身的啟發才發明出來的。不過墨刑一般都是在犯人臉上實施,行刑時犯人面頰上或者額頭上將會用刀子先刻上要刻的字,一般是犯人的犯罪類別、或是發配地址。刻完之後還要趁著傷口未癒合立馬抹上墨水,如此一來待到傷口結痂時縮刻的字就會清晰地映在臉上。

墨刑雖是受了紋身的啟發,但它和紋身比較起來還是有較大的不同。一來墨刑行刑的位置一般都在臉上,為的是醒目、防止犯人逃跑,同時也讓犯人的自尊大受打擊,而紋身紋在臉上的卻鮮有耳聞。二來紋身的內容隨心所欲,為的是好看、個性,而墨刑則是固定的內容,且一般令人感到無比羞恥。

說起來墨刑其實是我國古代比較古老的一種刑罰,周朝就已經有用黥面者守門的習慣了。因為被刺了面的人一般不會跑也跑不掉,所以用他們來當守門人在合適不過了。春秋戰國時期不僅有墨刑,而且受了墨刑的人還常被派去做苦役。

秦朝時期就有「黥京城旦」一說,講的是當朝丞相李斯讓天下百姓焚燒四書五經,一月之內還沒燒掉的就要被刺面、然後派去修護城牆。在後來的農民起義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受過這種刑罰的囚徒,可見其影響之大。譬如英布,他常被人稱作黥布,就是因為小時候犯了法、臉上受了墨刑。

事實證明歷朝歷代或輕或重都有墨刑的存在,唐朝時期段成式的兄長曾偶然間拾到一塊人的顱骨,他本打算用其來配一味葯,但定睛一看顱骨上竟淡淡地刻著「逃走奴」三個字。揣摩之後他斷定,這應該是一個受過墨刑犯人的顱骨。這一事實也論證了墨刑能透過皮肉印到骨頭的說法。

《水滸傳》里也有不少關於墨刑的描寫,比如林沖被高俅和陸謙陷害入獄,發配之前他的額頭上就被刻了字。宋江武松等人也有同樣的遭遇,臉上也曾受過墨刑。前面我們說過,墨刑不單單在行刑時刺痛人面部敏感的神經,它將跟隨犯人一輩子,一旦犯人臉上被刻了字,那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特殊的標籤、自尊心將遭受極大地打擊。

清朝時期這種刑罰有所減輕,刺字還是要刺的,但是可以選擇不刺在臉上。比如犯了盜竊罪的犯人一般都在小臂上刺字。不過這種規定也常有更改,比如1665年時逃亡者還只是刺小臂、十年後又必須刺面了。另外,滿人和漢人也要區別對待,一般滿人只有重犯才刺小臂,而漢人一律刺面。

正是由於墨刑對一個人的名譽和尊嚴影響甚重,所以古代女犯人最害怕遭受這種刑罰。畢竟古代女性多數還是要靠家庭生活,一旦受了墨刑哪還有臉面見人,接著人生也將被葬送。不過當下的年輕人似乎挺喜歡紋身,雖然不是在臉上,但同樣很有個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芷天視頻 的精彩文章:

江西省最小的一個地級市,歷史很悠久,經歷了兩次莫名其妙的改名

TAG:芷天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