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勸你不要急著結婚,哪怕孤獨終老!
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或許是單身或許已結婚,我希望它都能給你帶去一些關於戀愛結婚或婚姻的思考。
我是一個大齡單身女性,為什麼勸你不要急著結婚,你可能會說你自己都沒結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勸別人。但親愛的,下面我會用自己已知的還有身邊人的經歷跟你說一個事實(因為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所以會更有發言權吧)。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見到了太多的全職媽媽因為親密關係、婚姻問題而選擇自我成長。她們大多算高學歷的女性,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為了處理好與家人的關係而選擇改變自己。尤其是在育兒路上,因為另一半的忽視及不願參與,而對教育如此看重的她們更是顯得單槍匹馬。
或許你會說,我接觸的是少數,不能代表全體。那數據總會相對可靠吧,主要研究婚姻家庭方面的社會學博士錢岳給出了數據:從1970年到2010年,30到34歲女性中的未婚比例已經大大地增加(這是亞洲女性的數據)。
Jones, G. (2018). What is driving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Low Fertility Regimes and Demographic and Societal Change(pp. 149-166). Springer, Cham.
那麼中國大陸的數據是怎樣的呢?在2010年的時候,30到34歲的人裡面,在北京有17%的男性和12%的女性處於未婚狀態,遠遠地高於全國平均值。
▲數據來源:北京市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
錢岳給出的相關數據還給出了一個回答:越是高學歷的女性越是晚婚。讀到這,你可能會說我學歷不高,是不是說結婚早晚都沒關係。而另一個殘酷的數據來了:
▲數據來源:2017中國統計年鑒
中國的離婚數量從1985年的46萬增加到了2016年的416萬,大概翻了8倍左右。尤其是在一線城市,離婚率更是不斷飆升。在北京每年的離婚數量也是從1990年的1.47萬上升到了2016年的10.58萬,大概是增加了6倍左右。
看到這些數據,不禁讓我們感慨,那到底怎樣才不至於踩入婚姻的坑。這時就要問問自己,你是否在各方面已較成熟,是否已經準備好足夠應對婚姻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雙方習性、家務分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等等)。你都需要想清楚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想找一個什麼樣的伴侶。
如果這些你都準備好了,還有一個避免入坑的方法就是找一個愛得剛剛好的人。因為此時的你已經過了耳聽愛情、對感情轟轟烈烈的年齡階段,你愛的人、愛你的人都不如一個愛得剛剛好的人。
但我仍然要勸你不要急著結婚,因為想要婚姻美滿,你還需要先成為更好的你自己。
畢竟再好的婚姻,也從無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這是生活的真相,而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大多都是苦難重重,這也是不破的真理。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有一段台詞: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每當看到那些已婚的媽媽為婚姻生活中的親密關係痛苦不已時,我都會問問自己,如果當一個人具備了能給自己愛、接納自己、像一個人單身時一樣生活的能力,她的痛苦是否就會少一點。尤其是當老公不理解自己,不願溝通時,她是不是可以做到我本具足,無需一味要求伴侶來滿足自己的期望、需求和幻想。學會真正的和自己獨處,愛自己。
正如林清玄有句話說得好:「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女人前半生可以靠容貌活著,而後半生則取決於內心的修鍊。而人終究是孤獨的,但「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來自王小波的《黑鐵時代》)。
因為看到了身邊一些人的痛苦,也因為自己,寫下了上面這些話是想說只有當我們學會了更好的愛自己,有能力先滋養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去溫暖他人。
願你有一個美好的婚姻,願你在這塵世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
你源自心靈,所以擁得一切。
你生於永恆,因而無所可畏、無所可悲。
歡迎關注
好文黃小姐
帶你發現更多生活的美好與真實


TAG:好文黃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