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繪畫中最撩人的水果是……

西方繪畫中最撩人的水果是……

水果是西方繪畫中不可或缺的題材。一方面,水果的色澤和形態彰顯富足奢華的氣氛;另一方面,每一種水果都有各自的含義,便於協助表達畫家的隱喻。

Fruit Stall,Frans Snyders,1618-1621,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Russia

這件作品描繪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水果攤,蓬勃豐饒;最近剛剛拜讀的一篇文章對於該畫中出現的水果作出了詳細的寓意解釋:蘋果代表救贖,梨代表美德,葡萄代表聖人,油桃代表自信,無花果代表慷慨,檸檬代表忠貞,橙子代表純真,藍莓代表聖潔,李子代表忠誠......

點擊閱讀該文章:https://vsemart.com/renaissance-still-life-code/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桃(Peach)。

桃,是西方世界的舶來品。公元前100-300年間,由中國經古絲綢之路傳到波斯帝國,後傳入歐洲,至今在很多語言里,桃子依然被稱為「波斯果」(Pêche in France, Pfirsich in German, Persik in Russian...)。因其貌美香甜,蜜桃受到歐洲人的喜愛和廣泛種植。到了16世紀,桃核又被殖民者帶到了美洲,19世紀開始大面積種植,如今美國的喬治亞州甚至還被喚作「蜜桃州」(Peach State)享譽全球。

在西方繪畫里,從古至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蜜桃的身影。據不精確考證,下面這幅從赫庫蘭尼姆遺址出土的壁畫應該是現存的歐洲最早的桃子畫。

Still Life with Peaches and Water Jar, detail of a Fourth Style wall painting from Herculaneum, Italy, c. 62-69 C.E., fresco, 14 x 13 1/2 inches (Archaeological Museum, Naples)

摧毀了龐貝古城的維蘇威火山同時也摧毀了赫庫蘭尼姆,由於火山泥掩埋厚度高達20多米,所以赫庫蘭尼姆遺址留下了許多保存完好的石屋和牆畫。額手相慶!

未毀壞的石屋, House of the Stags, Herculanum (photo: Cornell University)

咱們來看看這幾顆過了兩千年仍未成熟的青桃。

很奇妙,這幅文物級別的繪畫作品,竟然具有顯著的「現代主義」質感。我們看不到太多透視和陰影,但對比、構圖、尤其是這玻璃水瓶,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是塗鴉技法之下隱藏著大師風範。

這使我聯想起馬蒂斯的一幅桃子靜物。

Still Life, Peaches and Glass,Henri Matisse,1916

我總感覺馬蒂斯受到了古羅馬壁畫的啟發,兩件作品之間彷彿存在著天然而緊密的紐帶,這或許也是畫評家們常常念叨的馬蒂斯作品裡的「原始精神」。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提到了「玻璃杯」與「水蜜桃」,讓我們請出佛系靜物大師夏爾丹。作為洛可可時代的一股清流,夏爾丹常常用樸素玻璃杯來調淡畫面的飽和度。

Basket of Peaches, Jean-Baptiste-Simeon Chardin

可能是因為桃子過於飽滿艷麗,夏爾丹習慣性地在畫面角落放上了一杯水。蜜桃和玻璃的關係究竟幾何我們不再探究,我想這應該只是一種巧合。

在分析了幾百幅「蜜桃圖」之後,我將西方美術對於桃子的描繪粗略地分成「畫桃即桃」和「借桃抒意」,供大家消遣。

畫桃即桃

第一位直桃派代表,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女畫家費德·加利齊亞(Fede Galizia)。我們以前介紹過巴洛克時期的女畫家阿特米西亞(阿特米西亞: 女性畫家的先鋒)在男權制度下生存極為坎坷,而加利齊亞出生於更早的文藝復興中期。當時的女人要麼殉身修道院,要麼生於極開明的藝術家庭才有可能接觸繪畫。屬於後者的加利齊亞是幸運的,在父親親自教授下,加利齊亞青出於藍遠勝於藍,技法精湛到至今依然值得膜拜,她筆下的蜜桃栩栩如生。

Still Life,Fede Galizia,1607

White Ceramic Bowl with Peaches and Red and Blue Plums,Fede Galizia,1610

第二位畫桃專家是法國畫家亨利·方丹·拉圖爾(Henri Fantin-Latour),儘管跟他同時代的印象主義畫家交往甚密,拉圖爾始終秉持古典主義風格,有點像安格爾。他特別喜歡畫桃,據不完全統計,在他的水果靜物裡面至少一半以上是桃子特寫。

來看看他在維基藝術上的作品列表感受一下。

Peaches,Henri Fantin-Latour,1903

Three Peaches on a Plate,1868, National Gallery of Art,Washington

Still Life with Peaches, Henri Latour, Arp Museum Bahnhof Rolandseck

拉圖爾畫桃的頻率幾乎媲美莫奈的睡蓮了。

印象派的畫家也熱衷畫桃,大師們各自以不同的角度突出桃子的特徵。

Peaches,Edouard Manet ,1880 at New Orleans Museum of Art ,New Orleans LA

馬奈的這幅作品還是比較偏古典的。

Peaches,Claude Monet,1883

Jar of Peaches, Monet, 1866,Galerie Neue Meister,Germany

莫奈筆下的桃子和桃子罐頭。

Dish of Peaches, Paul Cezanne,1894

塞尚依然是極具辨識度,不真實的顏色和厚重的質感。

Peaches,Pierre-Auguste Renoir

雷諾阿的水蜜桃。

借桃抒意

西方人通常認為桃在中華文化里象徵永生,這其實是比較片面的。象徵長壽不死的特指蟠桃,除此以外,桃的寓意還有繁衍、吉祥、財富、愛情、女人(女權主義者在此抗議一次)等。我們來看看西方繪畫里,桃子代表什麼?

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c.1593) by Caravaggio

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的水果籃里,最外面的這隻桃呼應著男孩粉紅的臉頰和性感的姿態。我們之前稍稍八卦過卡拉瓦喬對小鮮肉的迷戀,這幅畫是最佳佐證。

Girl with Peaches Valentin Serov, Tretyakov Gallery, Moscow

俄羅斯著名巡迴展覽畫派畫家瓦倫丁·謝洛父最傑出的作品。畫面充滿清新之感,在這裡,青澀的少女手握著青色的桃子,明亮如窗外之春光。

看完少男少女,再來看看少婦和桃子。

Woman Reading with Peaches,1923,Henri Matisse

這幅畫體現馬蒂斯一貫的精彩用色,相得益彰、令人心生愉悅。漂亮的桃子和美麗的少婦和諧美麗。

Studies Woman s Heads, Nudes, Landscapes and Peaches,Pierre-Auguste Renoir,1895 - 1896

雷諾阿直接將巨大的蜜桃和各種女子的臉蛋、裸體畫在一起,畫面曖昧而熱烈。

Peaches covered by a Handkerchief,1819,Raphaelle Peale,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這件作品是我感覺最撩人、最風情萬種的蜜桃特寫。輕柔透明的白紗佯裝遮蔽,實際上卻發揮著欲拒還迎的作用。這不,早有果蠅盡情地叮咬、吮吸熟透的桃汁了。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聯想起那一位羞澀的小情婦。

The Duke of Orléans showinghis Lover, Delacroix,1825-26,Thyssen-Bornemisza Museum

所以,蜜桃在水果界的尤物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我是正文和廣告的分割線

看完了文章,是不是有一種口乾舌燥的感覺?想不想服用一隻蜜汁爆口的水蜜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達利:天生的夢想家

TAG:畫的故事 |