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突如其來的叛亂,張遼做出一特殊舉動,一舉平定穩定軍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叛亂,張遼做出一特殊舉動,一舉平定穩定軍心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遼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前,主人公是張遼。原文如下:

時荊州未定,復遣遼屯長社。臨發,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起火,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乃令軍中,其不反者安坐。遼將親兵數十人,中陳而立。有頃定,即得首謀者殺之。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時,荊州尚未平定,曹操再度派遣張遼前往長社縣。大軍尚未出發之際,軍中突然有人發動叛亂。時值半夜時分,軍營中火光四起,喊聲震天,所有將士都被驚醒。張遼對身旁的將士們說道:「並不是全部的將士都參與叛亂,一定是有人在製造事端,企圖以此動搖軍心而已。」於是,張遼下令凡是沒有參與謀反的將士一律呆在原地不動,自己則與十多名親兵站在將士們當中,沒過多久,叛亂便被平息,叛亂的頭目也被抓獲斬首。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張遼在面對叛亂時的舉動,叫做「中陣而立」,意為站在軍陣之中,比喻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這也是由《三國志》作者陳壽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說到漢末三國曹魏集團的著名將領張遼,後人留下的大都是一個勇猛無敵的印象。這也難怪,早在張遼隸屬并州刺史丁原時,就以武勇而聞名《三國志·張遼傳》中「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便是明證。

除了武勇之外,張遼的膽量在曹魏將領中也是獨樹一幟的。在圍剿徐州豪強昌豨的戰鬥中,張遼深入虎穴,隻身勸降昌豨,這一壯舉令曹操都感到非常吃驚。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威震逍遙津」一役,更是張遼智勇雙全的一個典型戰例。難怪東吳民眾聽到張遼的名字會聞風喪膽。

本文所提到的這則故事,雖說是張遼軍旅生涯中的一個插曲,但卻對張遼的能力做了一個上佳的詮釋。雖然子虛烏有的「五虎上將」深入人心,但歷史上真實的「五子良將」卻更為貨真價實,而在這「五子良將」當中,張遼更是排名第一的佼佼者。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零六:劉曄的說辭,卻引發了皇帝與大臣的爭論
鄧艾提出的建議,為何能為滅亡東吳奠定基礎,該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