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三邀》,別名羅生門

《十三邀》,別名羅生門

《十三邀》對話姜文那一期出來大概有一個月了,我才突然想起來要看這個節目。

這是我第一次看這個節目。結果我不僅看了姜文這一期,我還把俞飛鴻、李誕、馬東、蔡瀾、白先勇、李安的都給看了。當然,兩季加起來有二十六個嘉賓,遠遠不止這些,應該之後我也會把其他十幾期都給慢慢看了。

因為特好看嗎?並不是。

看到五分鐘的時候,就如大多數人所說,我感受到這是一場「盛大」的尬聊。

但說實話,也不難看。

在與姜文碰面之前,許知遠是做了準備的,他去看姜文生活過的大院,去看那根煙囪,那棵棗樹,去和同院的人聊天。在車上的時候,他不無興奮地談論待會兒想和姜文聊些什麼。

這是這個節目非常好的地方,許知遠是真誠的,至少對於自己想要對談的對象是充滿期待的。所以他會去作準備,在心裡預想個幾百遍待會兒要怎麼發問。

現在,談起許知遠,很多人就直接把「油膩」這個標籤給甩到他臉上去了。但是這個「憂傷」的中年人仍舊和從前一樣執著于思考,所以在對話中,跟著嘉賓的思路發問對他來講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他的真誠和思考,並不能避免尷尬。

之前,有個朋友看了一期《十三邀》,然後給我說:「剛才好尷尬,兩個人有好一陣子都沒說話。」

其實這樣「尷尬」的場景,幾乎每一期都有出現。

比如最近這期,他想和姜文聊聊個性的封閉性,歷史的厚重感,創作的困境,以及對現實的叛逆。這是他定義的姜文,所以他也從這個定義出發,去推進他們之間的對話。

可姜文不這麼想。

姜文告訴他,這一切都是誤讀。

前提被瓦解了,對話還怎麼繼續呢?

再比如去年年初熱度很高的「對話俞飛鴻」,許知遠也在這之中遭遇了同樣的困境。

其實看到這兒,問題已經出來了。

許知遠不是在採訪嘉賓,他是在尋求共鳴。

他自己的內心已經下了一個定論:當今的社會太過於娛樂化,當下的年輕人太過於浮躁,而這種現象,是不對的,是需要人來把這些年輕人「撈出泥潭」的。

那麼年輕人應該做什麼呢?讀書,思考,從事「高雅」的活動,回歸傳統。

所以,對於俞飛鴻出演《小丈夫》一類的通俗劇,他痛心疾首。在他心裡,像俞飛鴻這麼聰明的人,就應該接有思想深度的片子,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庸俗」的東西上。他發問,期待俞飛鴻給一個諸如「受困於市場、不得已」的解釋。

可俞飛鴻不這麼認為,她並不排斥《小丈夫》。

可以看出許知遠真的是太喜歡俞飛鴻了,他對此絲毫不加以掩飾,可他的喜歡,更多的是一場羅生門。

他所喜歡的,所想要採訪的俞飛鴻,其實未必是真實的俞飛鴻。

馬東這一期亦是如此。

許知遠一廂情願地認為,馬東不應該去做《奇葩說》這樣「庸俗」的節目。馬東的心裡,一定也和自己一樣充滿了矛盾與痛苦。他做《奇葩說》,只是出於對生活無奈的妥協。

可事實上,馬東說自己「沒那麼自戀」。

許知遠也在試圖和他所不能理解的嘉賓接觸,比如李誕。但是他的目的仍舊沒有改變——說服對方。

但李誕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請纓參加這個節目就是來帶給許知遠一點新的觀點的,所以,可想而知,談話算不上愉快。他沒有接受李誕帶來的新觀點,固執地為李誕放棄社會新聞而轉做《吐槽大會》感到惋惜。

許知遠給自己定了一個很高的立意。他要通過對談,去挖掘這些嘉賓內心深處「高雅」的自我,從而影響這一代的年輕人。

所以他將逼迫俞飛鴻觀看她並不想觀看的《喜福會》,說成是幫助俞飛鴻「更真切地找回自己」。

可對於俞飛鴻來說,自我從來都沒有缺失過,談何找回呢?

這就是為什麼他同嘉賓的對話總是像雞同鴨講。

他想要回歸傳統,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持有同樣的想法。他試圖喚起姜文對傳統的認可,可姜文認為傳統「就是過去的活法」。

他想要維持過去文青心中的苦悶與創作激情,可李誕告訴他,人不苦悶也可以創作。

他想要與蔡瀾談談技術帶來的人文缺失,可蔡瀾樂呵呵地表示自己一直在學習新的技術。

他的痛苦是真實的: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可怎麼辦啊。所以在採訪李誕的時候,他臉臭得不行,大概是覺得李誕這個年輕人沒救了。

可除了他,大家都過得挺開心的。

人和人之間想法不同本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他喜歡文化苦旅,自然就有人喜歡娛樂至死。可他卻沒學會理解別人的「娛樂至死」,把不同想法的存在歸咎於時代「不夠高級」,歸咎於娛樂化社會給年輕人帶來太多誘惑。

崇尚家國情懷,沒有什麼不好,可也要學會尊重不同的觀點。

懷念過去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沒有什麼不好,可不能忽視百家爭鳴在當時也是創新的代名詞這一事實。

的確,在人心浮躁之時,將傳統文化重新帶入人們的視野,怎麼說都有所裨益。可若是在宣揚傳統的同時,全盤否定當下的文化,不就成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嗎?如此有何拯救和進步可言呢?

許知遠認為手機將現代人關進了牢籠,但實際上,他也陷在自己思想的牢籠里。

可惜的是,即便到最近這一期,他也沒能跳出這個牢籠。

他拒不承認姜文對於傳統的認知,他的想法是:姜文是身處傳統之中而不自知。

其實,他自己也是身在困境中而不自知。

喜歡讀書的人去讀書,喜歡做研究的人去做研究,喜歡出去玩的人出去玩,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新的時代,只是新而已,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當個快樂的年輕人,不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uma707 的精彩文章:

TAG:Luma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