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與孩子們談論藝術
飛飛魚:
小朋友慢慢長大了,作為博雅教育里的Art部分也逐漸提上議程。最近去圖書館找了些少兒藝術啟蒙的書翻了翻,想和各位家長交流一下想法。
坐標: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技術移民家庭,作為父母有初級愛好者水平的修養而已。我個人因為原生家庭文化水平與經濟條件的限制,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藝術方面的培養與訓練,只是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有自發的欣賞美術館裡很窄的一類繪畫作品和文玩的習慣,但是達不到指點小朋友的水平。
目標:希望小朋友能逐漸培養起對藝術的興趣,和家裡人一起看展覽的時候不要覺得太無聊,逐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能慢慢開始欣賞體會藝術。完全沒有成名成家,或者參加任何少兒繪畫比賽,自費開展覽之類的想法。
做了一些research,目前看來似乎可操作的也就是利用新洲美術館,堪培拉國立美術館的self guided visit,curator講解的tour,與education kit自己帶孩子多跑一跑。一些看上去不錯的program都是要15個人組團講解的。
而作為家長,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繼續提高個人修養的途徑也很有限,似乎corusea上的幾門課還不錯。
有些什麼樣的書可以採用呢
viviancn:
這本是上次去梵高畫展時買的。我覺得可以從針對兒童讀者的這類書開始。
這個也是NGV出版的:
如果想系統地了解,可以先從這些書開始:
Art A Children"s Encyclopedia
DK Publishing
Children"s Book of Art
打算怎麼和小朋友講解呢,是著重某一個時期或者某一個畫家嗎?
飛飛魚:以下是現學現賣抄書的,完全還沒實踐過
The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Thesportpoint of view
The mathematical point of view
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geographic point of view
還有一些5-7歲的視角,8-10歲的視角,11-13的視角;另外就是那些正常的光線,構圖,色彩等等欣賞了。
究竟什麼是藝術?
viviancn:這個解釋不錯-
STEM represents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andmaths. 「STEAM」 represents STEM plus the arts – humanities, language arts, dance, drama, music, visual arts, design and new media.
人文、語言藝術、舞蹈、戲劇、音樂、視覺藝術、設計和新媒體。


TAG:澳洲新足跡中文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